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穩定發展糧食生產通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近年來,全縣各級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中央、省、市關于發展糧食生產工作精神,狠抓工作落實,實現了糧食連年增產,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為進一步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確保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給安全,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擴大糧食種植面積。要加強耕地和基本農田的保護,杜絕亂占、濫用和荒蕪耕地現象。要以“擴雙增面”為抓手,全面擴大雙季稻種植面積。雙季稻主產鄉鎮要積極宣傳發動,力爭實現雙季稻全覆蓋;南路、北路、東路片鄉鎮要重點抓好“壓單擴雙”,在適宜區域全面恢復雙季稻種植。力爭全縣雙季稻種植面積穩定在165萬畝以上。
二、推進水稻高產創建。整合農業項目和技術資源,加大組織協調、資金投入力度,切實改善示范區的基礎設施條件,提高單產水平。重點抓好5個鄉鎮的雙季稻萬畝高產示范片創建,擴大示范規模,實行整鄉(鎮)推進。結合實際情況,雙季稻主產鄉鎮要力爭創建1—2個千畝以上的雙季稻高產示范片,中稻主產區要適時開展超級雜交稻的高產示范創建,有條件的鄉鎮要組織和落實好村級百畝示范創建。
三、開展集中育秧示范。組織水稻專業合作社、水稻專業化生產大戶開展水稻集中育秧,提高水稻生產專業化水平,從生產源頭逐步控制和淘汰水稻直播。年力爭早稻直播面積同比減少70%以上,堅決杜絕晚稻直播。從全縣40個鄉鎮中,選擇2個水稻直播較嚴重的鄉鎮開展省級集中育秧示范創建工作。其他各鄉鎮也要結合水稻高產創建,培植秧苗生產專業大戶,開展水稻集中育秧示范。
四、發展優質稻米產業。優化糧食產業結構,轉變產業發展方式,圍繞基地建設、訂單生產、品牌開發,做優做強我縣優質稻米產業。計劃以13個優質稻主產鄉鎮為重點,建設20萬畝高檔優質稻生產基地,力爭全縣優質稻種植面積達到120萬畝。引進和推廣米質優、抗性強、產量高的優質稻品種,按照“一鄉一品”或“一片一品”的原則,集中連片實行單品種規?;a。選擇骨干大米加工龍頭企業,共建生產基地,實行訂單生產。加大“陬?!迸拼竺?、“世外桃花香米”、“錢緣”牌富硒大米等品牌產品的開發和宣傳力度,提高品牌大米生產能力和效益。
五、加強病蟲統防統治。加大對水稻主要病蟲害的防控力度,特別是要全力遏制南方黑條矮縮病的蔓延勢頭。農業部門要組織開展水稻病蟲害專業化防治,開展技術培訓,力爭在水稻高產創建示范片、水稻標準化生產和無公害綠色稻米基地,實行病蟲害專業化防治全覆蓋。年選擇10個村開展水稻病蟲害防治整村推進工作。力爭全縣專業化防治面積達到15萬畝以上。
六、強化糧食生產服務。認真落實種糧補貼政策、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確保補貼按時足額發放到戶。嚴格執行糧食最低收購保護價政策,充分發揮糧食部門主渠道作用,落實收購網點和收購資金。扎實推進農業保險,擴大水稻保險覆蓋面,及時搞好查勘理賠。加大農資市場監管力度,嚴厲打擊生產、流通環節中的假冒偽劣、摻雜使假、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完善農技服務體系,加強水稻專業合作社、農機專業合作社等新型服務組織的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科技攻關,深入開展技術培訓,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糧食生產水平。
七、推動土地規模經營,促進水稻專業合作社發展。建立土地流轉服務平臺,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采取轉包、出租、入股或委托代耕等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推動耕地向種糧大戶和種田能手集中,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積極扶持種糧專業大戶,對種植水稻100畝以上的大戶給予獎勵,力爭每年發展3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1000戶。積極發展和扶持10個以上水稻專業合作社,在農業保險、農村信貸、設施建設和技術服務等方面給予全方位的政策扶持,推進糧食規模化生產。
八、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整合水利、糧食產能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國土整理等農業項目,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大力改造中低產田,率先在雙季稻區啟動標準糧田建設。充分發揮村級組織作用,加大一事一議獎勵補助力度,引導農民新建和修復農業基礎設施。切實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全面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節能環保的農機具,提高農機作業水平和覆蓋面。
九、切實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重要意義,加大惠農政策宣傳力度,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種糧積極性,攻堅克難,狠抓落實。為確保我縣糧食生產工作落到實處,縣政府將對糧食生產工作進行考核評比,評選5個糧食生產標兵鄉鎮、5個糧食生產先進鄉鎮,分別獎勵3萬元、2萬元;嚴格糧食生產考核問責制度,實行“一票否決”和“末位淘汰”,對糧食生產工作不力、績效評估分值在80分以下的鄉鎮,將暫緩安排農業項目,并對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誡勉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