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全區就業服務體系健全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促進創業帶動就業
1.優化創業環境。深入開展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積極開展創業型街道(鎮)的創建活動,全面落實《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完善促進全民創業政策的若干意見》(政發〔〕132號),落實有利于創業的稅收優惠、小額擔保貸款、場地安排等扶持政策,讓創業者得到實實在在的創業扶持。進一步加強創業輿論宣傳,定期開展創業明星評選表彰活動。2.加強創業服務。加強創業咨詢服務隊伍建設和區級創業項目庫建設。加強創業園區、創業一條街、創業市場等創業基地建設,因地制宜建設創業培訓、創業見習、創業孵化基地。根據公共創業服務機構功能標準,加強對鎮(開發區、街道)創業服務機構功能建設的業務指導。重點搭建校地合作平臺,暢通人才輸送渠道。加速推進與高校的緊密合作,積極提供日趨針對性的校園招聘。3.提高創業能力。開展多種形式、適應不同層次需要的創業培訓。加強創業意識教育、創業項目指導和企業經營管理培訓。強化創業培訓與小額擔保貸款、稅費減免等扶持政策及創業咨詢、創業孵化等服務手段的銜接。4.突出大學生創業園建設。依托江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大學生創業基地,按照三區聯動(校區、科技園區、產業園區)和三位一體(培訓、實習、孵化)的總體發展思路,打造一流的大學生創業綜合服務平臺,為大學生提供系統的創業方案。加快高層次人才公寓開發建設進度。圍繞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緊密結合發展地方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將扶持創業重點向高校畢業生、專利持有人及有市場前景和帶動就業規模較大的項目持有人轉移,努力使更多有創業意愿和創業能力的大學生在成功創業的同時帶動社會就業。
幫扶重點人群就業
1.大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完善和落實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扶持政策,加強有針對性的就業服務,實施崗位拓展、創業引領、就業服務與援助、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等計劃,引導激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實施公益性崗位開發計劃,每年購買一批基層公共服務公益性崗位,重點幫扶困難家庭和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2.加大就業困難人員援助力度。對就業困難人員實行優先扶持,逐步提高公益性崗位人員工資待遇,對政府出資開發的公益性崗位實行統一管理、統籌使用。對符合就業援助條件的人員實施專業化和個性化援助,落實就業創業的各項扶持政策,做到“出現一人,認定一人,扶助一人,穩定一人”,保持城鎮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
加強職業技能培訓
1.健全職業培訓制度。加大就業技能培訓力度,實施就業技能培訓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計劃,強化實際操作技能訓練和職業素質培養,著力提高培訓后的就業率。大力完善企業職工培訓制度,鼓勵企業廣泛開展新員工上崗培訓、在職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高技能人才培訓。2.優化職業培訓模式。堅持就業導向的培訓模式,根據就業需要、市場需求和職業技能標準,創新職業培訓模式,推動職業培訓與就業有機結合。深化校企合作,構建政府主導、校企對接、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根據區域規劃和產業布局,在強化公益性、保障性職業技能培訓基地作用的同時,改造提升一批適應中、高等級培訓需要的職業技能實訓基地。鼓勵鎮(開發區、街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用人單位、有關培訓機構和職介機構之間建立互利互惠的就業培訓服務機制,按規定落實培訓費補貼。
強化就業失業調控
1.加強勞動力供給監測。開展人力資源基礎情況調查工作,形成城鄉一體的人力資源數據庫;定期更新維護人力資源庫,對城鄉各類勞動者信息進行動態管理。進一步健全和落實城鄉一體的就業失業登記制度、就業創業服務均等化制度。建立健全就業信息監測制度,完善就業信息數據庫,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2.加強企業用工監測。完善失業動態監測制度,及時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用工變化動態,提前應對可能產生的失業沖擊。落實重點缺工企業動態監測制度,加強對規模企業缺工數量、工種和原因的統計分析。定期開展企業用工需求抽樣調查,擴大調查范圍,實行動態跟蹤,主動把握企業用工數量、時間、要求、待遇及招工進度,為科學決策和制定政策提供可靠依據。3.加強人力資源市場監測。依托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設立職業供求信息監測點,及時掌握人力資源市場運行和供需態勢。定期做好職業供求狀況分析,完善人力資源市場信息制度,為勞動者求職擇業、用人單位招用人員以及培訓機構開展培訓提供服務,促進供求雙方有效對接。著力化解人力資源市場熱點難點問題,增強對市場的調節掌控能力。
建立統一規范靈活的人力資源市場
1.推進人力資源市場建設。進一步加強區、鎮(開發區、街道)兩級公共人力資源市場基礎建設,加快市場建設步伐。積極開展公共就業服務平臺星級評估工作,通過典型示范引領,促進全區公共就業服務平臺提升信息化、標準化、專業化服務水平。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市場促進就業的主渠道作用,舉辦好常規市場,培育好專業市場,發展好網上市場。2.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加快建立專業化、信息化和產業化的人力資源服務體系,人力資源開發配置和服務就業的能力明顯提升。著力引進和培育一批專業化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打造一批知名的人力資源服務品牌。健全政府購買人力資源公共服務機制,推進人力資源服務創新,提升服務供給能力和水平。3.加強人力資源市場監管。加快建立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相結合的人力資源市場監管體系。完善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定期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非法職業中介行為,營造公平、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
優化公共就業服務
1.加強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建設。健全鎮(開發區、街道)、村(社區)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打造“15分鐘公共就業服務網”。繼續開展“充分就業示范社區”創建活動,提升社區就業服務質量和效率,鞏固創建成果。加強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工作人員隊伍建設,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和職業資格鑒定,建立工作成效與獎勵掛鉤的激勵機制,有效提升公共就業服務能力。2.推進公共就業服務標準化建設。制定公共就業服務標準,科學確定服務范圍、服務內容和服務流程,明確公共就業服務內容。3.加快公共就業服務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網絡,完善公共就業信息服務制度。加強就業信息收集、匯總和,不斷擴展就業信息覆蓋范圍。運用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12580求職通手機等媒體,提供便捷的互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