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發展科學發展觀學習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中共*第十次代表大會主要精神
*年5月,中共*第十次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中央政治局委員、*委書記*作了題為《堅持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努力奮斗》的主題報告,主要精神如下:
(一)第九次黨代會以來的工作
五年來,我們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的決策部署,認真貫徹總書記兩次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建設經濟強省、文化大省、法治社會、和諧廣東,實現全省人民的富裕安康,團結依靠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抓住機遇,應對挑戰,開拓創新,扎實工作,經濟社會發展開始轉入科學發展軌道,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開局良好,圓滿完成了省第九次黨代會確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經濟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經濟增長方式明顯轉變,內外源經濟協調發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實現新突破,區域合作開創新局面,體制改革繼續深化,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文化大省建設成效顯著,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取得新進展,社會大局保持穩定,人大工作進一步加強,人民政協和人民團體作用進一步發揮,黨的建設全面加強。
回顧五年的工作,主要體會是:辦好廣東的事情,必須高舉旗幟,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辦好廣東的事情,必須牢記使命,更好地發揮排頭兵作用。辦好廣東的事情,必須勇于創新,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辦好廣東的事情,必須注重民生,讓發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辦好廣東的事情,必須維護穩定,正確認識和處理新時期社會矛盾。辦好廣東的事情,必須加強黨建,不斷提高各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回顧五年的工作,必須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問題。一是經濟發展面臨不少制約因素。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業國際競爭力比較弱,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經濟增長方式仍然比較粗放。二是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發展仍然很不平衡。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明顯滯后,欠發達地區發展基礎薄弱,縣域經濟發展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群眾生產生活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社會治安、醫療衛生、食品藥品安全、被征地農民生活保障、農民工權益保障以及生態環境、安全生產等方面問題比較突出。四是基層組織建設還存在薄弱環節。一些黨員組織觀念不強,一些基層組織軟弱渙散,一些干部宗旨觀念淡薄,工作方法簡單,在群眾中缺乏威信。五是黨內消極腐敗現象時有發生。少數領導干部理想動搖、信念滑坡,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在一些地方、部門和領域仍較突出。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存在的問題,認真加以解決。
(二)今后五年的形勢和任務
縱觀形勢,今后五年,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轉入科學發展軌道,開創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新局面的關鍵時期。五年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緊圍繞發展與和諧兩大主題,堅持深化改革開放,突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突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突出體制機制創新,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著力推進民主法治,著力完善民生保障,著力加強社會管理,開創社會和諧新局面;切實提高執政能力,切實推進固本強基,切實加強反腐倡廉,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努力建設經濟強省、文化大省、法治社會、和諧廣東,實現全省人民的富裕安康,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努力奮斗。
今后五年,推進發展與和諧的主要目標是:全省實現寬裕型小康,珠三角地區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省生產總值和人均生產總值年均分別增長9%和8%,到2011年分別超過4萬億元和4萬元;經濟增長方式實現實質性轉變,五年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6%、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5%;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產業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高;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內外源經濟更加協調發展;民主政治建設有序推進,依法治省工作明顯加強;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人民群眾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進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城鄉、區域和階層收入差距擴大趨勢得到有效控制;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社會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公共安全防控體系和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基本健全;環境治理成效顯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基層基礎工作進一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取得新成效。
(三)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要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為中心,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優化經濟結構為重點,以體制改革為動力,推動經濟發展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轉變,在提高質的基礎上實現量的新擴張。1、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加快建設創新型廣東。2、加快產業優化升級,大力提升產業競爭力。3、加強節能減排和集約用地工作,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4、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5、構建區域經濟新格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6、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國有經濟,做大做強內源型經濟。7、著力優化外經貿結構,提高外源型經濟水平。8、深化區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9、加大改革力度,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四)開創社會和諧新局面
要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要求,以維護公平正義為核心,以提高人的素質為根本,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切入點,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開創全省人民共建共享和諧社會的新局面。1、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鞏固社會和諧的共同思想基礎。2、加強民主政治建設,保障人民當家作主。3、樹立法律權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4、加快發展社會事業,著力提高人的素質。5、大力推進全民創業,激發社會創造活力。6、健全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保障城鄉群眾基本生活。7、加強和改進社會管理,創造安定有序的社會環境。8、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家園。
(五)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堅持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關鍵在黨。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以黨內制度建設推動法治國家建設。1、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提高運用科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水平。3、深入推進固本強基,夯實黨的執政基礎。4、堅持不懈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5、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提高黨的制度建設水平。
