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強社區黨的建設 鞏固黨的執政基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政府職能轉變、企事業單位改制、非公有制經濟的蓬勃發展,人與單位的終身依附關系逐漸弱化,使社區的地位凸顯,社區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相比之下,社區黨建由于受傳統機制影響,政治資源整合力度不強,社區黨組織和駐區黨組織缺乏有效溝通和協調互動,單位黨組織參與社區建設的渠道不多,駐區黨組織、黨員在社區的作用發揮不夠,出現了社區黨建滯后于社區建設的狀況。針對這一問題,南京市鼓樓區在實踐中認真探索,走出了一條社區黨建工作的新路子,社區黨建與社區建設同步發展、協調互動。
一、創新載體,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社區的戰斗堡壘作用
一是發揮“社區黨建聯席會”的作用。1998年鼓樓區、街同步成立“社區黨建聯席會”,即將駐區內所有黨組織都作為區、街黨建聯席會成員,共同制定了聯席會章程,定期召開成員大會,共同研究開展社區建設、社區黨建工作,使駐區各單位黨組織建立了緊密的橫向聯系,充分發揮駐區單位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同時,社區黨組織廣泛與駐區單位黨組織開展結對共建活動,主動走訪駐區單位黨組織,廣泛開展送服務上門活動,幫助駐區單位解決困難,促進駐區單位黨組織黨建資訊網對社區黨建工作的認同、支持和參與,達成同駐共建的共識,真正依靠駐區力量,解決社區問題。
二是健全“社區黨建議事會”。2002年,鼓樓區社區居委會黨支部率先在社區居委會范圍內成立了“社區黨建議事會”,將居委會轄區內的單位黨組織代表、社區成員代表大會中的黨員代表、社區在職黨員代表、社區群眾中有威望的離退休職工黨員代表等吸收為“社區黨建議事會”成員,圍繞社區的社會性、群眾性、公益性等問題開展工作,把社區內重大問題先交“社區黨建議事會”進行討論,形成意見后,提交“社區成員代表大會”決策,由社區居民委員會執行,較好地把黨的領導和社區自治融為一體,構筑起比較完善的“領導、議事、決策、執行”社區自治框架。
三是擴大社區黨的組織建設覆蓋面。隨著社區黨員人數的增多,社區黨的組織建設任務在不斷加大。鼓樓區把黨員人數在50人以上的都設社區黨總支建制。黨員人數超過100人的都申報建立社區黨委。在非公經濟組織中建立了47個黨組織,其中1個黨委。在居民樓幢建立了“樓幢黨支部”、“樓幢黨小組”。黨組織在加強黨員教育管理,促進文明樓幢建設,維護社區穩定方面的作用明顯增強。
二、樹立形象,充分發揮黨員在社區的先鋒模范作用
各社區黨組織積極采取措施,充分調動社區黨員參加社區建設的積極性。
一是開展“黨員家庭掛牌”活動。黨員在社區亮出身份,讓社區群眾在遇到困難時,很方便地找到身邊的黨員;同時,便于群眾監督,約束黨員在社區的言行。
二是開展“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活動。2000年5月,鼓樓區萬名區屬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實行單位和社區黨組織雙重管理。社區黨組織根據他們的特長和意愿分類組織黨員志愿者隊伍,開展社區公益活動。此外,社區黨組織每年還開展“社區好黨員”的評比工作,把他們的表現情況向所在單位通報。
三是拓展“幫扶結對”領域。去年,駐區黨組織、黨員與2400多戶困難家庭結成對子,駐區黨員也廣泛參與了“黨心連民心”活動,社會捐資、助學近100萬元。
四是豐富“黨員志愿者服務”內容。社區建立黨員志愿者服務檔案,根據社區黨員工作職能和專長,組建司法、醫療、電氣、保安等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并把黨建資訊網黨員志愿者服務隊的聯系方式,發至居民家中,居民隨喊隨到,切實幫助居民排憂解難。
三、加強培養,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的社區黨務工作者隊伍
一是建立社區黨務工作者人才庫。由區委組織部、人事局、民政局牽頭,建立面向社會的社區黨務工作者人才招聘、儲備平臺。公開條件和待遇,明確責任和要求,廣泛吸納政治素質好、有公益心、熱心社區事務的黨員參與社區黨建工作。
二是加強對社區黨務工作者的培養教育。組織部負責抓好社區黨組織書記的培訓,街道工委負責委員的培訓。每年對社區黨務工作者輪訓一遍,切實提高他們的政治、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并把政治素質好、文化層次較高、年富力強的社區黨組織負責人納入后備干部隊伍中。
三是按照黨管干部、德才兼備的原則,配備好社區黨組織負責人。社區黨組織書記均具備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有一定的黨務工作經歷和文化層次。社區黨組織書記現在大多是與社區居民委員會主任交叉任職,根據形勢和任務發展的需要,逐漸向社區專職書記過渡。
四、健全制度,進一步探索完善社區黨建的工作機制
首先,建立社區黨建工作責任制。區委常委、街道工委委員每人都有社區黨建工作聯系點,定期深入社區,調查研究,了解社區黨建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指導。
其次,健全社區評價考核機制。區屬單位凡申報區級以上的先進,都要到所在社區考核其參與社區建設和社區服務的情況,將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和社區群眾的評價,作為其申報先進的重要依據之一;同時,建議駐區單位黨組織共同參與,將所屬黨員、所屬黨組織的評先和考核與其是否能在社區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結合起來。
第三,規范社區黨組織的工作機制。規范社區黨組織的工作職責,建立“社區黨建聯席會”工作章程,明確“社區黨建議事會”議事規則,正確處理好社區黨組織與社區居委會之間的關系、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黨組織的關系,形成完善的工作機制,發揮各自在社區建設中的職能和作用。
第四,完善“黨工團共建”活動機制。立足社區,積極開展黨工團組織共建活動。在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非公組織中,幫助建立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為建立黨組織創造條件,擴大社區黨組織的政治影響力。
鼓樓區經過幾年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一條比較清晰的社區黨建工作思路,充分發揮了駐區單位黨組織和社區黨員為民服務的先鋒模范作用。同時,社區黨建也有力地推動了社區建設的步伐,促進了全區三個文明的協調發展。先后獲得“全省黨建工作先進區”、“全國社區服務示范城區”、“全國社區建設示范城區”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