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政兩非打擊整治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全市集中整治“非醫學需要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以下簡稱“兩非”)專項行動工作部署,確保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我縣的各項人口責任指標,根據市衛生局、市委宣傳部、市監察局、市公安局、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制定《市年度開展集中打擊“兩非”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要求,經研究,決定從底,在全縣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集中打擊“兩非”專項行動。具體活動方案如下:
一、職責任務
開展集中打擊“兩非”專項行動,查處一批“兩非”案件,依法嚴懲涉案單位及有關責任人員,確保年底前查處的“兩非”案件不低于人口總數的十萬分之一。嚴格執行B超使用管理制度、終止妊娠藥物銷售和使用管理制度、出生實名登記制度和計劃生育手術實名登記制度。加強具有超聲診斷、終止妊娠手術資質的醫療保健機構及相關科室的職業道德教育,健全完善監督管理措施。加大典型案件曝光力度,重點報道典型案件的調查和懲治情況,發揮警示教育作用,確保今年出生人口性別比逐步回落到正常范圍。
二、專項活動重點范圍和內容
(一)專項行動的重點單位及地域范圍
全縣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含民營醫療機構、個體診所,下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藥品醫療器械批發銷售機構。
(二)專項行動的重點違規行為
1、利用超聲診斷以及其他技術手段、使用藥物為他人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終止妊娠的行為;
2、未經審批許可或超范圍執業,開展超聲診斷、助產技術、終止妊娠和計劃生育技術的行為;
3、未經審批許可或備案,違反B超使用管理制度,非法購置或使用B超機,執機人員無執業資格等行為;
4、違反終止妊娠藥物銷售、管理和使用制度,違規銷售和使用終止妊娠藥物的行為;
5、違反計劃生育手術實名登記制度,未按規定查驗、登記相關證明,違規為妊娠十四周以上婦女施行終止妊娠手術,以及違規實施輸卵管(輸精管)吻合術、取出宮內節育器、假結扎手術等行為;
6、違反出生實名登記制度,末按規定查驗、登記相關證明,違規出具《出生醫學證明》等行為;
7、違反新生兒出生、死亡登記和報告制度等行為。
三、實施步驟及方法
(一)實施步驟
1、制定方案,安排部署。前,牽頭部門與配合部門根據各自職責,依據省、市、縣有關政策和文件精神,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同時成立縣年度集中打擊“兩非”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安排部署,啟動專項行動。
2、全面檢查,集中打擊。底前,各級醫療保健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以及醫藥器械批發銷售機構要盡快進行自查自糾,邊自查邊整改,進一步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層層簽訂責任狀,廣泛開展系列宣傳教育活動,營造濃厚工作氛圍。各有關部門要對各級醫療保健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以及醫藥器械批發銷售機構進行明查暗訪,全面開展清理整頓。堅持邊查邊改、邊規范邊完善,在各鄉鎮(含街道,開發區,下同)各單位自查自糾基礎上,縣有關部門將聯合組織督導檢查,對檢查出的一般性問題由被查單位及時整改,對檢查過程中發現的涉及“兩非”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嚴懲涉案單位及有關責任人,涉嫌犯罪的移交公安司法機關處理。
3、總結評估,考核驗收。底前,各有關單位要落實整改措施,鞏固專項行動工作成效,向縣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交書面工作總結,實現性別比綜合治理經?;?、制度化??h領導小組組織有關人員聯合組成督導組對各鄉鎮、各單位工作情況進行檢查評估驗收,形成書面總結向縣委、縣政府匯報。
(二)工作方法
1、加強學習、廣泛宣傳。在全縣范圍內組織學習《省禁止非醫學需要鑒定胎兒性別和選擇性別終止妊娠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縣年度集中打擊“兩非”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等有關文件精神,開展對相關從業人員的警示教育,增強各級醫療保健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和醫藥器械批發銷售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依法執業的自覺性,做到人人皆知,自覺遵守。要充分發揮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加大政策宣傳和案件曝光力度,及時將專項行動進展、重大案件查處情況進行通報,形成強大的社會監督氛圍和打擊“兩非”行為的高壓態勢,震懾不法分子,有效減少“兩非”行為發生。
2、全面清理,排查案源。對全縣范圍內各級醫療保健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以及醫藥器械批發銷售機構逐一進行清理,全面掌握所有機構的B超機底數以及開展助產技術、終止妊娠手術和計劃生育手術情況。建立舉報獎勵制度,設立舉報電話和電子郵箱,廣泛發動群眾進行舉報,多渠道、全方位挖掘“兩非”案源,認真做好調查取證工作。
3、依法查處,集中突破。專項行動期間,牽頭部門和配合部門要密切合作,及時溝通,形成合力,聯合負責“兩非”案件的深度調查取證、依規依紀查處、依法打擊、案卷規范歸檔等。所有案件卷宗中均需注明涉案當事人的住址、身份證號碼、聯系電話、案件相關證據和基本事實情況以及協查單位名稱和辦案人姓名等。
