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監控方案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方案概述
UT斯達康奔流?(RollingStream?)視頻監控方案是基于IP寬帶網的,可實現圖像遠程監控、海量存儲、遠程傳輸、分級管理和諸多增值業務的分布式視頻監控解決方案。該方案基于UT斯達康奔流?(RollingStream?)系統平臺,具備開放的體系架構、穩定的系統性能、豐富的業務體驗、電信級運營維護的特點。可為各行業管理層提供一種直觀的、交互的、可運營、可管理、還可二次開發的視頻監控管理工具。具備性價比高、一網多用、性能穩定等諸多優點,是部署視頻監控網的最佳選擇。
應用范圍
政府、公安部門的城市安保監控系統;
交通管理部門的交通管理監控系統;
奧運、世博會等大型項目監控;
1、系統需求分析
近年來,隨著網絡在我國的普及和深化發展,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不斷深入,各行各業都加快了信息網絡平臺的建設,大
多數單位已經或者正在鋪設企業內部的計算機局域網;同時,網絡也成為先進的新興應用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在現
代的企業管理中,由于安全防護要求的提高,監控系統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把已有和待建的網絡系統與監控系統
結合起來不光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工程的改造周期,同時避免了資金的重復投入和提高了網絡資源的使用率。
工廠廠區規模較大,生產及管理部門復雜,安全系數要求高。在眾多的生產車間、機場跑道、特殊室外場所和職能部門
在**安防大展上,看到一個似乎很專業的紅外燈廠家,搞了一個好像農村大鍋鍋蓋一樣大的巨型紅外燈,號稱可以達到幾千米,很是嚇人,問他配套什么樣的攝像機,什么樣的鏡頭,在什么環境下可以達到號稱的效果,則不知所云,亂說一氣。天南海北,那么多的紅外燈制造商信誓旦旦地標稱自己的紅外燈是100米或200米等等,還發明了“足米”這一可笑的名詞,從而誤導工程商好像紅外燈真的有固定照射距離。而不管廠家如何宣傳,工程商就是不信,100米燈能勉強用到50米就不錯了,很多負責任的工程商,更是買了無數的紅外燈也達不到用戶要求,持續上當,慘不忍睹。
那么,紅外燈真的有固定照射距離嗎?紅外夜視監控就是紅外燈技術嗎?無數的事實證明,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任何紅外燈單獨地說,絕對不存在固定的照射距離,任何純粹地標注紅外燈照射距離的做法,不論有意還是無意,客觀上都是騙人的。也有的還算專業的廠家,朦朧地意識到,紅外燈要想達到效果,需要優秀的攝像機和性能出色的紅外鏡頭,最常見的說法是,需要0.001勒克思以上的紅外感應攝像機,最好是黑白的,需要某種特別的紅外鏡頭,紅外透過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問題是,這么價格高昂的攝像機有幾個使得起,而所謂的紅外透過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鏡頭更是天外之音,任何一個專業光學工作者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想不明白他說這種話的目的是什么?
1、紅暴問題:有些廠家把能不能作出無紅暴紅外燈當做一個技術問題來宣傳,好像有紅暴就是低技術,無紅暴就是高技術。其實,有無紅暴只是一個選擇問題,并不是技術問題,波長超過700nm的光線叫做紅外線,900nm以上的紅外線基本無紅暴,波長越短,紅暴越強,紅外線感應度也越高。現在市場上有兩種主流紅外燈,一種是有輕微紅暴的,波長在850nm左右,一種是無紅暴的,波長在940nm左右。同一款攝像機,在850nm波長的感應度,比在940nm波長的感應度好到10倍。所以850nm這種有輕微紅暴的紅外燈擁有更高的效率,應當做為紅外夜視監控的首選項。
2、壽命問題:攝像機的使用壽命可達10年以上,紅外燈的壽命是否也能達到這個水平?正確回答這個問題,道先要了解目前紅外燈的制造原理。目前紅外燈主要由三種模式制造:1、鹵素燈,2、多芯片LED,3、單芯片LED。鹵素燈是一個十分古老的技術,能耗高,發熱量驚人,使用壽命很短,因其使用效率低下,并不真的能夠做到遠距離,估計很快會退出市場。多芯片LED是一個很騙人的技術,需要重點反擊。多芯片LED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食人魚”,包含4到8棵芯片,另外一種是陣列式發光片,含有10棵到30棵芯片。為什么做多芯片呢?他們的理論是:紅外燈照射距離不夠是因為能量不夠,更多的芯片集合在一起,當然能量就大,想當然地認為照射距離更遠,這可真是典型的外行技術理論?當然,更遠的距離需要更大的能量,但并不是紅外燈發出了多少紅外光,而是被攝像機選用了多少紅外光。因其結構先天固有缺點,多芯片LED沒有發光焦點,發光光學系統不合理,有用光效率也比較低(當然,比鹵素燈強幾倍)。優點沒有發揮出來,致命傷卻出來了,比如,陣列式LED,電流高達1000mA以上,基本只是一分錢硬幣大小,散熱就成為一個問題。可LED最怕的是高熱啊,不壞才怪呢。同時,多芯片LED的生產要求非常嚴格,每棵芯片都不能有性能上的一點差異,否則,一棵芯片壞掉,整機全部玩完。總體而言,相對于單芯片LED而言,多芯片LED的壽命是遠遠不夠的。單芯片LED生產工藝簡單,品質容易保證,發熱量低,發光光學系統合理,是做紅外燈量理想的器件,理論上使用壽命可達10萬小時以上。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單芯片LED燈的壽命都很好呢?事實上,遠不是這么回事。這里面原因很多,比如,有的LED芯片級別很低,雜質超標;有的生產工藝不過關,有漏電;有的超功率使用,額定20mA,使用50mA以上;有的沒有保護電路,或電路設計不合理,這些都會導致單芯片LED紅外燈快速壞掉。要想保證紅外燈的壽命,首先要選用高等級LED芯片,高等級芯片功率大,一致性好,發光效率高,發熱量很小,一棵高等級LED比普通的LED好10倍,當然價格也非常昂貴。其次,光學系統設計要合理,發光均勻,利用率高,散熱快。第三,嚴格控制電壓,LED對電壓非常敏感,電壓稍高,LED管芯就會燒掉;略低,發光量又會大大降低。最好匹配高質量的開關電源,根據中國的惡劣電源環境,最好從170伏到270伏電壓輸入都好使。第四,輸入電源線最好選用抗高,低溫,超柔軟抗彎曲的。有一個廠家生產的紅外燈,輸入電源線可在低溫零下60度,高溫零上250度正常使用,零下四、五十度像絲綢一般柔軟,可見其專業精神,這樣的產品才值得信賴。
