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貧困三無戶住房建設工作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期間,我市以扶貧重點村為主戰場,以“突破西山”為標志,以鳳縣率先脫貧為示范,加大力度,板塊推進,帶動全市扶貧開發實現新突破。年以來,市政府先后在鳳翔縣和區西部山區開展了貧困地區“三無戶”(無依賴力量、無可靠收入、無住房保障)安全住房工程試點,積極探索移民扶貧有效模式,有力地促進全市貧困地區特困群眾居住條件的改善。根據新十年中、省扶貧開發規劃,市政府決定從今年起,全面啟動實施全市農村貧困地區“三無戶”安全住房工程,徹底解決農村貧困戶住房困難問題,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一、思路目標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增加貧困人口收入并實現脫貧致富為目標,突出統籌城鄉發展主線,搶抓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關天經濟區發展機遇,大力推進“五百扶貧行動”,實施整村推進扶貧工程、貧困戶安居工程、十萬貧困戶增收工程、貧困戶能力建設工程、外資扶貧工程、社會扶貧工程六大扶貧工程,全面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制度,深入持續突破西山,帶動南部秦嶺山區、西部關山山區、北部喬山地區三大區域、十三個重點板塊扶貧開發,加快解決集中連片貧困問題,努力提高全市貧困地區農業現代化水平、農民生活水平、農村環境水平。
在認真搞好集中連片移民扶貧新村建設的同時,以人為本,關注民生,著力解決農村“三無戶”安全住房問題。“十二五”期間,力爭基本解決5950戶25500人“三無戶”安全住房問題,年重點解決全市三大區域十三個板塊1000戶“三無戶”安全住房問題。
二、原則方法
按照“政府主導、整合資源、先行試點、有序推進”的工作原則,以鎮村為單位,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在原址改造和集中安置相結合,科學選址、安全實用、統一規劃、分戶建設,戶均建房面積50平方米左右。
三、重點任務
今年首先解決十三個重點板塊的“三無戶”安全住房問題,具體是太白縣西部秦嶺高寒山區,鳳縣秦嶺深山區,渭濱區后山地區、金臺區六川河地區、麟游縣西部丘陵山區、隴縣關山山區、千陽縣北部深山區、區西部山區、鳳翔縣北部沿山旱腰帶、岐山縣北山旱腰帶、扶風縣北部喬山旱塬區、眉縣秦嶺沿山區、高新區秦嶺臺塬區。
四、建設戶型
根據“三無戶”家庭實際情況,以經濟、安全、實用、美觀為原則,控制規模,區別情況,分類實施。房屋設計要做到防震、避災、避險,節能環保,水到鍋頭,土炕改吊炕,結構、色澤體現當地風俗和生活習慣。“三無戶”住房建設要適當集中,每個縣區要建設適量的10戶以上的集中居住點,便于基礎設施配套。戶型分為三類:
1.屬單人單戶不符合進入敬老院的“三無戶”,每戶建一間半,設計面積30平方米左右。
2.2—3人的“三無戶”,每戶建兩間半,設計面積50平方米左右。
3.4人以上能落實親友幫扶資金的“三無戶”,每戶可建三間半,設計面積60平方米左右。(三種類型建房參照圖紙附后)
五、資金來源
按照城鄉統籌和保障性住房建設要求,“三無戶”建房面積平均每戶控制在50平方米,每平方米按700元造價,單戶總投資3.5萬元左右。工程項目實施由縣區政府負責,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負其責、各計其功,進行資源整合,統一組織實施。
1.市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財政扶貧資金,每戶補助1萬元。
2.列入扶貧部門千村移民搬遷工程項目的農村“三無戶”優先安排補助,按照建房每人補助3800元、每戶補助1000元宅基地整理費,特困戶每戶再補助1萬元。
3.規劃、建設部門農村危房改造項目要向農村“三無戶”集中,每年安排農村危房改造工程項目與全市“三無戶”建房同步實施,中省戶均補助7900元。
4.建房“三無戶”中屬于殘疾人的,殘聯部門每戶補助5000元。
5.屬于異地扶貧搬遷和退耕還林地區的生態移民搬遷范圍的農村“三無戶”,納入發改部門計劃,給予政策補助。
6.農村“三無戶”遭受自然災害的,民政部門按規定給予補助。
7.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要安排每戶不少于2000元的配套資金。
8.組織動員社會幫扶、親鄰幫助等給予資助。
通過以上項目資金整合,保障農村“三無戶”安全建房所需資金。
六、工作職責
1.市扶貧辦:負責制定、下達全市農村“三無戶”的實施方案、年度計劃,對工程進行組織實施,監督檢查,協調資金落實,做好聯席會議制度的日常工作。
2.市規劃局:將年度“三無戶”建房計劃納入危房改造工程,積極組織實施,對工程進行監督、檢查。
3.市殘聯:對農村“三無戶”中屬于殘疾人的,落實建房補助政策,做好檢查指導工作。
4.市發改委:對屬于異地扶貧搬遷和退耕還林地區的生態移民搬遷范圍的農村“三無戶”,優先納入計劃,給予建房補助,做好檢查指導工作。
5.市民政局:對遭受自然災害的農村“三無戶”,按規定優先給予建房補助。
6.市財政局:及時落實市級專項資金,列入年度預算,加強項目資金使用的管理監督。
7.市國土局:對農村“三無戶”安全住房建設宅基地選址進行地質災害評估和指導,并按規定程序審批宅基地,免收宅基地使用費。
七、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市政府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市發改委、財政局、扶貧辦、規劃局、民政局、殘聯、國土局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定期召開會議,協調解決問題,推動工作開展。農村貧困地區“三無戶”安全住房工程建設由市政府統一組織,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負責實施,市、縣扶貧辦牽頭,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各項工作。
2.嚴格程序。堅持“公開、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調查摸底確定的“三無戶”向村委會提出書面申請,由村組評議推薦,村委會審查,村民代表會議評定,對初步確定的“三無戶”進行公示,村委會上報鄉鎮政府審定后報縣上審批。
3.明確方法。宅基地由鄉村統一劃定,統一規劃。按照戶建為主、評估公示、基層幫助、親鄰相助、政策扶持、政府補助,盡快啟動、盡早入住的辦法和要求做組織實施工作。
4.整合資源。整合各類資金項目,直接補助到戶,發揮最大效益。搬遷建房工程動工后,先由扶貧部門一次性撥付1萬元專項補助資金,其它部門按規定及時撥付項目補助資金。工程竣工后,按各自項目管理規定進行檢查驗收。
5.統籌規劃。將水、電、路、廣播電視傳輸線路、太陽能、吊炕等一并規劃建設到位,配套建設新農村綠化和公廁、休閑廣場等公共設施。
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要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到村到戶,造冊登記,嚴格按照“三無戶”標準和各部門具體要求進一步核查,對確定的“三無戶”要列入扶貧、規劃、殘聯、發改、民政、國土等部門規劃,及時上報,分年度安排實施。各縣區、高新區管委會“三無戶”摸底資料和年確定的“三無戶”名單于5月15日前上報市扶貧辦并抄送市級各有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