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20年雙聯幫扶職工管理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開展“雙聯”(機關單位聯系企業、機關干部聯系困難職工)和困難職工幫扶工作是改進機關作風,密切干群關系,促進我縣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建設人民滿意縣的重要舉措;是服務大局保增長的必然要求、改善民生促和諧的有效途徑;也是組織動員廣大職工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作貢獻的積極行動。為進一步推動“雙聯”和困難職工幫扶工作的深入開展,結合我縣實際,特制訂今年“雙聯”和困難職工幫扶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緊緊圍繞“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就業、強基礎”的工作思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協助縣委政府解決困難職工生產生活問題,充分發揮“雙聯”和困難職工幫扶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在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和諧社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二、總體目標
我縣“雙聯”和困難職工幫扶工作將緊緊圍繞“情系困難企業和困難職工,構建人民滿意縣”的工作主題,爭取省、市、縣“雙聯”和困難職工幫扶工作領導小組的重視和支持,將“雙聯”工作與推進機關作風建設、“兩幫兩促”活動緊密結合,推動企業健康較快發展,為困難職工排憂解難。力爭在兩年內,將*縣“幫扶中心”建設成經費來源穩定、制度公開健全、管理程序規范、服務高效便捷、幫扶成效明顯的困難職工之家。
三、工作重點
(一)著力促進企業轉型發展。充分發揮參聯幫扶機關的優勢,加大政策幫扶力度,及時為被聯企業提供政策指導和信息服務。幫助企業加強內引外聯,爭取政策支持,引進資金和技術,推進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產能,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指導企業根據生產經營實際,開展勞動競賽和職工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助推企業加快自主創新,推進節能減排,優化產品結構,增強市場競爭力。
(二)大力提升職工隊伍素質。積極引導被聯企業職工主動適應時展要求,爭當學習型、知識型、技能型、專家型職工,激發廣大職工學技術、學技能的熱情。緊貼企業生產和職工技能素質提高的實際,組織開展提合理化建議、技術比武、技術革新、技術協作和發明創造等多種形式的職工技術創新活動,全面提升職工隊伍整體素質。
(三)努力維護企業和職工隊伍和諧穩定。繼續在被聯企業中開展“共同約定行動”。通過開展共同約定行動,增進企業和職工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明確雙方的責任義務,協商確定崗位、薪酬標準,實現促進企業發展與維護職工權益的統一。各參聯幫扶單位要督促企業貫徹落實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政策,依法維護職工的勞動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和勞動安全衛生權益,切實承擔起被聯企業維穩工作的責任,發揮勞動關系矛盾預警、信息報送、應急處理等機制作用,堅持思想引導與解決實際困難相結合,及時將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確保企業和職工隊伍穩定。
四、具體措施
(一)健全工作機構。調整*縣“雙聯”和困難職工幫扶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由縣委常委、統戰部長楊莉同志任組長,副縣長周輝斌、縣總工會主席張美香同志任副組長,縣委辦、縣政府辦、縣委組織部、縣紀委、縣直機關工委、縣教育局、縣民政局、縣司法局、縣財政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縣建設局、縣衛生局、縣工業經濟局、縣信訪局、縣總工會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總工會。
(二)明確單位職責。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分工如下:
縣委辦、縣政府辦:統籌協調全縣“雙聯”和困難職工幫扶工作。
縣委組織部:加強“雙聯”和困難職工幫扶工作干部的考察、任用和調配。
縣紀委:對幫扶資金加強監管,對“雙聯”和困難職工幫扶工作干部加強監督。
縣直機關工委:加強對縣直各部門、單位參與“雙聯”和困難職工幫扶工作的聯絡、協調和考核。
縣教育局:1.幫助困難職工子女申請助學貸款和助學金、減免學雜費。2.與縣總工會等部門溝通困難職工家庭和困難職工子女就學等信息,聯合開展助學幫扶活動。
縣民政局:1.將符合*縣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困難職工全部納入低保保障范圍,按規定給予保障。2.對符合醫療救助政策的職工進行醫療救助。3.對不符合*縣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件但確實出現暫時生活困難的特困職工給予臨時救助。
縣司法局:為困難職工提供免費法律援助,依法維護職工的各項合法權益。
縣財政局:1.落實財政幫扶專項資金配套規定。2.及時撥付為困難職工送溫暖的幫扶資金。
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1.幫助下崗失業人員落實再就業優惠政策。2.為困難職工開展職業介紹、職業培訓、安排公益性崗位,消除零就業家庭。3.落實困難職工養老、醫療等“五險一金”。4.做好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工作。5、開展勞動法律監督和執法檢查。
縣建設局:1.貫徹落實《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金制度實施辦法》。2.督促建筑企業加強職工培訓工作力度。
縣衛生局:與工會共同做好困難職工的醫療救助等工作。
縣工業經濟局:1.落實改革改制企業職工安置政策。2.做好企業困難職工的幫扶工作。
縣信訪局:做好職工信訪的接待處理工作,加大困難職工信訪督辦力度。
縣總工會:1.建立和完善鄉鎮、街道、社區和企業幫扶工作網絡。2.搭建幫扶中心工作平臺,開設生活救助、助學救助、醫療救助、就業幫助、法律援助、信訪接待等幫扶項目。3.全面推進幫扶中心規范化建設,對下級工會的幫扶工作進行協調、服務、指導和督促檢查。4.做好對全縣困難職工數量、困難程度、致困原因、幫扶需求和思想動態的調查研究和信息匯總,及時向困難職工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和有關部門如實反饋情況,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5.負責幫扶資金的協調落實、嚴格管理和規范使用。6.落實縣“雙聯”和困難職工幫扶工作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事宜。
(三)建立幫扶體系。大力推進我縣困難職工幫扶中心規范化建設,打造集困難職工幫扶中心、職工法律援助中心、農民工維權服務中心、勞動爭議調解中心“四位一體”的維權幫扶工作平臺,為困難職工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務。努力整合幫扶資源,開辟資金籌措渠道,拓展困難幫扶范圍,將節日幫扶與經常性制度化幫扶相結合,資金幫扶與政策幫扶相結合,輸血幫扶與造血幫扶相結合,為困難職工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
(四)實施四大工程。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一次一家機關單位幫扶一家困難企業、一名機關干部救助一戶困難職工的“一幫一”、“一助一”活動,實施“2151”四大工程,即幫20家重點企業,救助1000戶特困職工家庭,建5家幫扶愛心超市,實現困難職工就業培訓1000人次。
(五)加強制度建設。
①建立健全生活、就業、醫療、助學救助及法律援助、信訪接待等工作制度,并張榜公示;
②對困難職工實行動態管理;
③堅持實行困難職工幫扶實名制,堅決杜絕集體領簽和代簽,做到發放程序規范,工作流程公開;
④及時準確報送幫扶情況和相關信息,增強工作透明度;
⑤將全縣“雙聯”和困難職工幫扶工作納入縣級年度績效考核內容。
五、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認識。全縣各級各部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充分認識到“雙聯”和困難職工幫扶工作是促進民生改善的一項具體措施,是加強作風建設、聯系職工群眾、幫助弱勢群體的工作平臺,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總體部署上來。
(二)加強工作宣傳。進一步提高全社會對“雙聯”和困難職工幫扶工作的認識,擴大社會影響,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積極支持和主動參與的良好氛圍。
(三)注重工作實效。各參聯機關和干部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到職工群眾中去,認真把握政策,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解群眾之難,辦群眾之急,解決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中的具體問題,確保整個活動扎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