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政府有關促進終身教育與學習型社會建立的建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全面實施教育強省戰略,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公民素質全面提升與社會和諧進步,現就推進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推進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的重要意義
1.推進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建設。保證人民群眾平等接受教育機會,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建設人力資源強省,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富民強省新跨越的基礎工程;全社會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推動健康生活方式普及、公民素質整體提升,構建和諧湖南的迫切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建設,把它作為建設教育強省的重要內容,大力加以推進。
二、推進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
2.指導思想。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依托和利用現有教育資源,廣泛調動全社會力量,積極探索構建具有我省特色的終身教育體系。積極穩妥地發展多種形式的成人學歷教育,大力發展社區教育,廣泛開展各類教育培訓,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建設人人樂學、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學習型社會,促進經濟、社會與人和諧發展。
3.基本原則。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支持、全民參與的原則;以自主學習為主。
4.總體目標。經過10年左右努力。基本形成具有特色的學習型社會框架,成為教育理念先進、教育體系完善、教育環境優越、人口素質較高、人才優勢突出的教育強省,人力資源開發和社會文明水平顯著提高,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顯著增強。2015年的具體任務是構建各類教育相互溝通和銜接的終身教育體系,0—6歲嬰幼兒接受學前教育的需求基本滿足,15周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5年,新增從業人員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5年,從業人員職前培訓率達到80%以上,每年有40%以上的從業人員接受更新知識、提高技能的繼續教育,有25%以上居民接受社會文化教育,各類人才數量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學習成為人們重要理念和普遍行為,基本形成人人、時時、處處學習的社會氛圍,經濟發達縣市區城鄉社區教育基本普及,經濟欠發達縣市區鄉村社區教育普及面達80%以上、農村達50%以上,每個市州建設1個以上示范性學習型縣市區,每個縣市區建設一批示范性學習型社區,公民接受終身教育的普及率和學習型組織創建率均達60%左右,30%的街道、鄉鎮、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初步成為學習型組織。
三、大力開展社區教育
5.把普及社區教育納入當地教育發展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鄉村新區開發要按規定預留社區教育用地。防止重復建設,市州和縣市區要依托當地電大、職業院校等具備條件的教育機構,統籌整合教育培訓資源,建立集終身教育管理、資源整合、學習指導、信息交流、中介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社區教育中心;街道和鄉鎮要充分利用閑置的中小學校和農民文化技術學校建立社區學校;社區和村要設立終身教育學習點,逐步形成覆蓋各級的終身教育網絡。各地要積極創建國家、省、市級示范性學習型社區。
6.加快發展和普及社區教育。各地要面向社區居民廣泛開展文化修養、道德法制、生活休閑、職業技能等各類社區教育培訓活動。開展社區教育要突出重點、講求實效。要把社區教育與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文化陣地建設和社會風氣整治、文化市場整治等結合起來。不時促進社區居民文化素質提高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
四、廣泛開展各類教育培訓活動
7.縣級以上政府應當統籌整合各類教育培訓資源。合理配置,優化結構,改善條件,不時提高教育培訓資源的使用效益。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應切實加強所屬教育培訓場地和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并有序向社會開放。各類教育培訓機構應當在師資、教學資源、設施場所等方面,為開展終身教育提供便利和支持,實現教育培訓資源共享。
著力培育具有品牌影響力的教育培訓和主題學習活動,8.各有關職能部門要對與其主管領域和業務相關的教育培訓進行統籌規劃和具體指導。加強信息交流和經驗介紹,建設一批學習型社會的標志性項目,使廣大群眾感受知識魅力,激發學習熱情,營造全民學習的氛圍。
五、加強學習型組織建設
9.以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為目標。與區域經濟建設、民主管理、精神文明建設、和諧社會構建以及環境建設緊密結合,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區域性學習和創建工作思路,推動各類學習型組織建設。整合區域內教育和學習資源,形成具有區域特點的學習網絡和創建模式,逐步培育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激發區域發明力,全面提高區域競爭力。
10.以提高干部隊伍素質和辦事效率為目標。深入學習實踐,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務實高效、勤政廉潔的干部隊伍,建設適應時代要求、人民群眾滿意的學習型機關。
11.以增強企業創新力和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弘揚創新精神,大力推進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不時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家應把學習作為培育企業文化、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著力提高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企業職工應把學習培訓作為提升職業技能水平、增強就業能力的主要手段,努力提升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
12.以提高市民素質和增進社區和諧為目標。完善學習體系和學習網絡,組織開展適合各類人群特點的學習教育活動,滿足鄉村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廣泛開展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和文明禮儀知識教育,大力建議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積極改善社區人文環境。結合和諧社區建設,不時深化和擴展學習型社區建設的內涵,努力建設文明、和諧、平安的新型社區。
13.以提高農村居民科學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為目標。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以實施“農民大學生培養工程”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工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技能型人才培養培訓工程”成人繼續教育和再就業培訓工程”等為重點,大力開展農村應用型高等專門人才培養、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進城務工人員崗位技能培訓,為農業現代化、農村人口向二、三產業和鄉村有序轉移提供服務。
14.以提升生活質量和弘揚激進美德為目標。形成“父母帶頭學、家庭全員學、互動創新學”濃厚學習氛圍,努力實現社會與家庭的學習互動,提高家庭成員適應社會的能力。
15.完善領導和工作機制。成立湖南省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建設領導小組。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發改委、省教育廳、省經信委、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證廳、省國土資源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農業廳、省文化廳、省國資委、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湖南廣播電視大學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教育廳。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按照分工,各司其職,加強協調,密切配合。各市州、縣市區也要成立相應機構,推進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建設。同時,充分發揮社會團體和民間組織的作用。
16.建立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建設服務支撐體系。切實加強對推進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總結。改進工作。依托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及其辦學網絡,建立終身教育公共服務體系。采取計算機網絡、衛星網絡、數字電視網絡和廣播、光盤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加強終身教育資源庫建設。
17.建立和完善經費投入機制。依照“政府撥一點、社會籌一點、單位出一點、個人拿一點”方法。整合資源,有針對性地支持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建設。落實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經費,依法按職工工資總額的1.5%—2.5%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企業培訓經費的70%以上用于一線職工的崗位技能培訓。鼓勵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支持終身教育與學習型社會建設,鼓勵家庭及個人增加學習投入。
18.建設終身教育管理與師資隊伍。各級政府要加大統籌力度。確定專職管理人員。要充分發揮社區內教師、專家等各類專業人員和在校大中專學生的積極性,建立一支數量足夠、水平較高的兼職教師和志愿者隊伍,使之成為開展社區教育活動的重要力量。
19.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推進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的良好氛圍。新聞媒體要加強正面引導。全社會營造崇尚學習、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輿論氛圍,促進學習型社會創建工作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