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有關企業和群眾滿意度評價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區直各單位及垂直管理單位:各鄉、街道辦事處
現將《區企業和群眾滿意度測評方案》印發給你請認真遵照執行。經區委、區政府同意。
牢固樹立“務實、高效、勤政、廉潔”政府形象,為切實加強和改進各單位工作作風。進一步優化我區經濟發展環境,全力建設服務型機關,特制定本測評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黨的十七大及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緊緊依靠社會各界參與和監督,全面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著力構建優化經濟發展環境長效機制,提升企業和群眾滿意度。
二、測評對象
以下分為涉及企業管理和服務的單位(簡稱“涉企單位”和不涉及企業管理和服務的單位(簡稱“非涉企單位”兩個類別。測評對象為62個單位。
一)涉企單位51個。
1.執法單位(23個)檢察院、法院、公安分局、國土資源分局、規劃分局、房產分局、國稅局、地稅局、環保分局、工商分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證局、交通局、衛生局、安監局、經發局、文體局、水利農機局、農林畜牧水產局、糧食局、商務局、城管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準備組、拆遷騰地安排局籌備組。
2.綜合管理和公共服務單位(12個)發改局、科技局、建設局、招商旅游局、殘聯、總工會、廠地協作局、愛衛辦、城區供電局、環衛局、經管局、信用聯社。
3.鄉、街道辦事處(16個)
二)非涉企單位11個
財政局、民政局、審計局、司法局、信訪局、教育局、史志檔案局、控違辦、計生局、移民局、機關事務局。
三、測評內容
測評內容主要是依法行政、辦事效率、工作作風、政務事務公開、勤政廉潔等五個方面。
四、參評人員
一)企業滿意度測評參評人員。
對涉企單位進行經濟發展環境企業滿意度測評。區優化辦直接組織以下四類測評人員共200人。
1.具有一定規模的工業、服務業、房地產等企業業主(含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信息測評員)80人;
2.個體工商戶代表30人;
3.企業辦事人員代表30人;
共60人。4.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20人。
二)群眾滿意度測評參評人員。
對所有測評對象進行群眾滿意度測評。區優化辦委托民調中心隨機抽取800名轄區范圍內群眾。
五、測評時間
具體時間布置在月和月。測評工作每年度開展兩次。
六、測評方式及計分方法
一)測評方式。
1.企業滿意度測評。
組織人員分組上門測評,①上門測評。測評小組從測評人員中隨機抽選25人。請測評人員實地填寫問卷測評表,單獨征求有關經濟發展環境方面的意見、建議。
組織工作人員通過有效電話聯系測評人員,②電話測評。測評小組從測評人員中隨機抽選25人。根據問卷測評表內容征詢測評人員意見,按測評人員反映如實填寫問卷測評表,同時做好電話錄音備查。
每次測評以郵寄形式進行。③郵寄測評。測評小組從測評人員中固定100人。
每次測評請50名測評人員登陸區政府門戶網站進行“面對面”評價。④網上測評。測評小組從測評人員中固定50人。
2.群眾滿意度測評。
根據測評問卷內容,區優化辦委托市民調中心分別從16個鄉(街道)辦事處居民中隨機抽取800名本區群眾。對所有測評對象進行群眾滿意度測評。
二)計分方法。
1.單次測評得分計算方式。
①涉企單位測評得分為:企業滿意度總評分占測評總分的60%群眾滿意度總評分占測評總分的40%
②非涉企單位測評得分為群眾滿意度測評總評分。
2.年度得分為兩次測評的平均分。
七、測評結果的運用
1.每次測評排名情況向區級領導、各鄉(街道)辦事處、區直單位及垂直管理單位書面通報。接受社會監督。
2.測評年度排名情況在全區大會上予以通報。
3.測評單位年度排名最后三位的對其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提醒談話。取消當年評優資格,對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誡勉談話。黃牌警告單位應及時查找自身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積極進行整改,并按要求將整改情況書面報送區優化辦。
4.市垂直管理單位的年度測評結果。
八、組織領導
成立區企業和群眾滿意度測評領導小組,測評活動在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進行。由區委常委、紀委書記任組長,區紀委副書記、監察局長及紀委分管常委任副組長,測評小組辦公室設區優化辦,負責測評工作的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