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富陽市以實施三心工程為載體全面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富陽市以實施三心工程為載體全面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富陽市以實施三心工程為載體全面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2004年以來,富陽市著眼于村黨組織換屆選舉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以實施黨建“三心工程”為總載體,搭建有形舞臺,確定明確目標,全面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取得了良好效果。具體做法是:

一、把握時代要求,適時推出黨建“三心工程”

富陽市地處杭州市西南,為杭州市下轄縣(市)中距離杭州最近的市。近幾年來富陽市在經濟、社會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快速發展,200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76?7億元,工業總產值519?8億元,人均GDP達到3420美元,財政總收入20?0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4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833元,在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排名中列第30位,比上一年前移8位。先后獲得了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等稱號。在經濟和社會高速發展的同時,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也不斷得到加強,全市以開展“三級聯創”、“先鋒工程”和“領頭雁工程”建設為載體,切實抓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2004年6月,富陽市被浙江省委授予“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市)”稱號。

2004年下半年,富陽市在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前期調研活動中,有不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提出,隨著形勢的不斷變化,基層黨建工作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比如黨員在經濟建設中帶頭作用不明顯、基層黨組織核心作用不明顯、黨組織對群眾的凝聚作用不明顯等等。富陽市委經研究后,認為基層所反映的情況具有一定的客觀性,一方面農村基層黨組織即將面臨換屆,另一方面富陽市擁有非公企業4058家,非公經濟工業總量占全市工業總量的97%上,抓好農村基層黨建和非公企業黨建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應當切實采取措施,賦予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新的內涵。為此,對應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提出的發展是第一要務、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建設和諧社會這三大要求,富陽市委提出了“圍繞經濟建設中心、強化黨組織領導核心、凝聚人民群眾人心”的基層黨建工作要求,以“三心工程”為載體,深化“先鋒工程”建設,推進農村“三級聯創”,切實加強農村基層黨建和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隨后,富陽市以“圍繞企業發展中心,強化企業黨組織核心,凝聚企業員工人心”為主要內容,在非公企業率先實施黨員電教“三心工程”試點,充分發揮黨員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先鋒模范作用,促進非公有制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活動開展以來,取得了明顯效果。2005年1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以后,富陽市委先進性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及時總結非公企業黨員電教“三心工程”試點經驗,在全市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中廣泛開展“實施‘三心工程’,爭做時代先鋒”主題實踐活動,全面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三心工程”拓展到基層黨建各個層面,成為富陽市先進性教育活動和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總載體。

二、精心設計載體,統籌推進黨建“三心工程”

“三心工程”在全市推開,成為基層黨建工作總載體以后,為形成“三心工程“的獨特效應,富陽市著重在營造氛圍上下功夫:一是統一“三心”形象標識。專業設計了“三心工程”形象標識,在基層黨組織的黨員電教室、宣傳欄以及開展的系列活動中,處處可見“三心”形象標識,增強“三心工程”的社會影響力;二是建立“三心”電教播放室。按照“高標準配置、合理化投入、緊扣黨員教育主題”的總體要求,在非公企業、車站、社區等地廣泛建設“三心”電教播放室,擴大黨員受教育面;三是建立標準統一的“三心”宣傳廊。在農村、企業、社區、廣場等公共場所,建設面積不少于10平方米的“三心”宣傳廊,作為宣傳“三心工程”的主陣地。隨著“三心工程”的全面推開,輿論氛圍日漸濃厚,”三心”標識在富春大地遍地開花,“三心”理念深入人心,實現了“哪里有黨員、哪里有黨的組織、哪里就有‘三心工程’”的目的。

