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習型家庭事跡材料之五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兒子,殘疾媽媽送你上大學
大家好,走上發言席的時候,大家可能在納悶,一個年輕的女子,一個充滿掌聲的報告會如何開場,其實我今天來到“學習型家庭”事跡報告會,只是把曾經帶給我震撼的故事講給大家聽,關于苦難的體驗、關于堅強的學習、更是關于美麗的詮釋,我是來自石門廣播電視局的記者歐陽志慧,今天我所說的主人公因為身體的原因不能來到會場,可是我們一樣會被一個殘疾母親立志送兒上學的力量而感動的。
我是在一次采訪中認識和走進這位母親的,她叫覃正菊,今年48歲,原石門化工一廠一名普通的女工,十八年前,她三十歲,還是一名風華正茂的年輕女子,愛學習,愛工作,當時世界對于她來說就是工廠流水生產線上的快樂,就是幸福美滿的家庭,然而,一臺三噸重的機床粉碎了她的雙腿也粉碎了她所有的夢想,高位截癱的事實無法挽回,終生將無法站起,那年她的兒子胡泊僅僅五歲。覃正菊躺在床上,全身插滿了各種針管,不能動彈,她想到了死亡,因為她認為自己是個廢人,不能拖累丈夫和原本就貧困的家,可是,每當她聽到兒子在病床前拼命地喊著媽媽,每當她看到兒子獨自上學的小背影,想著他不得不接受的一個灰色、殘缺不全的童年,她告訴自己,不能再讓這個可憐的孩子失去母親,不能讓他的心靈再次受到傷害,不能讓這個孩子因此對學習失去興趣。覃正菊望著輪椅哭了三天三夜之后,開始在丈夫的幫助下練習簡單的日常行動,起床,一個在常人看來再簡單不過的動作,她僅僅靠著床頭的一根繩子就練了三個月,她讓丈夫在門的兩面安上了扣手,千百次跌倒,千萬次爬起,甚至她還用一根三米長的拖把拖地,學會了背靠墻艱難地摩擦著用毫無知覺的雙腿行走,也學會了在黑夜里無數次哭濕枕頭后仍然平和微笑地面對生活,她用言傳身教鼓勵著兒子的學習。讓這位殘疾母親欣慰的是,她的兒子胡泊從小就很懂事,不需要接送著上學,沒有買過玩具、零食,也沒有零花錢,因為家里一切開支都用在了母親的治療上。從小他就學會了在母親吃大把大把的藥丸后靜靜地端上一杯紅糖茶,學會了放學后一邊幫母親按摩雙腿一邊給她講故事,也學會了用沉默對待那些譏笑他的孩子,漸漸地他長大了,能夠把母親從輪椅上抱起來了,甚至他推著輪椅上的母親在陽光下逛街,幫她梳頭,認為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孩子。
可是,可是厄運還是再次降臨到這個不幸的家庭,96年覃正菊的丈夫因長期勞累、營養不良加上診斷不及時,患上了尿毒癥,已到晚期。白天覃正菊要摸爬著侍侯丈夫,再傷心再難受只能晚上悄悄地哭,既不能讓丈夫知道,也不能讓兒子曉得,有一次夜里越想越傷心,竟然揩濕了四條毛巾,真想同丈夫一起走了算了,一了百了。可是一看到懂事的兒子,那個狠心怎么也下不了。丈夫也不放心可憐的娘倆,經常在病床上哭喊,我們兩個人的命怎么這樣苦,孩子也跟著造孽呀,我走了你們的日子怎么過,我想都不敢想呀。因為長期流淚,丈夫的眼睛腫得比顴骨還高,最終還是帶著無限的惦念與遺憾離開了這個風雨飄搖的家,走時,眼睛睜得老大老大,那一年,覃正菊40歲,兒子13歲,也是在那一年,石門化工一廠效益急劇滑坡,面臨破產,每月發給她僅380元的生活費,她真是流干了所有的眼淚,再次面對命運對她的磨難。
很多親戚朋友都勸她,家庭特殊,算了,別讓兒子讀書了,你把他養大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干脆讓他在縣城打個短工掙點小錢,對你也是個照應。她把兒子攬在懷里,抱著丈夫的遺像說:兒子,讀書是你唯一的出路,無論怎樣困難媽媽哪怕砸鍋賣鐵一定支持你讀書。
說實話,每當她跟我說起這些的時候,我想都不敢想,一個高位截癱的母親,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一堆無法償還的債務,很多人,包括自認為堅強的人都會被壓垮的。
