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思想解放的關鍵是變革思維方式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解放思想到深處,是一個思維方式以至整個地方的精神觀念大環境的根本變革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變革思維方式,首先是變革各級領導干部和領導機關的傳統思維方式,從而推動整個地域社會文化環境的變革,就成為新一輪思想解放的關鍵。
一、變“機械跟上型”思維為“主動創新型”思維
傳統計劃經濟就是行政指令性經濟,一切任務由上級下達和分配。受此影響,一些干部中形成了一種被動機械式的跟上思維模式,即接受上級的指示、領會實質、開會落實。導致人們思考問題和做事情只有一個出發點:落實上級的指示。工作惟上是從,較少考慮本地客觀實際情況,較少的創造性的制定出具體的措施和方案,思維的依附性和被動性比較常見。對上級的新指示、新精神,常重于、忙于大會小會學習,而疏于因地制宜開拓實踐。
發展市場經濟,生產要素主要由市場配置、競爭和選擇,尤其加入,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更為激烈、更為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環境和世界市場。在這種條件下,一個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占有,一個部門的工作能不能有效開展,關鍵在于能否根據國際國內形勢和市場發展變化,開拓新視野,開創新路子,充分發揮本地區本部門的能動性和自主性。這就要求人們擺脫被動機械式跟上思維,樹立開拓進取的積極主動的創新思維方式,從自己本地區、本部門獨特的情況出發,構建發展思路和發展戰略。對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需要自己去面對去研究去解決,而不是等上級的指示和說法。這種主動創新型思維不是不執行上級政策,而是要把政策和本地區的客觀實際結合起來,制定具體的方案和措施,并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大膽的探索和創新。
二、變“政治運動型”思維為“經濟規律型”思維
長期以來,我們把戰爭年代行之有效的革命方法用于和平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從而形成了一整套固定的政治運動式思維模式,即任何問題的解決,不但是政治問題,而且是經濟發展問題和社會發展問題的解決,都試圖通過發號召、搞運動的方式完成,不是從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出發,而是從政治目的出發作為決策的標準。這種思維方式仍然有市場。比如,把吸引外資看成一種“政績”,一種政治目標,為吸引而吸引,只講吸引的總量,而不顧地區的產業結構和利用的效率如何。對外出口也是如此,只講出口額,而不是效益第一等等。這種政治運動型思維也導致決策的隨機性而缺乏客觀性和科學性,即拍拍腦袋就決策、拍拍胸脯就動工、弄砸了拍拍屁股就走人。這種政治運動型思維也存在于實踐中的另類“創新”上,即實質上形式主義的改革和創新,即為改革而改革,為創新而創新。在有的地方,一個領導一種思路,大搞文字游戲,經常移花接木,以示新之所在和工作的力度、工作的政績。
在中國更加深度開放的條件下,我省要在未來發展中在世界和中國內贏得自己的地位,歸根到底要靠實實在在的發展效益和競爭中的勝利。而國際市場競爭、國內省域競爭實質是經濟獲利之多寡,是失還是得。加入后,要求政府一定要尊重經濟規律、按經濟規律辦事;要求各級領導干部按照經濟規律、依法規范自己的行政行為;各級黨和政府工作更要注意講求科學和方法,以使好事真正辦好,有實效。為此,我們必須徹底根除以往的“政治運動型”思維方式,使經濟規律型思維扎根。
三、變單一、直線、求同型思維為多維、非線性、求異型思維。
單一、直線、求同型思維主要表現為,一個方向或一個角度思考問題。有人形象比喻這種思維方式為“一刀切”、“一本經”、“一條路”。這種思維方式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習慣在非此即彼、非左即右的兩極對立中思考問題,好就是絕對的好,壞就是絕對的壞,缺乏多層面、多向度、多種可能性的思考問題。這種單一化、絕對化的思維方式與市場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實踐是格格不入的,更是同加入后我省所面對的全新的國際化的經濟發展環境和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態勢、新一輪國內產業結構調整所提供的發展機遇無法適應的。。
面對更加開放的經濟環境,要求我省各級干部和各類市場主體充分發揮主體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特別要求各地各類市場主體充分顯示個性化的特點,從而開拓新市場,研制新產品,打開新銷路,形成新思路,這樣才能在競爭中取勝,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同時,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經濟和各地區經濟發展的態勢更為復雜,聯系更為密切,我國社會也日益連結成為一個復雜的而且是多變量的整體系統。這些都需要我們樹立多維的非線性的求異思維,即進行全方位立體式個性化的思維,善于進行多方位、多層面、多向度、多變量的思考問題。中國是一個超大型的國家,我省地區情況差異也非常大,在發展市場經濟條件下,只有從本地位、本部門的情況出發,領導者的思維求異、求變,多角度、多向度,才能跟上時展的要求,才能不斷的創新,與時俱進。
四、變視群眾為“依附”型思維為視群眾為“主體”型思維
視群眾為“依附”,就是把人民群眾單純看作管理的對象、被動的受體,是領導思想和思路的執行者,是義務主體,而政府則是權力主體。于是,政府部門存在行使權力多、承擔責任少,硬性管理多、主動服務少以及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等問題。這是權力觀和群眾觀上的“主仆異位”。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是職能有限的政府,凡是市場和社會可以自行調節與自我管理的,政府不能越級代管。在人民與政府的關系上,應當明確,政府的權力來源于人民,受人民監督,不是人民為政府而存在,而是政府為人民而存在。因而,要求領導干部要變傳統計劃經濟條件下的依附屬性思維為平等主體性思維,把人民群眾看成是擁有獨立人格,自由平等的權利主體,從市場經濟要求建立責任政府和法治政府的需求出發,以服務市場主體為導向,確定政府的行為方式和價值指向。領導干部應強化為市場主體服務的意識,加快政府職能轉換,建設服務型、責任型、法治型政府,鍛造平等的競爭環境和平等的市場經濟主體。
五、變“封閉經驗”型思維為“開放科學”型思維
封閉經驗型思維方式是以穩妥為前提,以不變應萬變為策略,以傳統經驗為法寶,是一種循規蹈距,故步自封的思維定勢。思考問題,處理事情,沖不破狹隘思維的束縛,只顧本地區,本部門的小圈子,用已有的經驗剪裁事物,評價是非得失,信息閉塞,反映遲鈍,它把事物彼此割裂開來,孤立起來,封閉起來,墨守陳規,憑以往的經驗和傳統辦事,憑感性辦事,亦或簡單地照搬照抄別人的經驗。
市場經濟本身就是開放的經濟,市場經濟和全球化要求人們的思維也要是全方位開放的,科學理性的,要有世界眼光,從事物發展相互影響,相互聯系多變量復雜的內容出發,按規律辦事,正確對待經驗,科學地運用經驗,這樣才能成為新時期優秀的領導者,才能使本地區、本部門的工作跟上時代的變化而發展。
在改革開放初期,我省曾經有許多國內比較有競爭力的品牌,然而,由于封閉經驗型思維的作怪,缺乏市場經濟的競爭開放意識,對國內國際競爭態勢缺乏認識,對市場經濟規律缺乏了解和把握,故步自封,憑借以往計劃經濟形成的經驗辦事,以不變應萬變,因而這些品牌在市場上逐漸消失。這個教訓值得我們進行深刻的反思。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今天的遼寧欲求在十五期間、在世紀初期實現由經濟大省變為經濟強省,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在思維方式上來一場真正意義上的革命性的變革,首先實現思維方式的現代化,才能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才能適應時展的要求,才能適應市場經濟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