4、規范檔案,分類歸檔。集中打擊“兩非”專項行動結束后,各有關單位要集中對“兩非”案卷認真審核,補缺補差,加以完善規范,及時加以分類歸檔,以備考核驗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各單位要把集中打擊“兩非”專項行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要靠上抓,精心部署,周密安排,落實到具體責任科室和責任人,扎實推動專項行動的開展??h里成立由分管副縣長為組長,縣衛生局、監察局、縣委宣傳部、縣公安局、縣人口計生局、縣食品藥品監管局等分管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全縣集中打擊“兩非”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衛生局。各鄉鎮、各單位也要成立組織機構,確保專項行動順利開展并取得成效。
(二)明確工作職責。衛生行政部門作為牽頭部門,在其他部門配合下,負責組織實施、統籌協調、定期督導,整體推動全縣打擊“兩非”專項行動的深入開展。要進一步健全完善管理制度,重點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監督檢查,及時向有關部門提供線索,加大案件查處力度,確保完成縣委、縣政府確定的職責任務。紀檢監察機關要積極支持有關部門依法從嚴查處“兩非”行為,依法依規對涉案單位和相關責任人員進行嚴肅處理,同時做好“兩非”專項活動的督查工作,對工作不力的單位要及時問責。宣傳部門要積極協調媒體、大力宣傳打擊“兩非”專項行動的意義和成果,對查處的典型案例和懲治情況及時進行曝光,發揮警示教育作用。公安部門要根據有關部門提供的線索,依法做好涉嫌犯罪案件的接收和查處工作。人口計生部門要加強計劃生育服務機構管理,做好人口數據統計分析,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搜集“兩非”案件線索,聯合衛生、公安等部門組織查處。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嚴厲打擊非法購進、銷售、違規使用B超機和終止妊娠藥物的行為。各成員單位要嚴格履行各自職責,落實措施,密切配合,相互銜接,綜合整治,形成打擊“兩非”的強大工作合力。
縣衛生局、各醫療保健機構、縣衛生監督所作為具體落實部門和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明確各自職責任務,做到齊抓共管。各級、各單位要建立崗位責任體系,各級醫療保健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以及醫藥器械批發銷售機構要與相關科室、科室負責人與科室人員層層簽訂責任狀和承諾保證書,依法執業,自覺杜絕“兩非”等違規行為。要組織專業執法監督機構開展專項行動,切實抓出成效。
(三)完善管理制度。各級各類醫療保健機構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B超使用管理制度、終止妊娠藥物銷售和使用管理制度、出生實名登記制度和計劃生育手術實名登記制度、懷孕14周以上終止妊娠手術憑相關證明審批制度、新生兒出生死亡登記報告制度等)。醫療保健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購置、使用超聲診斷儀必須分別向所在地縣級衛生、人口計生部門備案,嚴禁違規購置和使用B超機行為。醫療保健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以及其他有關工作場所應當設置“嚴禁兩非”和“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B超室內”的醒目標志,張掛宣傳標語和宣傳圖片。要按照《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省禁止非醫學需要鑒定胎兒性別和選擇性別終止妊娠規定》的有關規定,嚴格診療科目、母嬰保健技術和計劃生育服務的審批、執業登記和監督管理,規范服務行為。
(四)嚴格責任追究。嚴格按照《省禁止非醫學需要鑒定胎兒性別和選擇性別終止妊娠規定》,依法嚴肅處理涉案單位及有關責任人。對涉案單位一經查實,依法對單位負責人和直接主管人員給予降級、撤職等行政處分。對進行“兩非”行為的直接責任人員,依法吊銷醫師執業證書(母嬰保健技術執業資格)直至開除公職,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組織、介紹、包庇“兩非”行為的有關人員,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對非法行醫人員,依法沒收非法所得及相關醫療器械,從重給予經濟處罰直至依法取締,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虛報、瞞報、拒報、偽造、篡改出生人口信息,出具虛假身份證明和醫學證明等行為,依照有關規定,視情節輕重對單位負責人、直接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各單位要把此項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考核指標體系的重要內容,認真落實目標管理責任制,建立起層層抓落實的考核評價機制,一級抓一級,一級考一級,對工作成效不明顯的給予通報批評,問題嚴重,影響考核成績的,實行“一票否決”。
(五)建立長效機制。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縣衛生行政部門牽頭負責對全縣范圍內各級各類醫療保健機構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的“兩非”的專項行動。本著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堅持查處打擊與完善制度并舉,處罰與教育并重,注重追根溯源,積極探索治本之策。要把集中打擊“兩非”與加強日常監督管理緊密結合起來,建立日常監督管理機制。各有關部門要及時通報有關情況和信息,對發現或查處的大案要案要及時逐級報告,必要時要召開聯席會議。縣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將對工作開展情況實行每月一調度、通報,每月一小結。各單位要明確專人負責信息的收集、匯總和報送工作,并于每月10日前將上一月打擊“兩非”專項行動情況小結和相關信息上報縣衛生局衛生監督所。
(六)實行有獎舉報。各單位要通過設立舉報電話和電子郵箱,張貼舉報公告等形式,積極鼓勵社會舉報,提供“兩非”線索,并做出明確的保密和獎勵承諾。對群眾舉報的案件要及時組織聯合調查,一經查實,從嚴處理,決不手軟,做到有舉報必查、有線索必查,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教育一片、震懾一方。對舉報內容經查證屬實的,要及時給予舉報人一定的現金獎勵,費用由涉案單位和個人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