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集體經濟核算管理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建立和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農村集體經濟管理體制;加快我鎮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重要意義;目標任務;方法步驟;原則要求;加強領導,組織實施村一級核算工作;進行講述。其中包括:農村集體經濟管理體制改革是完善農村社會治理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資源平均擁有量少,資源分散難以合理配置,集約化經營水平不高,限制了地區投資環境的改善、有利于整合和優化配置資源,增強發展活力,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有利于促進民主管理,節約管理成本,增加農民收入、完成農村集體經濟、組級核算向村級統一核算過渡、在民主協商基礎上,因地制宜,分類分步妥善解決各村組與組之間集體資產和分配的差異,是推進村級統一核算改革的關鍵、推進村級統一核算工作是我鎮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深化和提高,要認真落實好以下重點步驟、建立健全資產經營管理和收益分配制度、明確組織和資產性質、股東自然過渡、妥善處理好推行村級統一核算工作中的幾個關系、嚴格依法進行改革、切實加強對推進村級統一核算改革工作的領導、加大宣傳力度,深入細致做好群眾工作、注意把握全局,切實抓好組織發動工作、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制訂扶持措施,利益向下支持村一級核算工作、加快推進村級工業廠房建設項目、加大對村級統一核算的扶持力度各部門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保持社會穩定、妥善處理好出現的各類矛盾和問題等,具體材料詳見:
根據《關于推進村級統一核算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管理體制的意見》(**委辦〔20**〕23號)精神,為建立和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農村集體經濟管理體制,進一步加快我鎮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現就推進村級統一核算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管理體制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重要意義
農村集體經濟管理體制改革是完善農村社會治理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我鎮在農村相繼開展了村、組財務人員委派制、村規模合并調整(由19個村合并為7個行政村)和股份合作制等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農村集體經濟管理體制改革還不夠到位,特別是在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方面,都是以村民小組一級組建股份合作經濟社,資源平均擁有量少,資源分散難以合理配置,集約化經營水平不高,限制了地區投資環境的改善。實行村級統一核算,有利于整合和優化配置資源,增強發展活力,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有利于促進民主管理,節約管理成本,增加農民收入;有利于統籌解決我鎮“三農”問題,全面加快我鎮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鎮、村領導干部必須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推進村級統一核算的重要意義,著眼大局,立足長遠,全面部署,精心組織,扎實推進村級統一核算工作。
二、目標任務
全鎮用2年時間,完成農村集體經濟、組級核算向村級統一核算過渡。
三、方法步驟
(一)方法。
根據各村實際情況,在民主協商基礎上,因地制宜,分類分步妥善解決各村組與組之間集體資產和分配的差異,是推進村級統一核算改革的關鍵。主要采用以下三種方式推進:
1、“抬低就高”的統一核算。即村級經濟實力比較雄厚、組級經濟比較平衡的村,可以不考慮各組之間的資產和分配差異,由村集體拿出資金抬高收入低的原股份合作經濟社分配金額,達到統一分配。實行村級劃一核算后,全村股東擁有的資產份額和分配相同。
2、“削高就低”的統一核算。對于組級資產比較平均的村,尤其是以土地為資產且征地比較少、人均擁有土地比較均衡,可以設定以人均土地面積最少的組的人均土地面積值為基數,把其他村民小組人均多出部分土地或資產,以村委會通過轉制使部分資產變現后由原小組股東分配,使各組人均擁有資產基本平衡,股東擁有的股份和分配數額相同,實行統一分配。
3、“保留差異”的統一核算。各組之間人均擁有資產和份額差異較大的(特別合并村前原村之間土地資產差異大的村),在3-5年時間內保留原村與村和原組與組之間股東擁有的股份和分配差距,3-5年之后再過渡到股份和分配劃一。
(二)步驟。
推進村級統一核算工作是我鎮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深化和提高。要認真落實好以下重點步驟。
