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創建實施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按照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關于進一步加強鄉鎮村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建設實施方案》(勞社發號)文件要求,結合縣情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建設為目標,堅持科學發展、統籌城鄉、以人為本,加強機構、制度、基礎設施和隊伍建設,把鄉鎮村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建成設施完備、制度健全、職責明確、運作高效、服務到位、覆蓋城鄉的工作新體系。
二、工作目標
年12月底,全縣鄉鎮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全部配齊專職工作人員;建立村級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力爭縣鄉鎮村級建站率達到90%(年達到100%),逐步形成城鄉一體、上下貫通、聯系到戶、服務到人的公共就業服務工作體系。
三、鄉鎮村勞動保障所(站)建設標準
(一)機構設置
統一冠名為依蘭縣××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村勞動保障工作站。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和村勞動保障工作站隸屬鄉鎮政府和村委會領導,接受縣勞動保障部門業務指導。
(二)工作職責
鄉鎮村勞動保障事務所(站)主要工作職責:鄉鎮村勞動保障工作機構,應承擔鄉鎮、村就業服務和勞動保障的基礎統計、信息查詢、政策宣傳咨詢、用工求職登記等服務工作。積極開展農村勞動力資源調查,建立農村勞動力資源臺帳和數據庫,全面了解掌握有轉移愿望和已經外出務工人員的基礎情況,做好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動態管理、培訓、轉移、維權等工作,積極開展鄉(鎮)、村就業困難人員的各項就業援助工作。
(三)人員配備
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所長由副鄉鎮長擔任,配備1名專職勞動保障工作人員;村勞動保障工作站站長由村會計擔任。鄉鎮、村勞動保障工作人員名單、聯系電話需報市、縣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備案。
(四)工作制度
由縣就業局幫助建立完善鄉鎮村勞動保障所(站)工作職責、服務項目、服務規范、工作流程、工作臺帳、工作考核等工作制度,并對專兼職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逐步實現鄉(鎮)村勞動保障所(站)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高效化。
(五)辦公場所
各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面積不低于40平方米,村勞動保障工作站要有一定面積的固定公共服務場所,配備辦公桌椅、1臺計算機、1臺打印機、電話等。建立“一站式”服務窗口,窗口有服務柜臺,有政策宣傳欄、信息公告欄。有條件的鄉鎮村勞動保障工作平臺要與市、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就業部門、人力資源市場實現網絡連接,納入全市勞動保障信息網絡系統管理。
(六)資金渠道
按照省人保廳文件要求,村兼職工作人員每人每月補貼100元由再就業資金解決;鄉鎮、村勞動保障工作平臺網絡建設費由再就業資金解決。
四、推進步驟
(一)準備階段(8月10日—8月31日)
制定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鄉鎮村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建設實施方案》,成立鄉鎮村勞動保障平臺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擔任,副組長由縣財政局副局長、縣勞動就業局局長擔任,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勞動就業局,抽調專人負責鄉(鎮)、村勞動保障工作平臺推進工作。
(二)實施階段(9月1日—11月30日)
按照工作目標及建設標準,組織實施好鄉鎮和村勞動保障工作平臺的建設工作。確定專兼職工作人員。縣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積極組織實施對鄉鎮和村級兼職工作人員的配備考核和培訓工作,并將勞動保障平臺建設的實施情況在每月25日上報市就業管理局。完善現有的工作設施和辦公設備。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要在原有的基礎條件下,提高軟硬件的建設標準,村級勞動保障工作站正式掛牌并開展工作。
(三)檢查驗收階段(12月1日—12月31日)
對照方案要求,對鄉鎮、村勞動保障平臺建設工作情況進行自檢自查,并于12月10日前形成數字準確、客觀真實的自檢自查報告上報市就業管理局。
五、保障措施
(一)統一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加強鄉鎮、村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建設,是事關加快統籌城鄉勞動保障事業發展全局的大事,要加強組織領導,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按時完成鄉鎮、村勞動保障工作平臺的建設目標任務。
(二)適時推進,加強指導檢查力度。要把鄉鎮、村勞動保障平臺建設工作納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每月及時準確上報工作進展情況。
(三)加強調查研究,及時解決新問題。建設鄉鎮、村勞動保障工作平臺,政策性強,操作難度較大,會出現諸多新情況。要加強調查研究,總結經驗,有針對性地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及時反饋進展情況,穩妥推進,通過富有成效的工作,把鄉鎮、村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建設成為勞動保障政策的宣傳點、勞動保障社會化的窗口、黨和政府連接群眾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