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委事跡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鎮位于*市開發區“中園”,有15個行政村,2.3萬人。黨委下設26個黨支部,共有黨員769名,其中農村黨員628名。*5年實現社會總產值38億元,財政收入13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850元。
夯實基礎抓重點
鎮黨委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以開展“辦一件小事,讓群眾滿意”活動為載體,以鎮村兩級規范化建設為重點,全面提升基層組織建設水平的黨建工作新思路。重點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建立健全4個領導小組,即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干部全程化監督領導小組,強化基層、集中整治領導小組和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研究黨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二是切實加強鎮基層辦建設,配齊專職人員3人,購置微機、打印機各1臺,并建立了鎮、村兩級電教室。三是制定了基層組織建設考評獎懲辦法,并與包村干部和支部書記年終評先評優、晉職晉級掛鉤。
率先垂范強自身
鎮黨委針對存在的領導經濟發展和農民致富能力差,依法辦事、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差,自身建設能力差,抓村級組織建設能力差,做群眾工作能力差等5個方面的問題,下大力抓自身建設,力促“五差變五好”。一是建立健全了黨委會議事規則、黨政聯席會議制度等黨政工作機制。二是在鎮機關推行“三本一卡”制度,每名黨員干部配齊理論學習筆記本、村情民意記錄本、科技信息剪報本和群眾首問反饋卡,每名黨員佩帶“我是共產黨員”標志牌。三是在全鎮黨員干部中開展了“辦一件小事,讓群眾滿意”活動,每月每人至少辦一件小事,提一條合理化建議。鎮首創“信訪超市”,并設立了“三農”服務工作欄。
強化基層抓整治
鎮黨委深入開展了“強化基層,集中整治”活動,鎮黨委將前晉祠村黨支部列為轉化對象,派駐了由鎮副科級干部組成的工作組,組織黨員代表、群眾代表對鎮兩委班子成員的現實表現、工作實績等進行民主測評,推薦后備干部。在廣泛征求黨員群眾意見基礎上,對支部進行了調整,實現了轉化標準。同時,加大投入,規范“兩室”建設,已建成15個村高標準“兩室”。各村利用“兩室”開展了民主議政、評議黨員活動。針對實際,在東小汪村成立了工業黨支部,在相關企業班組設立了黨小組。此外,還利用鎮黨校對15個村的支部書記進行了集中培訓。有15個村黨支部組織700名黨員干部分別到西柏坡、延安等地接受了革命傳統教育。抓好慎重發展黨員和培養后備干部工作,嚴格按照“三票兩推薦一審查”(群眾、職工、黨員投測評票,黨支部初步審查,召開支部委員會和黨委會討論推薦)新機制,確保發展黨員質量。同時,結合該鎮實際,在15個村的全體黨員中開展了第三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典型做法被市轉發。
以點帶面促規范
鎮黨委培樹了東小汪村、郝麻村兩個推行“一制三化”和落實農村干部規范化管理的新典型。一方面,強調嚴細運作,以制治村。按照農村干部規范化管理要求,對農村干部的選拔任用、審計監督等作出了明細規定,提高了農村兩委運作透明度。比如,郝麻村黨支部的產生,嚴格實行“兩推一選”辦法,村委會成員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另一方面,推行“透明辦公,陽光理事”。東小汪村黨總支嚴格按照《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和《農村“一制三化”規范管理辦法》運作,重要事項均通過支部會、兩委聯系會、村民代表會等集體研究決定。*5年6月,該村6個小時就完成88萬元占地費收取任務。“旭陽花園”二期舊村改造工程,涉及到48戶村民的拆遷。僅用兩天時間,報名拆遷的就達31戶。該村人治變法治,促進村民自治的做法在全市現場會上推廣。
通過抓基層組織建設,該鎮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領導班子的凝聚力明顯增強,班子內部樹起了干事、創業、為民的正氣。二是興辦了一批好事實事:有3個村重新整修了村街道路,板材區4個村打深井9眼,解決了“吃水難”;對3名貧困學生予以捐助,解決了“上學難”。三是有力地促進了項目建設,旭陽花園二期舊村改造工程拆遷順利,可望成為全市新農村建設典范;總投資5000萬元的永佳薄板項目等工業項目落戶*;計劃總投資1億元的板材交易市場建設項目,也已草簽協議。四是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五是促進了社會穩定。利用“信訪超市”,成功解決了10余起信訪案件。*市在該鎮召開現場會,推廣了他們的經驗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