3、角度的問題:紅外燈是不是角度越大越好?不論是制造商還是工程商想當然地認可這種說法,他們認為紅外燈發射角度越大,選用鏡頭余地也越大,選擇廣角鏡頭不會出現“手電筒”現象。所以說,大家都拼命地說自己的紅外燈角度如何之大,有80度還有180度。這種好像很有道理的說法其實是很不科學的。首先,使用大角度的紅外燈配合小角度的鏡頭,存在光的浪費現象。比如,一盞紅外燈,發光角度是80度,(相當于f3.5mm鏡頭的角度),如果配合f35mm的鏡頭,那么,會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光是在鏡頭視場以外,也就是說,只有百分之一的光是有用的,其它都浪費了。一般情況下,紅外燈的角度與鏡頭的角度一致,效果是最佳的。其次,并不是紅外燈角度越大,畫面效果越好,有的場合,紅外燈角度過大,還會影響成像。比如走廊,因其“狹長”的特點,如果紅外燈角度大,近處邊緣成像太亮,形成“光幕”現象,遠處中心反而看不見,只有一片發白現象。所以,走廊的紅外燈應該是鏡頭角度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第三,可以利用“接燈”技術,兩個窄角紅外燈搭配,調整位置,可以達到廣角燈的效果,研順采用的系列紅外夜視系統,就是利用“接燈”這種技術,做到了既望遠又廣角。在同樣功率條件下,“接燈”技術可以成倍提高作用距離。總體而言,紅外燈角度的問題既是選擇問題也是技術問題。不同焦距的鏡頭選擇相適應角度的紅外燈,紅外燈的角度在什么樣的條件下也不應該大于鏡頭的角度,狹長環境應該選用比鏡頭角度更小乃至三分之一的紅外燈。窄角的紅外燈通過搭配,可以得到理想的廣角效果,效果更佳,成本更低。
4、通光量的問題:相對孔徑,決定了鏡頭的通光能力,相對孔徑F1.0的鏡頭通光量是相對孔徑F2.0的鏡頭通光量四倍。同樣的攝像機、紅外燈,上述兩種鏡頭,紅外作用距離可相差一倍。大孔徑鏡頭在紅外監控方面,比常規普通鏡頭好四到十倍,按理說應該成為紅外夜視監控的必須配套產品。但由于成本高昂,技術難度大,絕大多數紅外產品制造商不具備供貨能力。由于眾所周知的國情,市場上虛標F值的鏡頭大量充斥市場。尤其是變焦鏡頭,只標短焦,不標長焦,誤導工程商,致使用戶根本無法辨清誰家賣的是真貨,誰家以次充好。建議用戶到專業的大型廠家購買鏡頭,上海研順有多個系列的大孔徑紅外專用鏡頭可供選擇。
年區衛生監督工作要以黨的十七大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依法行政、科學管理、公正執法、高效服務”的要求,認真履行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切實履行好各項衛生監督職責,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現結合我區衛生監督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履行法律法規和職責規定為主線,以食品安全綜合協調、醫政監督、公共場所衛生、飲用水衛生安全工作為重點,以能力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為基礎,加大部門協調與合作,努力推進衛生監督各項工作。
二、工作重點
一是在職能交接前,認真做好餐飲服務單位衛生監督工作。二是進一步加強飲用水、公共場所和消毒、涉水產品衛生監督管理。不斷提高傳染病防治和學校衛生監督管理水平。繼續深入開展打擊無證行醫專項整治工作。三是加強衛生監督體系建設,規范衛生行政執法行為。進一步加強衛生監督隊伍建設和衛生監督信息化建設。
三、工作計劃
一系統概述
我國正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歷史時期,教育興國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全社會都對教育事業投入了極大關注和巨大的人力物力,教育由原來的學分教育、知識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而每年的高考是中國教育的一件大事,如何借助高科技手段對高考現場進行統一監控,如何更好的監督考場紀律,規范考場秩序是每年高考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系統設計目標
在進行閉路監控系統設計的時候,依照某學校對該系統的基本需求,本著架構合理、安全可靠、產品主流、低成本、低維護量作為出發點,并依此為某學校提供先進、安全、可靠、高效的系統解決方案。
?架構合理:就是要采用先進合理的技術來架構系統,使整個系統安全平穩的運行,并具備未來良好的擴展條件。
?穩定性和安全性:只有穩定運行的系統,才能確保某學校閉路監控系統平穩運行。系統的技術先進性是系統高性能的保證和基礎,同時可有效地減少使用人員和系統維護人員的麻煩。良好的可擴展性則是為了用戶的發展考慮。隨著某學校校園系統應用時間的增長,未來對系統的要求會更高。可擴展性保證當用戶有更多的要求時,引入的新設備可以順利地與本次配備的設備共同工作,進一步擴展與提高系統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