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送民工技術律法知識活動辦法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送民工技術律法知識活動辦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送民工技術律法知識活動辦法

為進一步維護我市農民工合法權益,提高農民工思想道德、科學文化、職業技能、身心健康等綜合素質,加快推進農民工隊伍由體能型向知識型、技能型和創新型轉變,按照《吳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吳忠市總工會關于開展向農民工“送技能、送法律、送文化、送健康”活動方案的通知》精神,結合我市近年來向農民工“送技能、送法律、送文化、送健康”(以下簡稱“四送”)活動的開展情況,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十二五”規劃和建設和諧富裕的宏偉目標,立足全面提高農民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尊重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進一步營造理解、尊重、關愛、善待農民工的良好社會氛圍,最大限度地調動好、保護好、發揮好廣大農民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推進全市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貢獻力量。

二、具體目標任務

用5年左右的時間,在已建立的長效工作機制和運行體系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工會“大學校”作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主線,以提高農民工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技術技能素質和健康素質為重點,結合實際,開拓創新,有計劃、按步驟、分階段地向農民工開展“四送”活動,加快推進全市農民工隊伍知識化進程,努力把農民工隊伍培養造就成能夠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高素質新型勞動者,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跨越發展貢獻力量。

(一)送技能。充分利用現有教育資源,以企業為主體,以職業院校、農民工業余學校為依托,以農民工為主要對象,采取訂單式、個性化、一站式、定向性等多種培訓形式,按計劃、分層次、有重點、多渠道地實施技能、心理、創業培訓,提升農民工創業,就業能力。5年內,每年組織完成1200名農民工的培訓任務,在全市大型企業分別組織開展4--5項農民工職業技能大賽,組織廣大農民工開展各類培訓--練兵--比武--升級“四位一體”的職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練兵和工種競技等活動,做好農民工職業技能鑒定工作,鼓勵和支持農民工積極參加職業技能鑒定和獲取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建立由政府、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的農民工職業培訓投入機制,強化用人單位對農民工崗位培訓責任,逐步形成全市農民工教育培訓網絡。力爭到2015年,全市培訓農民工在6000人次以上,并使1000名農民工獲得初級工職業資格證書,100名獲得中級工職業資格證書,10名獲得高級工職業資格證書。

