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完善發展環境推進項目實施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就發展環境有關情況作個講評。根據會議布置。
全縣范圍內開展了以"服務提優、效率提速、素質提高"為主題,今年。以"提高項目審批和建設效率"為重點,以"創建最優發展環境"為目標的機關效能年活動。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企業和基層反映強烈的"小鬼難纏"等現象明顯減少,機關辦事效率明顯提高,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人民群眾的滿意度明顯提高。
組織開展了縣直單位涉企內設機構滿意度測評。從各類企業、優化發展環境監測點、鄉鎮分管招商引資或工業的負責人、五大產業辦負責人、工業園區代表、服務對象等各界人士中抽取150名評議代表,7月17日。對40個部門的79個涉企內設機構,分成行政執法、綜合管理、公共服務三大類進行了評議。從測評情況看,縣發展環境總體上是好的平均滿意率為90.34%,較去年提高近5個百分點。其中行政執法類39個機構,得分排名居前的工商局注冊局、國稅局稽查局、工商局個體股、國稅局往管股;綜合管理類22個機構,排名居前的招商局外貿股、發改委重點辦、科技局工業股;公共服務類18個機構,排名居前的建行營業部、供電公司市場營銷部。雖然只是對內設機構的測評,但在一定水平是也反映了整個單位的服務情況。當然,測評又是相對的結果未必完全科學合理,其他沒有參評的內設機構和單位,也可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對測評結果,一定要正確對待,排名居前不驕傲,排名靠后不氣餒,端正態度,不背包袱,變壓力為動力,把重點放在進一步加強、改進、做好今后的工作上。
主要有四個特點:總結今年以來優化發展環境工作。
一是效能提速的舉措進一步強化。實行縣級領導"一掛五聯"工作機制。園區開展百名干部跟蹤服務企業活動,提升了服務效能。對全縣43個單位的行政許可項目、審批事項進行了全面清理,初步實現了"三個縮減30%"工作目標,即保留的行政許可由299項精簡至200項,壓縮了32.7%保存的投資項目審批事項26項,壓縮了33%單個項目平均料理時限由13.1天下降到8.9天,縮減了32%全縣16個鄉鎮將公共資源交易站列入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內容,健全了縣鄉村三級行政服務網絡,提高了效率,方便了群眾。鎮圍繞打造全省一流便民服務中心目標,高標準建設,嚴要求運作,得到各級領導的肯定。
二是服務項目建設的水平進一步提升。各部門、各單位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觸角延伸,積極為重大項目、重點企業辦實事、解難題。縣工商局出臺服務縣域經濟發展的十項措施,為企業提供上門服務156人次,協助企業排憂解難11件次,受到企業好評。縣供電公司探索AAES電力搶修服務模式,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大為提升,被國家電網報、華中電力報等媒體宣傳推廣。縣公安局開展"百警進百企解百難"活動,偵破涉企案件10余起,挽回經濟損失100多萬。縣國稅局建立幫扶企業制度,組織工作人員為科華實業有限公司等園區企業搶修增值稅開票系統故障,確保企業及時與客戶結算并發貨,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10萬多元。墨山墾殖場干部胡獻忠主動為客商排憂解難,做了好事不留名,客商深受感動,逢人就夸上高人好,上高投資環境真好。
三是整治環境的力度進一步加大。重點加大了對涉及影響經濟發展環境、機關效能建設和損害群眾利益三大類案件的直查快辦力度。1-8月份。辦結率100%其中市委督查室和市行政投訴中心轉辦10件。共組織處理2人,效能告誡10人,糾正違規收費行為6起,叫停涉企罰款行為2起,對縣農行因工作人員存在失職行為,導致企業信用和企業形象受損;縣經貿委不履行服務許諾,服務態度差,辦事效率低,擅自設置項目審批前置事項,增加審批環節,要求企業繳交押金或打欠條等損害經濟發展環境的案件進行了查處和通報。縣紀委、整治辦先后6次組織暗訪,對21個不按要求開展機關效能年活動的單位進行了通報批評,共有5名機關工作人員因上班時間上網炒股、娛樂,違反值班工作紀律等問題受到黨紀政紀獎勵。