1、制定新的股份合作經濟聯合社章程。
2、建立新的組織架構。實現村級統一核算后,組織名稱統一為:**市**鎮XX股份合作經濟聯合社。重新建立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制度,報市農業局審核后,由市政府給予辦理組織登記證書。
3、做好資產登記、建賬和健全會計核算。對各類資產進行清查核實,造冊登記,建立起新的會計核算制度。(清產核資數可按該組審計后的賬面值和股份制配股核定的資產數)
4、資產和財務移交。按照清產核資確認的結果,各村民小組的會計賬內、外資產統一移交給村委,由村統一核算、統一管理,辦理財務移交手續后,村民小組不再設會計賬。
5、建立健全資產經營管理和收益分配制度。實行村級統一核算的各環節工作按照市《關于加快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意見》(*委[20**]5號)和《關于推進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實施辦法(試行)》(**府[20**]54號)等文件規定實施。
四、原則要求
(一)明確組織和資產性質。實行村級統一核算后,新組建的股份合作經濟聯合社仍然是社區型的農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仍然是社區農民集體共有。
(二)股東自然過渡。原各股份合作經濟社股東自然過渡為新組建的股份合作經聯社股東,不搞重新界定。(即股東資格界定仍按20**年底在冊村民的截止人口)
(三)妥善處理好推行村級統一核算工作中的幾個關系。
1、村級股份合作聯社與原組級合作經濟組織的關系。完成村級統一核算改革后,原組級合作經濟組織撤銷,其資產并入新的村級股份合作聯社,原村級和組級合作經濟組織合并成為新的村級股份合作聯社。因此,今后不再存在組級合作經濟組織和資產。原各組資產由村設置專門機構管理,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核算、共擔風險、共同監督、統一分配。
2、村級股份合作聯社與原村級合作經濟組織的關系。完成村級統一核算改革后,村級股份合作聯社的成員既是原村級合作經濟組織成員,也是原組級合作經濟組織成員。成立的村級股份合作聯社,應報送市農業局報市政府登記。
3、村級內部設置的行政區域與原村民小組的關系。一是實行村一級核算后,取消原有的村民小組,設立若干小區,原村民小組負責的社會事務管理轉移給小區負責。二是原村民小組長(即片長)的職務自行終止,原各村民小組長(即片長)可由村委會繼續聘任,安排在村委會協助開展各項社會事務管理,待遇保留至換屆選舉前。村委會換屆選舉時,不再進行村民小組長的換屆選舉。三是原村民小組級的村民代表自行終止,保留充實完善村委會級的村民代表,并作為一個常設的機構,定期召開會議,履行好商議重大事情,監督經濟運行等重大職責。
(四)嚴格依法進行改革。實行村級統一核算涉及農民集體經濟組織的撤銷與合并,要嚴格按照《**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規定》(粵府令第109號)進行。
五、加強領導,組織實施村一級核算工作
(一)切實加強對推進村級統一核算改革工作的領導。推進村級統一核算是一項重大的、深層次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是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舉措,改革工作在鎮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進行。政府成立工作領導機構,制訂工作方案,組建精干的工作隊伍,幫助村、組開展工作。村民委員會也必須相應成立以支部書記為組長,村委會主任為副組長的工作領導機構,制訂工作方案,主動并積極推行實施村一級經濟核算工作,在鎮黨委和政府的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協助下,努力完成該項改革工作。
(二)加大宣傳力度,深入細致做好群眾工作。村級統一核算是農民經濟組織的體制改革,農村集體經濟管理模式的調整,牽涉農民的切身利益,要注意把握全局,切實抓好組織發動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結合實際,深入廣泛宣傳實施村級統一核算的性質、意義和政策,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的認識,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參與改革的主動性、積極性,努力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三)制訂扶持措施,利益向下支持村一級核算工作。鎮黨委和政府為推行村一級核算工作提供優惠政策,加快推進村級工業廠房建設項目,壯大欠發達村的集體經濟收入。鎮財政轉移支付各類專項資金,加大對村級統一核算的扶持力度。
(四)各部門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根據本部門職能和改革的需要制訂相應配套措施。對改革過程中的清產核資、產權變動和工商登記變動等,給予收費優惠和工作便利,為改革的順利開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五)保持社會穩定。各村在推進村級統一核算過程中,要妥善處理好出現的各類矛盾和問題,確保在穩定的環境中進行改革,以改革促發展、以發展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