二、市第十次黨代會主要精神
*年12月25日至日,我市召開中國共產黨*市第十次代表大會,市委書記覃衛東作了題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建設繁榮活力文明法治和諧安康生態環保*而努力奮斗》的主題報告,主要精神如下:
(一)團結奮進成效顯著
市第九次黨代會以來,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市委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同志“統一思想、明確目標、形成合力、真抓實干”的要求,抓機遇,謀發展,促和諧,強核心,求真務實,開拓奮進,戰勝各種困難和自然災害,推動經濟社會加快發展、跨越發展、協調發展,努力構建繁榮活力、文明法治、和諧安康*,取得了顯著成效,打下了堅實基礎。1、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立足全局謀一域,開創了發展新局面。2、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狠抓發展第一要務,加速了經濟增長。3、堅持加強政治建設,實施依法治市,推進了民主法制建設。4、堅持抓好精神文明建設,推進科教文化工作,提升了經濟社會發展水平。5、堅持加強社會建設,為民紓憂解困,維護了社會穩定。6、堅持抓好先進性教育,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提高了黨組織的執政能力。
回顧三年多來的工作,實踐告訴我們:實現*加快發展、跨越發展、協調發展,必須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必須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認清形勢,增強發展緊迫感、危機感,大膽設想、大膽創新,開拓*發展新局面;必須堅持“立足全局謀一域”,從*實際出發,制定正確發展戰略,狠抓發展第一要務,突出發展重點,實行分類指導,真抓實干,艱苦奮斗;必須加強社會建設,推動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協調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努力化解不和諧因素,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必須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發揮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促進發展的強大合力。
回顧三年多來的工作,總結成績,令人鼓舞;查找差距,仍需努力。我們還面臨不少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不大、發展質量不高,工業主導地位還不夠突出;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中心城市經濟輻射帶動能力不強;農業產業化水平還不高,農民持續增收渠道不寬;社會公共服務體系未完全建立,農村“一保五難”有待進一步解決;發展環境還要大力優化,社會穩定工作仍需努力;黨的建設、機關作風建設仍要繼續加強。我們必須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努力奮進,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在奮進中加快發展,在發展中破除困難,在未來五年中實現新突破。
(二)統一思想明確任務
未來五年,我市的奮斗目標是:全面實現“*”規劃任務,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以上,2011年比*年接近翻一番,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發展質量明顯提高,綜合競爭力明顯提升;產業結構得到優化,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更加殷實;民主法制建設更加健全,社會公共服務有效拓展,行政效能進一步提高;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城鄉社會秩序良好,生產生活生態關系更加和諧;努力建設繁榮活力、文明法治、和諧安康、生態環保*,與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實現以上奮斗目標,總體工作要求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放在更突出地位,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狠抓發展第一要務,以工業為主戰場,以園區建設為載體,提升利用外資質量,培育龍頭企業,打造支柱產業,壯大經濟總量,優化產業結構,增強創新能力,提高發展質量;著力實施“工業主導、重大項目帶動、三產旺市、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區域協調發展”五大戰略,積極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協調發展;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提高執政能力。
(三)乘勢而上創新發展
實現未來五年的奮斗目標,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堅持加快*發展的決心、信心不動搖,堅持以發展工業為主戰場不動搖,同心同德,奮力拼搏,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提高,努力建設繁榮活力、文明法治、和諧安康、生態環保*。
?1、建設繁榮活力*
實現經濟繁榮,增強經濟活力,壯大經濟總量,提升經濟質量,是我市發展的主任務。必須堅持東進和“東引西連”戰略取向,按照三大經濟板塊的總體布局,豐富發展內涵,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加速發展工業、城市、縣域、港口物流經濟,努力創新經濟發展格局。(1)以工業為主戰場,加速發展工業經濟。(2)盤活優化城市資源,加速發展城市經濟。(3)以“三化”為重點,加速發展縣域經濟。(4)推動港區園聯動,加速發展港口物流經濟。(5)加速發展工業、城市、縣域、港口物流經濟,要落實四方面舉措。必須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狠抓招商引資。必須落實扶持政策,充分利用民營資本。必須加大投入力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必須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增強發展活力。
2、建設文明法治*
(1)堅持推進思想道德建設。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和現代公民教育,廣泛開展和諧機關、社區、企業、鎮村、家庭創建活動和其他文明創建活動,增加社會和諧因素。(2)堅持推進科教興市建設。要繼續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要大力推動科技進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3)堅持推進文化名市建設。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機制創新,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建設和諧文化,提高文化名市建設水平。打造宋文化、端硯文化等文化品牌。(4)堅持推進民主法治建設。堅持實施依法治市。加強依法行政和政務公開,規范政府行為,提高行政效能,建設法治政府。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全面實施“五五”普法,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5)堅持推進社會管理建設。加快建立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服務型政府。全面開展“平安*”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防控體系,抓好安全生產管理,完善應急處理工作體制,確保社會公共安全。
3、建設和諧安康*
認真落實中央、省委工作部署,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擺在更突出的地位,關注民生,維護民利,促進我市社會和諧安康。(1)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增強財政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大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提高生態文明村創建水平。大力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持續增收。(2)努力實施“五大民生工程”。實施技能培訓工程,統籌城鄉就業。實施教育均衡發展工程,促進教育公平。實施便民廉醫工程,提高衛生服務水平。實施全民安居工程,努力解決群眾住房難問題。實施生產生活環境改造工程。(3)努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高度重視和維護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權益,努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4)努力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建立完善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相銜接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5)努力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大力發展衛生事業,積極發展體育事業,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充分發揮統戰、僑務等部門積極作用,推動對臺、僑務工作扎實開展。
4、建設生態環保*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切實抓好環境治理。把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貫穿于發展各個領域,實現環保發展、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可持續發展。發揮*獨特生態環境優勢,建設生態園林城市,打造生態環境品牌。
5、加強黨建執政為民
實現市第十次黨代會確定的奮斗目標,關鍵在各級黨組織。必須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加強機關效能建設、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切實增強各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