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破壞性地震監控預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保證我市地震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國家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防震減災條例》和《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一般破壞性地震發生后由市人民政府組織領導地震應急工作;小于一般破壞性地震發生后,由區縣人民政府組織領導地震應急工作;大于一般破壞性地震發生后,在省人民政府組織領導下迅速開展地震應急工作。
破壞性地震臨震預報后或破壞性地震發生后,區縣人民政府要立即自動按照本應急預案采取緊急措施。
一、一般破壞性地震的應急反應
一般破壞性地震,是指市轄區內發生50—59級地震,造成一定數量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地震。
(一)區縣人民政府的應急行動
1.迅速了解震情、災情,并及時報告市政府和市地震局。
2.立即成立抗震救災指揮部,根據震情、災情確定應急規模,實施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迅速組織人員搶救、醫療救護和工程搶險工作。
3.區縣主管地震工作的部門或機構要迅速派出地震工作組開展震情監視和災情調查工作,配合市地震局進行震災評估和地震考察。
(二)市政府的應急反應
1.成立市抗震救災指揮部及現場指揮部,統一指揮地震應急工作。
2.市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立即召開緊急會議,通報震情、災情,決定進入震后應急期;根據災情確定對災區進行緊急救援的部門和單位。
(1)市、區縣地震部門要加強震情監測和分析預報工作,并將震后震情趨勢判斷及時報告市政府和區縣人民政府。立即組織地震現場工作組奔赴震區進行現場震情監測、震災損失評估和科學考察,并按規定時限將震災評估結果報市政府。
(2)市政府派工作組赴災區慰問、指導地震應急工作。
(3)向省政府報告災情和應急工作情況。
3.市級各有關部門根據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的要求和本應急預案規定的職責盡快開展應急工作,并及時抽調人員奔赴災區進行搶險救災。
(1)人員搶救與工程搶險。軍分區、市武警支隊、駐軍:迅速調集部隊趕赴災區,搶救被壓人員,配合有關部門進行工程搶險。
(2)醫療救護與衛生防疫。市衛生局:迅速組織醫療急救隊伍搶救傷員;向災區提供所需藥品、醫療器械;幫助災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傳染病的爆發流行;及時檢查、監測災區食用水源、食品等。
(3)交通運輸保障。市交通局、市市政管理委員會:盡快恢復被毀壞的公路和有關設施;優先保證救援搶險人員、物資的運輸和災民疏散。
(4)通信保障。市電信局、市移動公司:負責組織、協調電信運營企業盡快恢復被破壞的通信設施;保障抗震救災的通信暢通。
其它有關部門盡快恢復本部門被破壞的通信設施,協助保障抗震救災通信暢通。
(5)電力保障。市經委、市供電局:組織力量盡快恢復被破壞的發、送、變、配電設施和電力調度通信系統功能等,保障災區用電供應。
(6)城市基礎設施與應急恢復。市建委、市市政管理委員會:組織力量對災區城市中被破壞的供排水、燃氣熱力等市政設施進行搶險修復,盡快恢復城市基礎設施功能。
(7)生活必須品和物資的供應。市計委、市商貿委、市糧食局:負責調配各種救災物資及災民急需食品、帳篷等,保障災區群眾生活必須品的供應;緊急調運糧食,保證地震災區糧食供應。
(8)災民安置。市民政局:做好災民的疏散、安置工作;管理、分配各種救災物款并監督使用,保障災民的基本生活,負責安排國內外社會各界提供的緊急援助。
(9)治安保衛。市公安局、市武警支隊:負責災區的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預防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治安,維護交通秩序,保護首腦機關、要害部門、金融單位、儲備倉庫、重點文物景點、救災物品集散點、監獄等重要目標的安全。
(10)消防。市消防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災發生和火災的擴大蔓延,保證搶險救援工作順利進行。