四是環境建設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主要完善了三大機制。一是健全效能監察機制。通過設立"優化發展環境重點監測區"擴大監測網絡覆蓋面和完善監測工作考核方法。涉及本縣部門問題23個,縣整治辦督促責任單位抓好了整改。二是建立大督查機制。縣整治辦與縣委書記督查室、縣長督查室聯合建立大督查機制,對重大問題進行調處,取得了直查快辦的良好效果,確保了政令疏通。三是完善評議評價機制。總結以往評議工作的基礎上,縣效能辦開展了涉企內設機構滿意度測評,縣紀委開展了民主評議基層站所活動,評出了新作風、新氣象、新干勁。
說明機關效能年活動取得了初步效果,上述四個方面的成果。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但是也不能估價過高。要清醒地認識到縣發展環境的現狀與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要求相比,與客商、企業和基層群眾的期望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示在四個方面:
第一。縣直單位好于鄉鎮場,鄉鎮場好于條管單位,大部分條管單位只是依照其上級部門的時間安排開展活動,整體工作落后于縣里的進展。一些單位和干部作風漂浮、效率低下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縣委、縣政府安排的工作落實不到位的現象仍然存在縣直單位突出問題表示在三個不到位:一是行政服務股成建制進廳不到位。目前只有工商、國土等極少數單位進了中心;二是對窗口的授權不到位。絕大部分單位的行政審批專用章躺在抽屜里睡覺,服務對象仍需兩頭跑;三是項目進廳不到位。以全縣共有313個項目、已進廳117個項目計算,項目進廳率只有37.4%鄉鎮場突出問題表示在便民服務中心建設上,有的鄉鎮項目和人員沒有完全進中心、運轉不正常。鄉鎮干部走讀現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此外,鄉鎮基層站所內部管理松懈,企業反映有的站所上午9點至10點才上班,下午4點左右就下班,辦事找不到人,服務態度"生、冷、硬、推"現象仍有發生。
第二。具體執行中往往不考慮出現問題的主客觀因素和現實情況,不給企業整頓和規范留空間。執行"一般違規只糾不罰"和"提醒告知,首查教育為主"兩項制度上大打折扣,企業反映了就執行,沒有反映就一罰了之,讓客商認為政府部門不夠誠信。二是政策創新缺乏。有些在外地能辦成的事,縣卻辦不成。三是政策待遇不一。有的企業反映對園內企業服務要比園外企業好,對客商企業服務要比外地企業好,對大企業服務要比小企業好,這種服務不平衡矛盾的存在有利于我縣中小企業發展和經濟的總體發展。有的單位工作只是應付考核,一旦招商引資任務驗收完成后,熱情沒有了服務也消失了不只傷了客商的心,也損害了上高形象。
第三。最反對我以權謀私、吃拿卡要、暗箱操作、貪贓枉法。這方面也還是有些反映。比方,有的部門單位門檻高,通融少,說"不行"多,說"怎么行"少,存在著"門好進,臉好看,但事難辦"現象。有企業和群眾反映,少數部門對收費比較積極,對企業和居民的投訴不太感興趣。有的執法人員法制觀念淡薄,執法方式簡單粗暴,隨意執法,甚至以權代法、以情代法。有的單位上班紀律渙散,不能按時上下班,工作時間上網聊天、炒股、玩電腦游戲,單位辦事經常找不到人。有的干部事業心、責任心不強,工作規范不高,工作不深入、不扎實。任務面前討價還價,缺乏爭創一流的精神和激情,
第四。部門利益至上,只要觸及到本部門、本單位,甚至是局部科室的利益,便"斤斤計較""寸步不讓"比方,有的部門以縣領導開協調會或配合上級檢查為由,繞開入企審批制度,擅自到企業檢查收費。少數單位犯規行為開始由直接轉為間接,甚至轉為隱蔽,如利用職權和行業壟斷地位,以保證金、抵押金、贊助等形式變相收費。有的罰款缺少提前整改告知,往往直接下達數額較大的處分,然后雙方討價還價,讓企業和群眾不知道處罰的規范究竟是多少。