(二)送法律。充分運用法律資源和法律手段,建立和完善農民工法律援助機制,通過設立農民工維權和法律援助咨詢窗口,為農民工提供無償的法律援助服務,指導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幫助他們解決工資拖欠問題。工會職工法律援助機構要切實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每年由司法牽頭,工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配合,分別舉辦兩期農民工法律知識培訓班,分期分批培訓200名農民工;每年開展1--2次維權宣傳和維權進社區、進工地、進企業的關愛農民工活動;每年組織1--2場農民工法律大講堂活動,引導和教育廣大農民工學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維護自已的合法權益;每年開展1--2次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專項執法檢查,督促用人單位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推行集體合同制度,解決農民工工傷保險等社會保障權益問題;每年組織一次欠薪追繳行動,幫助農民工及時討回工資;每年開展一次農民工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宣傳教育活動,加強農民工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保護意識。到2015年,我市各鎮、街道工會都要以農民工“維權綠色通道”和“勞動爭議仲裁便捷通道”為依托,免費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建立打擊惡意欠薪的行政司法聯動機制,完善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機制,保證用工單位按時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嚴格按照《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加大勞動執法監督檢查力度,使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90%,集體合同對農民工的覆蓋面達到80%,有效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三)送文化。堅持貼近農民工群體、貼近農民工生活、貼近農民工實際的原則,針對農民工的特點與需求,廣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送文化”活動,用先進文化充實農民工的業余生活,搭建農民工的精神樂園,維護農民工的精神文化權益。建立工會數字流動電影放映隊,每年免費為廣大農民工放映電影20場次以上,觀眾人數在3000人次以上;每年建設以農民工為主要服務對象的“職工書屋”5個;每年組織1--2場慰問農民工文藝演出活動,滿足廣大農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每年在農民工相對集中、人數較多的企業、工地、街道和社區,由文化旅游廣播電視局牽頭,工會配合組織開展1--2場次的小型文藝聯歡,體育健身活動,為農民工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為廣大農民工創造良好的學習和娛樂環境。力爭到2015年,免費為農民工放映電影200場次,覆蓋農民工3萬人次,建設“職工書屋”25個,改善農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送健康。要加強新生代農民工特別是青年職工的心理疏導和行為矯正服務,廣泛開展社會關懷活動,幫助他們增強自我管理、自我調適的能力,緩解心理壓力,提高耐挫力,樹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深入推進政府和企業開展農民工生產生活環境標準化管理,切實改善農民工生產生活條件,保障農民工職業衛生和安全健康。每年進行1--2次農民工安全衛生檢查,督促用工單位建立農民工衛生安全培訓制度,強化職業安全衛生責任主體;每年組織1次送醫送藥進工地、進企業、進街道活動,開展衛生健康咨詢,疾病預防知識宣傳和義診體檢等活動;每年開展1次送清涼、送溫暖活動,慰問節假日堅守工作崗位和因病因傷的農民工;每年在農民工人群中組織開展一次“職工拒絕零計劃”和“職工紅絲帶健康行動”的宣傳教育活動,倡導積極向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年組織農民工開展體育健身活動1--2次。通過不懈努力和扎實工作,使以送醫送藥、送安全、送清涼、送溫暖等主要內容的“送健康”系列活動制度化、經常化、社會化,讓更多的農民工了解施工安全、職業危害、衛生防疫、城市生活等基本常識。

三、工作要求

開展向農民工“四送”活動,是做好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各有關部門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展“四送”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增強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協調,密切配合,共同把“四送”活動抓好、抓實、抓出成效。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總工會要加大農民工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的力度,提高農民工培訓的質量和效果,為農民工技能就業、穩定就業創造條件。同時,維護好農民工的勞動保障權益。

市司法局要把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作為法律援助的重點,通過普法宣傳、法制教育、法律咨詢等形式,運用法律資源和法律手段,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市文化旅游廣播電視局要承擔起向農民工送文化的職責,公辦圖書館、文化館等社會公共文化設施要對農民工開放,并適應農民工的文化需求,為農民工提供豐富的文化服務。

市衛生局要發揮醫療衛生資源優勢,通過組織廣大醫務工作者深入工地、街道和社區,給農民工送醫送藥,進行疾病咨詢,宣傳衛生防疫和開展健康教育等活動保障農民工的身體健康。

市教育體育局要注重把全民健身工作的著力點向鄉村、青少年、家庭、困難群體延伸,積極開展農民工體育健身工程活動,不斷增強農民工體質。

市總工會要切實承擔起組織協調、實施及相關資料搜集的職責,全力推進“四送”活動工作目標的實現。要進一步健全開展“四送”活動工作的長效機制,完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強化目標責任管理,不斷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形式,把握活動時機,確保“四送”活動取得實效。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廣泛宣傳農民工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宣傳農民工中的先進模范人物,切實在全市形成關心、關愛、尊重農民工的良好氛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台县| 钦州市| 友谊县| 滦南县| 玛沁县| 平泉县| 澄城县| 靖安县| 南充市| 兴安县| 招远市| 阿拉尔市| 新密市| 邢台市| 屏南县| 奉节县| 顺义区| 永兴县| 贵定县| 北辰区| 怀柔区| 财经| 阿尔山市| 新乡市| 通山县| 龙川县| 武山县| 铅山县| 武陟县| 镇平县| 安丘市| 文水县| 襄城县| 阿拉善盟| 稷山县| 海兴县| 彩票| 喜德县| 洛川县| 信丰县| 文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