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發改委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通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進一步堅定加強重大項目建設的信心和決心
抓住國家實施擴大內需政策和當前原材料降價的有利時機,節假后兩年策劃建設項目總投資約800億元。其中,*兩條鐵路復線,*三條高速公路和國省道改造為主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投資400億元,比亞*太陽能電池、*氟化工、*黃金開發、*發電廠、**菱鐵礦開發以及鉬、釩深加工為主的重大產業項目投資150億元,規劃建設億元以上的產業項目投資50億元,保障性住房、房地產開發、農村基礎設施、旅游及民生工程規劃建設項目總投資200億元。年底前全市在建工程完成投資約20億元,新開工建設項目59個總投資67億元。計劃2009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0-200億元,商丹循環工業經濟園區五個循環產業鏈實質啟動,完成投資20億元。通過重大項目建設,確保節假規劃投資目標任務超額完成,推動突破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二、整合開發優勢資源為新一輪經濟增長做好準備
充分利用當前我市主要礦產資源整合成本回落的時機,引進戰略投資者推動優勢資源向大企業、大集團配置,以延長為主體整合開發螢石資源,以比亞迪為主體整合開發硅礦資源,以省有色為主體整合開發鐵礦、釩礦資源,以西部鉬業為主體整合開發鉬礦資源,延伸產業鏈,推動產業循環化發展。加快商丹循環工業經濟園區等9個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搶抓機遇,優化資源配置,實施戰略調整,為新一輪大發展做好準備。
三、以生態旅游為龍頭帶動城建和服務業快速發展
投資50億元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開發及保障性住房面積達到*0萬平方米,其中,廉租房面積占30%。按照打造秦嶺最佳旅游目的地的目標,20*年全市接待游客要超過600萬人,總收入達到15億元,重點建設鎮*水原生態旅游、*文化旅游長廊、*休閑旅游3條精品旅游線路和*金絲峽*老君山等十大景區景點,帶動服務業年增長20%,節假末實現服務業增加值85億元。著力打造*“第二生活區”,全面提高城市服務功能和服務水平。
四、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
按照*市20*-20*年農民增收規劃,農民人均純收入按每年增長500元,到20*年達到4000元以上。加大綠色食品、勞務輸出為龍頭的“一村一品”富民產業扶持力度,形成穩定的農民增收渠道。通過發展二、三產業擴大就業崗位,加快農民向城鎮轉移。加強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創業增收能力。強化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指導,并納入就業專項資金小額擔保貸款支持范圍。對安置返鄉農民工就業達到50人以上的企業,按200元/人給予用工崗位補貼。對自主創業的返鄉農民工,鼓勵從事規模化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及流通經營,免除各項規費3年。到20*年農業特色產業收入、農民工資性收入分別要占到農民收入的60%和30%以上。不折不扣落實惠民政策,不斷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全面兌現教師及事業單位人員津貼補助,提高城鄉低保養老和企業離退休人員工資標準。落實工商、稅務優惠政策,鼓勵全民創業,促進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
五、積極發展以民生工程為重點的社會公共服務事業
按照市級民生八大工程規劃,節假后兩年投資47億元實施民生八大工程。投資6.76億元實施教育省級工程,投資9*3萬元實施人力資源市場為主的就業和再就業工程,投資2億元實施農村衛生服務體系為主的公共衛生工程,投資1.8億元實施社會保障工程,投資*億元建設以廉租房為主的住房保障工程,投資22.5億元實施農村飲水、公路、沼氣、口糧田為主的基礎設施工程,投資8807萬元實施公益性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工程,投資1.9億元建設社區服務體系,使我市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高,力爭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六、把優惠政策作為營造企業寬松發展環境的重要抓手
籌措重大項目前期費用3000萬元,重點用于籌劃節假末和“十二五”重大基礎設施、重點產業項目,打造產業平臺,并設立企業發展基金,對重點企業進行扶持。發揮城市投資公司和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公司、科技創新投資公司平臺作用,有針對性地開展銀企合作工作,積極申報中小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和流動資金貸款貼息,加大陜南突破發展資金爭取力度,鼓勵企業開展自主創新,加強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的技術改造。加強企業運行監測工作,落實中省工商、稅務各項現行減免優惠和增值稅轉型政策,切實維護企業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