也是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不時推進優化發展環境工作,環境建設是一項永不竣工的工程。既是推動經濟跨越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檢驗各部門各鄉鎮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標志,又是促進干部改進作風的重要抓手。經濟越發展,對環境的要求就越高。每個單位、每個地方都要首先從自身抓起,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樹立自身的良好形象,真正做到"處處都是投資環境,人人代表上高形象"簡要地講,要著力在以下四個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
第一。整改落實上有新舉措。依照機關效能年活動安排,今年9月份是機關效能建設突出問題整改月。要正確對待存在問題和不足,認真落實整改,更多地從主觀上找原因,從工作上找差距,檢查自己是不是工作缺乏、方法不當、效率不好,檢查自己服務是不是周到執法是不是規范、政策執行是不是位。對目前已經整改到位的還要進一步跟蹤問效,防止問題反彈;對尚未整改到位的要加大力度,確保整改到位;對切實無法解決的主要領導要親自上門解釋說明,用實際行動贏得企業、群眾和社會各界的理解和信任。今后,對縣本級取消和未列入保管項目的行政許可和投資項目審批事項,一律不得再進行審批;對暫停實施的行政審批事項,未經縣政府同意不得恢復實施;依法保存的行政審批項目,要按要求進入行政服務中心操持,簡化辦事順序、提高辦事效率、提升服務水平。
第二。及時清理或修訂;對縣委、縣政府的各項決策,要不打折扣落實,決不能任意裁剪政策,截留政策,各取所需,各自為政,決不能為了部門利益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還要處置好干部守業與優化環境的關系。最近經縣委常委會研究,出臺了規范領導干部守業的八條規定,已以紀委文件正式下發,請大家認真學習,引起重視。
第三。高效服務上有新方法。政策的優惠是有限的服務的提高是無限的全縣各級要牢固樹立"所有部門都是服務部門,所有崗位都是服務崗位,所有干部都是服務員"服務理念,實現由主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既要為企業提供政策、信息、戰略咨詢等總體服務,又有搞好企業用水、用電、用工、運輸等具體服務;既要提供融資和用工等共性服務,又要根據企業要求搞好個性服務;既要加強政府部門的職能服務,又要搞好產業配套、物流保證等社會化服務。做到只服務、不干預,只幫忙、不添亂,只設路標、不設路障,只講怎么辦、不講不能辦,做到項目建在哪里,優化環境工作就做到那里,項目需要什么樣的環境,就發明什么樣的環境。
第四。查處典型案件上有成效。優化發展環境上有一個"零和效應"10+1=0也就是說做了10件有利于發展環境的事,但只要做1件損害環境的事,就有可能全部被抵消。因此,對損害發展環境的問題,必需黑臉整治,鐵腕查處。要加強督查,尤其對群眾意見集中、反映強烈的部門和單位,要實行重點督查,并抓好信息反饋和情況通報。要嚴格落實縣委、縣政府制定的"十不準"對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和亂檢查、亂培訓、亂評比等新老"三亂"以及一切損害發展環境的行為,做到有訴必查,快查快結,讓損害發展環境行為在上高沒有立足之處。
貴在堅持、貴在深入、貴在動真碰硬。希望以今天的動員大會為新起點,同志們扎實推進優化發展環境工作。多思優化環境之策,多辦優化環境之事,多務優化環境之實,為加快項目落地、促進招商引資、實現我縣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我最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