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200開展高考改革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盡管解決高考中的種種問題不能一蹴而就,但我們仍然可以欣喜地看到這些改革方案本著理性的態度,在漸進地改革中有很多建設性的細則值得肯定。
改革方案異同并存
高考統考科目設置仍然沒有變化——“語文+數學+外語+文科綜合(含政治、歷史、地理)/理科綜合(含物理、化學、生物)”是近年來我國各省份采用的主流模式。
由于高中新課程各科內容都包括必修與選修兩個部分,所以各省份新高考的統一考試內容也都包括必修模塊與部分選修模塊,且以必修模塊為主。
目前,各個高校越來越看重考生的綜合素質,體現在高考改革方案上,很多省份將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納入到了高校招生錄取綜合評價體系,為高校招生錄取提供參考依據。
縱觀各省的方案,各省在考試科目上都有自己的特點。比如江蘇采用的是“3+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的模式;山東則增加了一項基本能力測試,內容涉及高中課程的技術、體育與健康、藝術、綜合實踐等。在各地學業水平考試的科目和高校招生錄取方式上,各省也不盡相同。
各省方案大pk
2010年北京高考在考試時間、科目設置、各科考試時間長度和各科總分四方面繼續保持穩定。“3+X”的科目設置保持不變;文科綜合中,政治、歷史、地理3科分值仍各為100分,理科綜合中,化學和生物分值微調。
全國首批高中新課程改革四個省份之一的山東開展高中新課改已兩年,考試科目設置方面采取“3+X+1”的模式,其中“1”代表基本能力考試。基本能力考試的內容涉及高中課程的技術、體育與健康、藝術、綜合實踐等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和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該省在招生錄取過程中參考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真正實現了高考不再“唯分是舉”。
廣東省先前實行“3+文科基礎/理科基礎+X”的方案一直飽受爭議,從2010年高考起,取消選考X科目,考試科目調整為:“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這與目前全國大多數省市高考科目類似。廣東在高考改革上則走了一條從“冒進”到“回歸”的路。
浙江省出臺的高考方案以“個性化”的特點備受關注。浙江省新高考方案,依據高中新課程理念設計新高考方案的思路,在考生個性化和自主選擇性上有了比較大的突破,考試科目由過去的統一科目變成三種不同類型。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給予不同類型的學生更多的選擇權。
安徽高考的選修部分確定放在統考“3+X”內容中,而且是指定選考,約占整個高考內容的10%,折合分值約為75分。2010年該省已初步確定,把這75分的“選考”內容放到學業水平測試中去。選修內容考查采取指定考試范圍及限定分值比例的方式。
管中窺豹,從部分省市的高考改革方案中,我們可以看到全國各省份的高考改革更趨于合理化、科學化,這值得肯定的。
然而,現今高考方案的種種弊端絕非一日之寒,畢竟高考方案牽涉到不同地區的學生,為此高考的改革和進步必然也是在漸進中慢慢凸顯,但不管怎樣,高考改革方案在2010年的實施都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