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通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5〕18號)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意見的通知》(皖政辦〔*5〕35號)精神,切實加強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經市政府同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成立組織,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領導
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建立協調有效的保護工作領導機制。市政府已專門成立*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一領導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制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方案,協調處理有關事項,審核申報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和審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等。同時,成立*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組(專家組成員名單附后),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專家咨詢機制。各縣、市、區也要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和專家組。
二、開展普查,制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計劃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種類、數量、分布情況、生存環境、生存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等,在此基礎上制訂切實可行的保護計劃,將保護工作的長遠目標與近期安排相結合,使保護工作有重點、有步驟地實施。三年內每年舉辦一次普查及申報工作培訓班,布置安排工作,學習交流經驗,對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和工作難點進行討論,研究解決辦法。對一些重大項目,邀請省專家實地考察。除已申報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鳳陽花鼓》外,各縣、市、區要在*5年底前上報普查方案,*7年完成普查工作,并形成書面報告,上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三、編制名錄,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
各地要在普查的基礎上建立普查檔案。對瀕危狀態且具有重大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要抓緊搶救;對處于瀕危狀態的民間文化傳承人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藝,要進行搶救性記錄;對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原始資料和實物,要積極征集,妥善保管。市直有關部門要于*8年前完成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編制工作,經廣泛征求意見后報市政府批準公布。同時在各地申報的基礎上認真篩選,將我市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推薦列入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各縣、市、區也要編制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由同級政府批準公布,并報市政府備案。
四、增加投入,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保障機制
各縣、市、區政府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將保護工作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給予支持。鼓勵個人、企業和社會團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進行資助。
各地、各有關部門還要充分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廣大未成年人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作用,努力在全社會營造保護、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