1、圍繞經濟建設中心,黨員作用現出來。充分發揮黨員在經濟建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一是積極開展“為經濟服務、為基層解難”活動。組織黨員深入基層,對全市經濟運行情況進行深入調研,共召開座談會52個,上門走訪企業2000余家,發放調查表5000余份,征求到意見、建議544條,經梳理研究后,全部落實到相關職能部門,認真制訂幫困解難的具體措施,迅速組織實施,著力為經濟建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二是廣泛開展非公企業“三心”主題實踐活動。在非公企業中,著眼于員工業務技能的提高,建立“三心”科技實踐園地,設立黨員示范崗,開展技術傳幫帶活動,并在工會、科技和勞動等部門的協助下,開展技術培訓、技術比武、技術創新等活動。組織黨員從工作實踐出發,在節約能源、提高生產效率、改進生產技術等方面,積極為企業發展獻計策、做貢獻。如富通集團黨委在全體黨員中開展“一人一策,千人千策”、“技術革新”活動,黨員所提出的許多合理化建議被公司采納后產生了較好效果,其中一些重要建議為公司改善經營管理創造了數百萬元效益。三是深入開展農村黨員“雙聯”活動。在全市農村全面推行黨員“聯戶服務區”和“聯事先鋒崗”活動,全市17000多名農村黨員和15萬多戶農戶中,已有82%的黨員聯系了41%的農戶,78%的黨員參加了16類“先鋒崗”,同時有1266名非黨致富能人加入“先鋒崗”,有1583名致富能手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走出了“三向培養”的新路子。全市廣大農村黨員在關心群眾日常生產生活、扶貧幫困、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土地征用和房屋拆遷、工業經濟建設、農業生產經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強化黨組織領導核心,支部建設強起來。一是抓基礎,擴大“兩個覆蓋”。按照省委組織部的要求,結合富陽實際,提出了“30人以上的企業有黨員、80人以上的企業有黨組織”的非公企業黨組織覆蓋目標,推行“支部建在園區”和“支部建在山莊”的做法,全面開展以非公有制企業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為內容的“全覆蓋”行動。據統計,全市已有324家非公企業建立黨組織(單獨組建289家,聯合組建35家),309家有3名以上正式黨員的非公企業全部建立黨組織;304家50名職工以上的非公企業都有黨員;146家100名職工以上的非公企業94?5%建立黨組織。繼續從鄉鎮(街道)、市級機關選派357名優秀年輕干部擔任黨建工作聯絡員,到598家非公企業指導工作。二是抓重點,抓實村黨組織整頓和換屆選舉工作。著眼于村黨組織換屆,積極實施村級組織整頓,對支部班子軟弱渙散的進行重點整頓,對書記素質不高、能力不強的予以調整,2004年共集中整頓27個組織建設薄弱村,調整村領導班子成員52名,其中村支部書記30名。在今年上半年開展的村黨組織換屆選舉中,按照“三個80%”的要求,牢牢把握正確的導向,進一步規范“兩推”程序,試行村黨組織書記、副書記直選,推行候選人競職演說和崗位書面承諾,提高村黨組織的公信力。換屆后,村黨組織書記隊伍中,45周歲以下的占82?1%,比上屆提高了8?9個百分點;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91?4%,比上屆提高了19?5個百分點;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能力較強的占96?1%,比上屆提高了14?4個百分點;全市同時符合三項指標的村占80?4%,比上屆提高了15?5個百分點。三是抓規范,完善村黨組織制度建設。以增強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為目標,進一步建立健全村級組織各項工作制度。建立健全重大村務聯簽聯章制度,有關報銷憑證須經村兩委會負責人簽字后方可報銷,涉及重大村務的審批表、合同等,須經村兩委會討論通過后,由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簽字并蓋上村兩委會公章;建立健全村委會向村黨組織報告工作制度,村委會對落實村兩委會聯席會議、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決議的情況和重點工程工作的進展情況,每季向村黨組織報告一次,必要時應隨時報告;加強對村黨組織書記的考核管理,出臺《村黨支部書記規范化管理辦法》,對村黨組織書記在各鄉鎮分別給予每月固定補貼的基礎上,市、鄉鎮財政給予年終3000元的目標獎勵,并統一辦理其養老保險,提高村黨組織書記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加強對村黨組織書記的嚴格考核,促使其全面履行職責。四是抓監督,嚴格黨員的發展和考核管理。全面實行以入黨積極分子公開選拔制度、確定入黨積極分子公示制度和發展黨員公開審核制度為主要內容的“三公開”制度,確保新黨員的質量。同時,實行《富陽市黨員百分考核辦法》,結合黨內“雙評”活動,加強對黨員的考核監督,嚴肅處置不合格黨員,暢通不合格黨員的出口渠道。在2004年的黨內民主評議中,全市共評出不合格黨員176名,占參評黨員的0?62%。五是抓難點,積極實施流動黨員“安家工程”。通過全面開展“雙找”,摸清流動黨員底數,在流動黨員比較集中的地方建立臨時黨支部和流動黨員服務中心,為流動黨員的就業、生活提供幫助,對流動黨員做到關愛、管理并重,使流動黨員緊密團結在黨組織周圍。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共找出流動黨員265名,建立流動黨員服務中心15個,幫助流動黨員解決實際困難127件。同時,全面推廣流動黨員“雙向聯系、雙重管理”的做法,對在非公企業工作但組織關系在農村的流動黨員,納入所在企業黨組織管理,并參加所在企業開展的先進性教育活動,有關情況及時向村黨組織通報。