可是,她用380元計算著家里的開支和兒子的學費,不斷透支身體和生命的極限,她冒著高度的危險跌跌滾滾地為兒子做午飯,忍住身體的疼痛靠輪椅到學校與老師一起分析兒子成績下降的原因,她用買藥的錢給兒子換來厚厚的最新復習資料,無數次的溝通交流,終于化解了兒子對社會和學業的巨大恐懼,也陪著他一起度過一次又一次升學中的困難。2000年8月,覃正菊迎來了她生命中最為燦爛的一天,她的兒子,她的兒子胡泊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重點大學湘潭大學,接到通知書的那天,兒子跪在母親的輪椅前,望著高興得淚流滿面的母親,一遍又一遍地說,謝謝你媽媽,謝謝你給了我生命,謝謝你讓我懂得學習的快樂,教我真正體會了堅強,你給予我的,比一個健康的母親還要多。
那是一個特殊的家,去她家,首先要打開窗戶取出鑰匙,自己開門走進去,很多人都用過那片被摸得光滑的鑰匙,走進過那扇門,她的親戚朋友,石門各屆縣委政府的領導,還有許多許多好心的人。她的家里雖然沒有什么東西,卻一塵不染十分干凈整潔,走進去,你很難相信,打整這個家的主人已經癱瘓了十八年,家里最值錢的就是那部電話了,那還是兒子上大學前唯一的要求,他說,我和媽媽從來沒有分開過,她老了,身體又不好,我不放心把她一個人扔在家里,那樣我讀書也不會安心的。好心人幫湊著安上了電話,那根長長的電話線就連接著石門與湘潭,連接著母親與兒子,生命與生命,兒子無數次地在電話里對母親說,媽媽,無論前面還有多大的困難,我們都要挺過去,無論你再怎樣痛苦難受,千萬千萬別倒下,千萬千萬別想不開尋短見,媽媽,我愛你,你知道嗎,回家能看到你,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將來我還要考研讀博,我要幫你醫治雙腿,帶你出門旅游,媽媽,我會讓你更幸福。
在石門縣委、政府和社會各界好心人的幫助下,她的兒子順利地走過了大學四年的生活,在學校,他節儉樸素,勤奮好學,成績優異,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愛,他無時不在牽掛著病床上癱瘓的母親,而母親也時刻惦記著遠方求學的兒子,盡管兒子每年的學費、生活費不再讓她發愁,可她總覺得自己欠社會欠別人的太多了,不能再給黨和政府添麻煩。她瞞著兒子變賣了家中一切可賣的東西,甚至是鄉下老母親送來的臘肉和豬油,為此她幾個月沒沾葷腥,一把青菜她能吃上一天,一罐煤氣她能湊合著燒半年,一桶水她節約著再節約,哪怕是病痛復發全身筋攣她也舍不得買藥,靠一瓶又一瓶的止痛片支撐著,她的眼里,她的心中,兒子就是全部的世界,為了這個世界,她可以舍棄自我。
十八年過去了,從前的歡快奔跑對她來說恍若隔世,有時她甚至懷疑眼前這雙腿十八年前還爬過山淌過水走過路,十八年,這位母親養大了一個孩子,為國家和社會造就了一個人才,十八年該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呢,在我們健康人看來也許只是紅顏的丟失青春的流走,而這位母親卻經受了6570個日日夜夜的磨難,她的雙腿已經萎縮得像兩根竹竿,揪心的病痛熬盡了她的心血與黑發,十八年,她在一間陰暗的小屋里呆了十八年,藍天與陽光對她來說是奢侈的美夢,十八年她吃下的藥丸可能像一座小山,十八年背與墻的摩擦已被歲月烙上深深的痕跡,盡管她還不知道自己的生命還能支撐多遠,但她依然平和從容。
我常常想,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讓這位母親可以堅強無比地走下來,不斷創造著生命的奇跡,感動著我們的內心,震撼著我們的大多數,是瓜與籽相連的濃密,是血與肉相連的親情,是生命與生命的相互依靠,她在自己的世界里痛苦,在人群中微笑。
如果上帝是在用這種方式來檢驗一個女人對生命的熱愛,一位母親對苦難的堅強,一個個體對社會的理解,那這些,是不是太殘酷了,女人雖然有些脆弱,但母親是堅強的,在這份沉淀著血與淚的母愛面前,我謹祝愿天下所有的母親都健康平安,所有的家庭都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