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改進小學英語教學通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初中,縣直各學校: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教基〔2*〕2號)和《關于加強和改進小學英語教學工作的通知》(*市教基字〔20*〕77號)精神,加快我縣小學英語教學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有效實現(xiàn)與初中英語教學的銜接,現(xiàn)就加強和改進我縣小學英語教學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確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及重要地位
1.小學英語的教學目標。小學英語教學要通過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基本聽、說、讀、寫訓練,使學生打好基本的語音、語調基礎,掌握一定的詞匯和最基本的語法知識,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日常會話能力以及拼讀、拼寫能力。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喜歡學習英語和使用英語,為他們升入中學繼續(xù)學習英語奠定初步基礎。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2.小學英語教學地位。《英語課程標準》將我國基礎教育英語課程目標按能力水平設為九個級別。《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從小學三年級起開設英語課程,三、四年級完成一級目標,五、六年級完成二級目標,七年級(初一)的教材都以三級目標為起點編寫。因此小學英語教學地位十分重要,它關系到新課標的順利實施及中小學教學的順利銜接等現(xiàn)實問題,小學英語教學的水平與質量將對整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
小學英語開課年級及課時要求。小學英語課程開設的起始年級為三年級。為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小學開設英語課程,三、四年級每周三節(jié)課(40分鐘),五、六年級每周四節(jié)課(40分鐘)。各校還要根據(jù)本校的實際情況,每周至少還要安排一節(jié)英語活動課。
二、加強小學英語師資隊伍建設,配齊高素質的英語教師
1.要按要求配備專職教師。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師資是關鍵。我縣2002年秋起,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從三年級起開設英語課程,2009年秋起,全縣小學(包括村完小)從三年級開始要全面開設英語課程。近年來,我縣已招聘120名小學英語教師并進行了培訓,但目前英語教師缺口還很大。因此,各中小學校要搞好摸底測算(摸底表見附件),盡快配齊高素質的英語教師。
2.健全小學英語教師準入機制。要實行小學英語教師資格證書制度,凡英語大專以下學歷的小學英語教師或非師范類英語專業(yè)畢業(yè)的人員擔任小學英語教學,必須經(jīng)過教師專業(yè)知識考試考核和崗位培訓,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獲得資格證后方能任教。
三、加強和改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建立科學的教學評價制度
1.遵循英語教學規(guī)律,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小學英語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體現(xiàn)教育、教養(yǎng)、教學三個原則。小學英語教學是啟蒙階段,根據(jù)小學生特點,在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側重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要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受到思想品德和愛國主義等方面的教育,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重視學習興趣培養(yǎng),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氣氛。小學英語教學應把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放在首位,寓教于樂。組織課堂教學時,要注意結合兒童好動、愛說、愛唱、愛表演的特點,通過說唱、游戲等方式,使學生主動、大膽、愉快地參與教學活動,養(yǎng)成敢說、樂說的良好習慣。在教學過程中,要面對全體學生,讓學生人人參與;要堅持表揚、鼓勵為主,注意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發(fā)展其求知欲,為學生獲得學習成功而創(chuàng)造條件,以培養(yǎng)學生穩(wěn)定而持久的英語學習興趣。
3.加強基本訓練,注意打好語音、語調和書寫基礎。小學英語教學,應加強基本訓練,重在打好基礎。語音教學是英語入門教學的關鍵,也是培養(yǎng)聽、說、讀、寫能力的基礎。語音學習需要經(jīng)過大量反復的練習和實踐。兒童模仿力強,記憶力好,在小學階段是有條件打好語音語調基礎的。因此,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多聽、多說,認真實踐。使其充分感知英語的語音語調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拼讀能力。
養(yǎng)成正確的書寫習慣是小學階段的又一項重要任務。從一開始就要嚴格要求,為今后進一步的英語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4.要側重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注意閱讀能力的訓練。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學要從聽說入手,以聽說訓練為主,并在聽說的基礎上逐步開展讀和寫的訓練。兒童語言敏感性強,愛說好動,樂于模仿,這正是進行聽說訓練的最佳時機。在進行聽說訓練時,特別要重視聽的作用,聽的學習充分,說的學習才會順利,入門階段的教學更是如此。要保證充足的聽量,無論是語音、詞匯,還是課文教學,都要先聽后說,以聽帶說,在培養(yǎng)聽說能力的同時,要注意閱讀能力的訓練。
5.注重在活動中學習語言,培養(yǎng)學生在特定情景下運用語言的能力。教學中應貫徹交際性原則,多進行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的言語訓練,充分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幻燈、錄音、錄相等手段,配合錄音,創(chuàng)設語言情景,培養(yǎng)學生在特定情景下運用語言的能力。對于語言知識的學習,應注意小學生接受語言知識的特點,對新的語言材料提倡整句教、整句學,提倡在大量語言實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總結規(guī)律。簡單的語法規(guī)則,要在活動中學習,通過條件反射強化鞏固,避免過多的語法講解。
6.積極開展英語課外活動。課外活動是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有利于開闊視野,陶冶情趣,在娛樂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學習英語。課外活動要面向多數(shù)學生,內容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水平;形式要多種多樣,如唱歌、表演、書法展覽、英語競賽、聯(lián)歡會等。課外活動要有計劃地開展,并要加強指導,不能放任自流。課外活動不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不應當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7.建立科學的小學英語評價制度。教學成績考查是檢驗學生學習成績和教師教學效果的一種評價手段。應提倡平時檢查和階段性測試相結合,考查手段要多樣化,促進學生學得有趣,學得自信。每學期末,全縣統(tǒng)一進行檢測,檢測后,各校做好檢測質量分析,形成質量分析報告。各年級英語教學終結性評價的項目及權重(口試可計平時成績)如下:三年級聽力60%、筆試40%;四年級聽力50%、筆試50%;五年級聽力40%、筆試60%;六年級聽力40%、筆試60%。從2009年起小學英語正式列入小學畢業(yè)考核科目,并作為目標管理考核內容之一。
四、加強小學英語教學研究,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1.要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職能部門舉辦的專業(yè)知識培訓、教學研究等活動,學校必須保證小學英語教師參與研訓活動的必要經(jīng)費。要加強校本研訓和縣城內教學研究與交流,不斷提高教師英語教學水平。
2.要充分利用“農遠工程”資源,確保遠程教育優(yōu)質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應用,要建立遠程教育教學研究制度,及時下載“空中英語課堂”資源,并提供給英語教師。
3.要積極建立以中心小學為龍頭的鄉(xiāng)鎮(zhèn)小學英語學科組,組織開展小學英語聯(lián)片教研活動,每月不少于一次,為教師搭建學習和交流的平臺。中心教研組要選配一名工作責任感和業(yè)務能力強的英語教師擔任教研組長,每次活動要有活動方案、活動記載和活動總結。
4.要經(jīng)常開展英語聽評課活動,英語教師每學期至少要上一節(jié)示范課或公開課。各中心教研組每學期要撰寫一篇教研工作總結,英語教師每年撰寫一篇教學論文或案例或教學心得,并于學期結束前送交到縣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