3、凝聚人心民心,先鋒形象樹起來。把黨員先進性充分體現在為人民服務當中,在黨組織的帶領下,廣大黨員真心實意為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以實際行動做到“我為黨旗增光輝”。一是真情幫困。積極開展黨員“結對幫扶”活動,全市困難黨員幫扶基金保持在每年300萬元左右,積極做好對生活困難黨員、老黨員的幫扶工作;在全市黨員中開展“我為群眾辦一事”活動,發動黨員根據自身能力為群眾至少辦一件實事,通過“騰百個崗位、助百個就業困難家庭”、“百名貧困學子助學行動”等有效形式,切實為困難群眾辦實事。據不完全統計,該項活動開展以來,共為困難群眾送去慰問金300余萬元,幫助就業困難群眾解決就業崗位800個,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1300余件,在全社會倡導了真心幫困的良好風氣。同樣在非公企業,黨支部對黨員家庭情況進行梳理后,對家庭困難、身患重病的黨員也開展了“黨員互助幫困”活動。如浙江云森集團開展了“‘三心’幫困”活動,由公司拿出部分資金,并發動黨員、職工捐款,慰問生病、生活困難職工,有效地凝聚了企業職工人心。二是熱心幫扶。積極開展社區黨員爭做“三心人”活動,即居住在社區的黨員爭做社區工作的熱心人、社區居民的知心人、社區困難群眾的貼心人。圍繞這一活動,建立了在職黨員參與社區服務機制,共有4168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名,根據各自職業特點和個人特長,組成醫療衛生、法律援助、環境整治等黨員志愿者小組,開展便民服務、捐款、義務勞動等活動,受到了群眾歡迎和稱贊。三是全心助民。全面推行為民辦事全程制,從2004年開始,把全程中心延伸到村,建立村級服務室,指定代辦員,在農村全面推行為民辦事全程制,做到了群眾辦事不出村,取得了良好效果。該制度實施以來,全市農村便民服務室共為群眾代辦各類事項3萬余件,受到了群眾的普遍稱贊。

三、不斷展現實效,群眾齊贊黨建“三心工程”

通過實施黨建“三心工程”,群眾反響非常好,他們表示,黨建“三心工程”讓黨組織的聲音聽得到了,黨員的身影看得到了,群眾與黨組織和黨員的關系更融洽了。

1、提高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實施“三心”工程以前,基層黨組織感到活動開展難,工作上缺乏號召力,黨組織在黨員群眾中凝聚力不強。“三心”工程開展以來,隨著黨組織在教育黨員、組織活動、促進生產等方面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引起了普遍重視,特別是在非公企業,黨組織的威信和地位不斷提高,要求入黨的員工多了,組織關系要求遷到企業支部的黨員也多了。如富陽市高橋鎮在“三心工程”實施前,非公企業中寫入黨申請書的職工僅19人,現在達到了52人,隨著黨組織在人員、場地、經費、制度等方面進一步健全,核心作用進一步得到強化,組織覆蓋面也得到擴大,該鎮今年上半年新成立非公企業黨支部4個。

2、增強了黨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在非公企業,在“三心”工程的影響帶動下,黨員職工投身于企業生產的積極性提高了,黨員之間、職工之間“爭、趕、學、超”的氛圍日益濃厚,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進一步得到體現。同時,通過“黨員示范崗”和“黨員責任區”等載體,黨員自覺在安全、質量等方面作好表率,推動了企業生產經營整體水平的提高。在社區,出臺了《社區黨員百分考核辦法》,通過實施“三心工程”這一具體有形的載體,為黨員發揮作用提供了舞臺,增強了廣大黨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3、促進了企業發展和經濟進步。在“三心工程”活動中,各企業黨組織圍繞企業發展目標,組織黨員觀看《海爾經驗》、《中國民營企業之崛起》等電教片,樹立黨員關心企業生產經營、正確把握企業發展方向的意識。在缺電的嚴峻形勢下,為了落實用電計劃、降低生產成本、保證生產經營的正常運行,浙江永泰集團黨支部向全體黨員、職工發出了共同節約用電的倡議書。集團下屬熱電公司共產黨員龔樂定,響應黨組織號召,充分發揮自己的技術專長,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擬寫了題為《0.942比0.345多多少?》的調研文章,針對永泰集團實際,提出了很多節約用電合理化建議,為公司增收節支抗缺電作出了貢獻。

4、密切了黨群關系,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各基層黨組織切實為群眾所想,圍繞“凝聚人心”的目標做了大量實事,為人民群眾解決了許多實際困難,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如富春街道秋月社區在市建設局的支持和幫助,先后完成了社區九字弄、春秋北路等道路的整改與下水管網的集中整治,共拓寬道路11條,整改地下管網達1000多米,目前,社區停車泊位已增至149個,較好地解決了社區居民行路停車難的問題;后周社區對轄區內的困難戶進行了排查分析,在社區共建聯席會議上,將14戶特困戶與14家共建單位進行一對一結對,提高了幫扶效果。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黨的形象,密切了黨群關系,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勤县| 井研县| 樟树市| 个旧市| 枣庄市| 纳雍县| 如东县| 齐河县| 陵水| 新巴尔虎左旗| 高要市| 吉水县| 江陵县| 广南县| 南雄市| 万宁市| 中江县| 尼玛县| 梁河县| 乃东县| 四川省| 桂平市| 永州市| 崇阳县| 招远市| 乐清市| 四子王旗| 抚州市| 凌海市| 衢州市| 江都市| 南京市| 永康市| 手游| 嘉义市| 通渭县| 左贡县| 宁波市| 贵阳市| 石棉县| 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