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政府有關扶貧重點通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也是建設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的啟動年,今年是實施“十二五”扶貧開發規劃的開局年。做好今年扶貧開發工作,對于促進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黃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建設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為契機,以扶貧到戶、整村推進、連片開發為重點,切實做好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工作,形成大扶貧格局,不時提高扶貧開發水平,增強老區貧困地區發展活力,推進全市經濟社會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當年完成項目建設任務的70%扶貧搬遷1350戶、5400人;新建和改造特色產業基地10萬畝;雨露計劃”培訓9350人;編制好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項目規劃,目標任務:解決8萬低收入人口的脫貧問題;啟動148個重點貧困村和老區村整村推進。并組織實施;力爭使全市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以上。
一、全面啟動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建設。圍繞建設“紅色大別山、發展大別山、綠色大別山、富裕大別山”總體要求。科學編制試驗區經濟社會發展區域規劃和專項規劃。二是積極組織開展試驗區建設試點。各地要圍繞統籌城鄉發展、特色產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扶貧開發、民生工程等方面,創新體制機制,先行先試,為試驗區全面推進探索經驗。每個縣(市、區)要選擇1-2個鄉鎮,每個鄉鎮選擇3-5個村開展試點。三是做好大別山革命老區(黃岡)優勢產業推介和招商引資洽談活動準備工作。各縣(市、區)和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與配合,認真做好各類推介項目的收集、整理、編印及活動的各項準備工作。特別要加強與企業對接洽談工作,重點推介大別山革命老區的優勢資源、優惠政策和骨干項目,力爭每個縣市都有重點項目落戶,總投資達到50億元。
二、突出抓好扶貧開發重點工作。一是實施整村推進。全市要集成資金、集中項目、集聚力量對86個重點貧困村實施新一輪整村推進。確保財政扶貧和以工代賑資金總量的80%用于重點貧困村建設。二是突出產業發展。加大產業化扶貧力度,引導農村貧困戶發展特色主導產業;通過扶貧貼息貸款扶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拉動全市特色產業的發展;拓寬扶貧領域,把產業化扶貧與旅游扶貧、招商引資扶貧和社會扶貧結合起來,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繼續抓好小額貼息貸款、村級互助資金等工作,切實協助貧困農戶解決發展生產“籌資難”問題。三是強化能力建設。繼續抓好貧困戶子女技能培訓工作,選送1200名貧困戶子女到市電子信息學校進行“雙證”培訓,引導和鼓勵貧困戶“兩后生”接受職業教育,提高就業能力。改革“雨露計劃”轉移培訓實施方式,探索“資金到縣、直補到人”補貼方式。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有計劃、有組織開展貧困地區干部培訓,重點抓好整村推進貧困村黨支部書記培訓。繼續與廣東國華紀念中學合作,推薦一批優秀應屆初中貧困生到國華中學就讀。四是推進扶貧搬遷。整合資金資源,創新安排模式,把扶貧搬遷與新農村建設、農村危房改造、生態移民、旅游搬遷結合起來,做到搬的出、穩的住、能致富。五是加強老區建設。做好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工作的同時,參照整村推進的做法,啟動6個重點老區中心鄉鎮連片開發和62個重點老區村整村推進工作。加強與老促會的聯系和溝通,充分發揮老促會在老區建設中的作用。
三、努力實現“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認真總結5個國定重點貧困縣和1個省定重點貧困縣經驗的基礎上。科學識別貧困人口,建立動態的貧困人口信息數據庫。二是分類落實扶持政策。各級扶貧和民政部門要密切配合,對貧困人口實行分類扶持政策,逐步做到全覆蓋,實現“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以項目到戶為基本途徑,突出能力建設,完善扶貧到戶措施。各地要通過“雨露計劃”產業發展、貸款貼息、互助資金等入戶項目,直接扶持貧困戶;對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通過低保、救助等方式保證基本生活需要。
四、全力做好各項試點工作。一是認真做好英山脫貧奔小康試點。要圍繞實現脫貧奔小康試點“三年有明顯變化”目標。一手抓縣域經濟發展,確保實現貧困人口減少10%年度目標。二是認真做好連片開發試點。進一步完善紅安革命老區連片開發示范項目,確保通過國家驗收;麻城彩票扶貧試點項目要加快進度,確保年底全面完成試點工作任務;大力推進羅田縣、團風縣杜皮鄉、黃梅縣柳林鄉“連片開發”試點項目建設;蘄春縣扶貧互助金試點工作要抓緊落實,確保取得實效。
五、著力構建大扶貧工作格局。積極探索專項扶貧、行業扶貧與社會扶貧相結合的經驗和作法。動員各種力量,扎實開展扶貧。一是抓好中直、省直定點幫扶工作。對中直、省直定點幫扶單位,要密切聯系,做好服務,爭取更大的支持。特別是要加強與國務院扶貧辦外資中心的聯系,切實做好外資中心黨支部與紅安縣長豐村、浠水縣汪崗村黨支部結對共建的服務工作,爭取國務院扶貧辦外資中心對我市的進一步支持。二是抓好“1321幫扶工程。調整和補充市、縣(市、區)四大家”領導扶貧聯系點,力爭每個整村推進重點村有一名市、縣級領導帶領3-4個市、縣直部門進行幫扶。三是抓好“結對幫扶”工程。繼續在全市組織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開展結對幫扶活動。縣級以上干部每人幫扶一戶,其他干部二人幫扶一戶,并將幫扶情況作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四是抓好扶貧責任制的落實。對扶貧點工作進行半年一總結,年終一考核。組織對各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扶貧責任制落實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干部提拔任用的依據之一。
六、切實加強扶貧開發項目管理。一是認真做好項目規劃。項目規劃要因地制宜。并確保財政扶貧資金和老區建設資金的70%用于發展產業。二是做好扶貧項目的驗收評估。依據扶貧項目規劃和市批復項目文件,對竣工項目進行檢查驗收并開展績效評估。三是深入開展“項目質量建設年”活動。依照省扶貧辦統一部署,全面開展扶貧項目管理人員培訓,增強項目管理人員責任意識,提高扶貧項目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水平。四是加強對項目資金的檢查監督。對扶貧項目資金進行經常性的檢查監督,防止資金截留、擠占、挪用,確保項目資金平安、規范運行。
七、不時加大扶貧開發宣傳力度。一是創建黃岡扶貧開發網站。抓緊建立黃岡市扶貧開發網站。提供網絡信息服務,大力宣傳我市扶貧開發工作的典型和經驗。二是加強新聞媒體的宣傳力度。建立激勵機制,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對扶貧工作的宣傳,擴大我市扶貧開發工作的知名度。三是開展扶貧開發效果專題宣傳。大力宣傳我市新世紀前十年、十一五”期間扶貧開發的巨大成績、典型經驗和“十二五”新十年扶貧開發的規劃思路。組織開展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專題宣傳活動,搞好扶貧開發十年成果展,組織好國務院扶貧辦開展的對先進縣(市、區)企業單位、個人的懲辦活動,努力形成全社會關注和關心扶貧開發事業的良好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