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秋冬作物種植通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辦、局:
秋冬作物種植是我縣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充分發揮當地氣候資源優勢、提高復種指數、實現增產增收的重要措施。近年來,由于各級黨委、政府對秋冬農業生產高度重視,加大了行政、技術措施力度,全縣秋冬農業生產發展步伐加快,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開發品種不斷增多,成為全縣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為切實抓好*年秋冬作物種植,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認清形勢,加強領導
今年我縣大春作物長勢喜人,豐收已成定局。但部分地方仍有單點暴雨、冰雹、泥石流等災害出現,給農業生產造成了一定損失。因此,抓好秋冬農業生產意義重大,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秋冬作物種植的領導,將秋冬作物種植作為當前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好,做到早研究、早安排,把秋冬作物種植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確保今年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
二、明確目標,落實任務
全縣計劃種植晚秋作物28萬畝,其中秋糧種植9萬畝(含秋蕎3萬畝、薯類4萬畝、再生稻0.4萬畝、秋雜糧1.6萬畝),計劃產量10820噸,比上年增長0.2%;種植秋蔬菜(含蘿卜)6.5萬畝,秋綠肥12.5萬畝。舉辦晚秋樣板2.2萬畝,其中:糧豆1.2萬畝,秋蔬菜1萬畝。
計劃種植小春糧豆作物12.5萬畝,產量15360噸,比上年增長1%。其中:種植小麥6萬畝,蠶豆2萬畝,雜糧4.5萬畝。舉辦糧豆樣板1萬畝。
計劃種植冬早作物13.5萬畝,計劃產值2.23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冬早蔬菜5萬畝,冬早馬鈴薯5.5萬畝,冬早玉米1.5萬畝,冬早大豆0.5萬畝,冬季種草1萬畝。舉辦冬早蔬菜作物樣板0.5萬畝,其中:縣級0.07萬畝,鄉鎮級0.43萬畝。
三、合理布局,科學種植
秋冬作物種植,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抓住節令,擴大種植面積。縣鄉農技干部要分片負責,責任到人,狠抓科技培訓,提高科技含量。晚秋作物種植要精耕細作,實施配方施肥技術,增施有機肥,適時播種。在二半山以下地區搶種紅苕、豆類;二半山以上地區搶種秋馬鈴薯、蕎子、蘿卜和適宜當地種植的其它農作物。小春作物種植要積極引進良種,狠抓科技措施的落實。小麥種植以西輻號、綿陽號為主,進行種子處理,搶墑早播,規范化種植,示范多樣性栽培。二半山區要擴大套作技術,做好預留行,解決茬口矛盾。對干旱、土層淺、缺水地塊,要改撒播為尾牛點播或開墑點播,強化開墑點播或條播等措施,杜絕撒播;豆類種植要大力推廣打塘點播。播種時要施足底肥,施肥以農家肥為主,氮、磷、鉀配合施用,同時加強田間管理,抓好灌水、追肥及病蟲害防治工作。冬早作物種植,要選好優良品種,加大培訓力度,調節播種節令,科學種植,發展無公害農產品,提高冬早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四、突出特色,提高品質
突出特色就是要狠抓冬早馬鈴薯、冬早蔬菜作物的實施。馬鈴薯、番茄、黃瓜等作物,去年四月已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要嚴格按照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標準,保障農產品基本安全,滿足大眾需求,使用安全的投入品,按照規定的技術規范生產,限制使用高毒、高殘農藥和化學肥料,特別是禁止使用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和磷胺5種高毒有機農藥,確保冬早馬鈴薯、冬早蔬菜生產出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的農產品。
五、舉辦樣板,增加投入
為使秋冬作物種植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本著樣板帶動,突出重點的原則,各鄉鎮要積極舉辦新品種新技術示范樣板,加快品種的更新換代,擴大優勢特色作物種植,建成無公害農產品樣板基地。全縣舉辦晚秋作物樣板22000畝,其中糧豆12000畝,蔬菜10000畝。舉辦小春糧豆作物樣板10000畝。舉辦冬早蔬菜樣板5000畝,其中縣級組織實施900畝,安排在金塘鄉300畝、大寨鎮200畝、老店鎮200畝、小河鎮100畝、新店鄉100畝。縣級冬早蔬菜樣板每畝由縣財政預算安排100元的補助,共計補助9萬元。(各鄉鎮樣板任務見附表)
六、開拓市場,搞好營銷
秋冬作物農產品屬外銷型產品,商品率高,市場流通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農民的經濟收入。各級各部門必須樹立全方位開拓市場的意識,把開拓農產品市場作為發展秋冬農業的一項措施來抓。一是要發揮各種龍頭企業的作用,依靠龍頭企業建好基地帶動農戶進入市場;二是要積極培育中介組織,幫助農民“跑市場、抓訂單”;三是要積極發展一批農民專業協會,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和自我管理服務能力;四是要充分發展農業信息網站的作用,強化信息服務,推介我縣秋冬農產品,對農民增收有用的信息,幫助農戶搞好農產品流通。
七、加強指導,服務生產
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切實轉變觀念,把抓好秋冬農業生產擺到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強種植指導,強化服務,及早研究工作計劃和落實措施,建立有效的保障機制,深入村、組、地塊搞好服務。特別是大春受災嚴重的地區,要派出專業技術人員指導農民種好秋冬作物,把災害損失降到最小限度。涉農部門要積極搞好種子、農膜、化肥、農藥等物資供應,加強技術培訓,高標準、高起點辦好秋冬作物樣板,把技術指導,咨詢服務貫穿于整個秋冬作物種植的始終,確保秋冬農業生產目標的實現。
為充分調動各鄉鎮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確保秋冬農業生產計劃目標的實現,將冬季農業生產納入2008年縣委“爭先創優”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