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公務員培訓實施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以公務員能力建設為主題,以優化隊伍結構為主線,以提高整體素質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緊緊圍繞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公務員隊伍的實際,用先進理論武裝干部,用現代知識充實干部,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國家公務員隊伍,為建設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生態優美的城市新生活示范區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學以致用原則。把學習理論知識與解決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和政府管理中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努力增強公務員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不斷提高依法行政和創新能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2、堅持按需施教原則。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政府管理職能轉變及不同層次公務員職業發展的要求,實行分級、分類、多渠道、多形式的公務員培訓格局。改革培訓方法,探索培訓規律,運用現代培訓手段和靈活多樣的組織形式,增強培訓的吸引力和有效性,確保培訓質量。
3、堅持以能力建設為核心。緊密結合新形勢新任務對公務員隊伍建設的要求,把素質和能力培養貫穿于行政機關公務員培訓的全過程,大力弘揚“公務員精神”,加快推進學習型機關建設,不斷增強廣大公務員加強學習、注重鍛煉、提升能力的自覺性和緊迫感。
4、堅持依法培訓原則。按照《公務員法》和《國家公務員培訓暫行規定》等法規要求,保障公務員參加培訓的權利,加強對公務員培訓的監督檢查。強化配套制度建設,建立公務員培訓和管理相結合的激勵、約束機制,把公務員的培訓和考核、使用結合起來。
三、基本目標與任務
(一)基本目標
四年內對行政機關公務員普遍輪訓一遍,使公務員隊伍的學歷、專業、知識結構從總體上得到優化,公務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明顯提高,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本領顯著增強。健全公務員培訓制度,進一步提高教育培訓質量,強化激勵和約束機制;完善分層次、分類別、多渠道、多形式、重實效的教育培訓格局。
(二)主要任務
1、重視抓好公務員的政治理論教育,堅持把提高公務員的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放在公務員教育培訓工作的首位。密切聯系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十七大精神,增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和廉潔自律意識。利用學習日以自學為主,每年讀1-2本全國培訓統一教材,并寫出體會文章。
2、以能力建設為核心,深化公務員四類培訓:
——規范初任培訓。凡通過考試考核新錄用的主任科員及其以下非領導職務的國家公務員,必須在試用期內接受培訓,做到先培訓后任職。初任培訓的重點是加強國家行政機關基本知識教育,使新錄用公務員了解國家行政機關的作用和任務,了解區情和發展現狀,掌握行政機關的職能及運作特點、程序、方法,明確公務員的義務、職責、紀律和行為規范,培養新錄用公務員良好的職業道德,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樹立敬業、奉獻精神,盡快轉換角色,適應機關工作要求。未參加初任培訓或培訓不合格者不能任職定級。初任培訓時間不少于10天,于每年7、8月初舉辦。
——突出任職培訓。凡晉升科級領導職務的國家公務員,要實行先培訓后任職,確因工作需要的也應在到職一年內接受任職培訓。培訓的重點是提高政治鑒別能力和總纜全局的思維能力,科學決策和依法行政能力,駕馭市場經濟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創新能力,處理復雜問題能力以及心理調適能力,使其盡快適應新職位的要求。凡未按要求參加任職培訓人員不得辦理試用期轉正手續。任職培訓時間一般為3-5天,于每年三季度進行。
——深化專門業務知識培訓。按照公務員隊伍專業化的要求,不同部門、單位的公務員都要接受專業知識培訓,由人事行政部門會同各業務主管部門組織實施。每年舉辦一期專業人才研討班。業務主管部門要確定專業課程,進行系統培訓,使公務員精通本行業、本崗位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成為本領域業務方面的專門人才,有效履行崗位職責。
——強化更新知識培訓。期間,我區國家公務員更新知識培訓的重點內容是:市場經濟知識、信息化知識、創新能力開發、電子政務等內容。公務員每年參加更新知識培訓的時間不少于10天。
3、深入開展公務員學法用法活動,進行依法行政培訓。在全體公務員中開展依法行政培訓,提高公務員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和依法行政水平。培訓內容主要是:依法行政的基本原理、要求、規范我國公共行政管理的法律以及與工作有關的規范專門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規。每年自學時間不少于40學時,集中面授輔導不少于3天。培訓結束后,全區統一組織考試。考試成績登記在《國家公務員培訓證書》上,并作為年度考核、任職定級的重要依據。
4、開展公共管理核心課程培訓。根據《國家公務員通用能力標準框架(試行)》要求,通過導入現代公共管理知識、理念和方法,加強公務員專業行政能力的培養,更好適應公務員職業發展的需要,增強公務員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舉辦以公務員管理核心課程為主要內容的研修活動。鼓勵在職公務員利用業余時間積極參加公共管理碩士(MPA)學習和研究生課程班學習。
5、進一步加強人事干部培訓。將通過辦班、講座、外出考察等多種形式,把全區人事干部普遍輪訓一遍,提高人事干部的整體素質。突出抓好公務員法、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人事計劃管理、工資制度改革、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人事人才公共服務、軍轉安置政策等培訓,不斷提高人事干部的業務能力。每年舉辦一期,每期為7天左右。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強領導,健全公務員培訓管理機構
公務員培訓工作要在區干部教育培訓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進行,區人事局負責干部管理權限的公務員培訓綜合管理工作。各單位領導要把培訓工作提到重要議事日程,認真抓好落實,確保培訓任務的順利完成。
(二)完善培訓施教機構體系
區干部行政培訓學校要積極聯系省市各類院校,籌建一支兼職為主,專職為鋪的比較穩定的、素質較高的培訓師資力量隊伍,形成穩定的公務員培訓基地,創造培訓經驗,發揮主渠道作用。
(三)完善培訓激勵約束機制
完善落實《區干部教育培訓學分制考核辦法》,引入動力機制,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根據不同培訓形式,建立培訓考試考核制度。建立培訓考核檔案,把公務員學分制考核結果,作為公務員年度考核、任職、定級、晉升職務的必要依據之一。
(四)加強培訓教材建設
建設適應政府工作需要,適應分級分類培訓需要的統一、規范、配套的教材體系。要在使用全國統一教材的基礎上,編寫具有特色的培訓教材。
(五)落實培訓經費
對公務員進行培訓是政府行為。各街道、各部門要保證公務員培訓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并隨經濟發展逐年增加,專款專用。
(六)開展培訓理論研究,創新培訓方法
根據公務員培訓特點,大膽改革不適應的培訓方法。鼓勵采用靈活多樣的,有利于調動學員學習熱情和創造性的方法。總結實踐中創造的案例教學、研討式教學等經驗,不斷完善,加快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