(11)次生災害防御。水務、電力、國土、郵電等有關部門:對本系統處在地震災區的易發生次生災害的設施,采取緊急處置措施,并加強監視、控制、防止災害擴展,減輕或消除次生災害污染危害。
(12)宣傳報道。宣傳、廣電、地震等部門:按有關規定及時向社會公眾震情、災情等有關信息,并采取有效方法平息地震謠言。
(15)震災評估。市地震局:會同有關部門開展災害調查,按規定時限做出震災損失評估,提出建筑物防災安全鑒定意見。
(16)保險理賠。市保險公司:協助開展震災評估,確定投保戶的災害損失并及時給予賠償。
(17)涉外事務。市外事辦公室、市外經貿局、市旅游局等涉外部門和單位:負責在的外國人的善后處理;協助有關部門安排外國救災人員到地震現場進行考察和救災;應邀來的外賓、外商及海外人士由邀請單位負責安置;來旅游者由旅游單位負責安置。
4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
5指揮部辦公室組成及主要任務:
指揮部辦公室組成:
主任:政府分管副秘書長
副主任:市地震局負責人
成員:市軍分區、市武警支隊和市政府各有關部門的聯絡員。
辦公室設在市地震局,并設綜合聯絡組、震情監視組、災情信息組。
主要職責:
(1)迅速了解、收集和匯總震情、災情,及時向指揮部報告;負責與現場抗震救災指揮部和市政府各有關部門應急機構保持聯系。
(2)組織現場強余震監視與震情分析會商。
(3)了解、匯總應急工作情況。
(4)負責審查地震新聞宣傳報道,組織抗震救災新聞會。
(5)負責處理指揮部日常事務,辦理市抗震救災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事項。
6震區現場指揮部的組成和主要任務:
指揮長:分管副市長或市政府秘書長
副指揮長:有關局、委、辦和單位及震區區縣的領導。
成員:各應急局、委、辦負責人和震區區縣負責人。
主要任務:
(1)緊急動員各方面力量爭分奪秒搶救被壓埋人員和傷病人員;迅速設置避難場所、醫療站和救災物資供應站,提供急救醫藥、食物、飲水等,盡量減少人員的傷、病亡。
(2)盡快恢復被破壞的通信設施,保證災區內外特別是指揮系統的通信暢通。
(3)盡快恢復被破壞的公路、鐵路、空港等,優先保證救援人員、物資的運輸和傷、病人員的疏散。
(4)盡快恢復被破壞的供水、供電設施,保證災區用水、用電。
(5)嚴密監控火災、病毒、病害、易燃、易爆物品;及時撲滅已發火災,制止病毒、病害、易燃、易爆氣體的泄漏。
(6)加強防震救災知識宣傳教育和震情、災情的正面報道,及時平息各種地震謠言,安定人心。
(7)加強災區的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預防和制止各種破壞活動,維護社會治安,保證搶險救災的順利進行。
(8)迅速開展震情監視、震災評估和地震科學考察工作,做好震后地震活動趨勢判斷工作。
二、中強破壞性地震和嚴重破壞性地震的反應
(一)中強破壞性地震是指轄區內發生60—69級地震,城區內發生55—60級地震;嚴重破壞性地震是指轄區內發生7級以上地震,城區內發生6級以上地震。
(二)市政府立即成立抗震救災指揮部,按本預案一般破壞性地震應急反應程序,統一組織領導災區的地震應急工作,全力進行人員搶救和工程搶險并組織本市非災區對災區進行援助;請求省政府進行緊急支援。在省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領導下,搞好抗震救災工作。
(三)造成特大損失的嚴重破壞性地震發生后,市政府首先應盡全力組織抗震救災,并向省政府和國務院報告,在上級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領導下,搞好各項震后應急和救災工作。
三、臨震應急反應
接到省政府的破壞性地震預報后,應進入臨震應急期,市政府的臨震反應主要有:
(一)通知各區縣人民政府進入臨震應急期。
(二)地震部門加強震情監視,隨時報告震情變化。
(三)根據震情發展和建筑物抗震及周圍工程設施情況,避震通知,必要時組織避震疏散。
(四)要求有關部門對生命線工程和次生災害源采取緊急防護措施。
(五)督促檢查搶險救災的準備工作。
(六)平息地震謠傳或誤傳,保持社會安定。
四、其他事項
(一)市政府各部門、各區縣人民政府應從實際出發制定自己的應急預案。
(二)本預案適用于破壞性地震臨震預報后或發生破壞性地震后的應急階段。
(三)本預案經市政府批準后實施,年月日制定的《市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市政發9號同時廢止。本預案由市地震局督促檢查落實并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