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法院執行局優秀法官先進事跡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李北生說,只有公正的審判,沒有公正的執行,審判工作就會成為“半拉子”工程。
永豐縣法院執行法官、局長李北生,對此還有著更深的理解:執行是司法公正的最后防線,如果這道防線形同虛設,法律的權威和尊嚴就喪失了,群眾的希望也就徹底泡湯了。正是有了這樣的理解,憑著對司法公正的執著追求,*年,他組織和帶領執行局的干警執行案件379件,執結標的額近400萬元。近年來,執行局連續五年被縣法院授予先進集體稱號,*年被省政法委評為“五星單位”稱號。他本人先后三次榮立三等功。*年,他分別被省政法委和省高院評為“人民滿意五星干警”稱號,*年被省高院評為“全省優秀法官”。
一個“實”字打牢執行基礎
在辦案過程中,他堅持用足法律手段,只要案件需要,只要有利于最終執結,就堅決依法采取強制搜查、查封、凍結和司法拘留等措施。去年底,在執行郭某等人與黃某經濟糾紛案件時,被執行人郭某等人與李北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李北生幾次上門從法律的人情的角度向他們講清講透道理,執行局的其他同志勸他不要親自上門,有什么事讓他們去辦,李北生不聽,笑著說:“在縣城工作時間久,熟人越來越多,要都是這樣,執行就搞不下去了,群眾還會相信我們嗎?”幾個回合下來,郭某等人總是強調沒有資金,拒絕履行義務。了解他們家底的李北生,只好采取最后一個手段,對郭某實施司法拘留15天。
今年2月中旬,他又上門做工作,經過不懈的努力,郭某等人不得不拿出錢來。執行過程中,對不合作的被執行人尤其不講情面,這是他的一貫做法。現實生活中,玩弄拖、賴、逃等手段的被執行人還有不少。這些人有的視法律為兒戲,有的畏懼法律躲避,有時則采用耍賴的辦法。司法學校畢業后,接著通過自學考試獲得南昌大學法律系專科、本科文憑的李北生,深深懂得依法治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義和份量。對蔑視法律和妄想逃避制裁者,他都要一追到底。
劉某和宋某因汽車買賣生意引發的官司,1996年就判決了,可遲遲沒有執行到位。2000年5月從經濟庭到執行庭的李北生,接過這起案件后,多次尋找被執行人未果。*年底,他得知被執行人準備從外省返回家里過年,就帶著幾個人從下午6點蹲坑到第二天中午12點多,才等到劉某,直至劉某將全部欠款交清,他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里。象這樣為尋找到被執行人,起早貪黑,冒酷暑,頂寒風,對于李北生來說,已是家常便飯。多少次,為執行案件,一個多禮拜不能到只隔一層樓的保姆家看一眼不滿4周歲的女兒。女兒一周歲以前,白天放在保姆家,晚上自己回來自己帶,實在回不來了,就打電話交待保姆帶。
一個“情”字突破執行瓶頸
法律是無情的,誰觸犯了法律,誰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這是一個法治社會必須做到的。而人是有情感的,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互相體諒,這是人類社會應有的美德。在工作上、生活中得到過他人幫助、諒解的李北生,在執行案件過程中,除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外,還盡可能為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
被執行人朱國海說起李北生,嘴巴總是說個不停:“李局長是個好人,是個好人,我從他身上相信法律是公正的。”作為被執行人朱國海能夸李北生,自有他的一番道理。朱是一個做木材生意的生意人,欠生意伙伴李冬寶5萬多元。李多次催款未果,便到法院起訴朱,勝訴后,李要求強制執行。執行時,朱確實一時拿不出這么多錢。可李北生發現朱有事在心里藏著,一追問,原來鄧某欠朱的錢多年未還,朱又懶得打官司,造成手頭經濟緊張。李北生暫緩對朱國海的執行,四外尋找鄧某和其家底較殷實的外甥,經過做思想工作,追回了鄧欠朱的借款。李北生一將鄧某的欠款送到朱國海手里后,朱二話不說,主動還清李冬寶的錢,李北生、朱國海、李冬寶現在來往還比較密切,沒有因官司而成仇人。這樣,既維護了法律,又溫暖了人心,還維護了社會的穩定。
在與他女兒的保姆陳梅的談話中,我們了解到李北生在工作和生活中,是一個很注重情義的人。他不到4周歲的女兒在保姆家吃住,愛人在鄉下小學教書,每當自己做了一點好吃的,總要送一些到樓上的保姆家。陳梅告訴我們,為執行案件,他從不拿法律嚇唬人,總是先把道理講清楚,摸清被執行人家的困難,并想方設法盡最大努力予以解決。
一個“活”字統一兩個效果
執行案件不能采取蠻橫、過激的行為,既要考慮當事人的情緒,又要不折不扣地執行下去。面對這對矛盾怎么辦?李北生通過分析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適時采取暫緩執行、分期付款、以物抵債、親友擔保等靈活的辦法。這樣,既不易激化矛盾,又能公正地執法,從而使執行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得到有機統一。張某因做買賣生意,欠他人1.1萬多元,鬧到法院后,判決張某必須還清1.1萬多元的債務。判決后,張某外出打工,李北生帶著執局的同志多次登門找人不著,怎么辦?是放棄執行,還是坐等其回來。面對申請執行人不停地催促。“不行,不執行怎么可以!”李北生心里琢磨著。于是,他對張某的親戚朋友進行了摸底,當了解其一親戚家庭經濟狀況還比較寬裕時,便登門造訪,向其親戚說明情況,從大道理到小道理,講清利害關系,取得其的諒解和同情。其親戚當即制定還款計劃,到去年代張某全部還清了欠款。
由于他對法律的忠誠,每執行一起案件,總是想盡辦法將執行進行到底,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縣內一企業司機在廣東發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3死2傷,被廣東某法院判刑四年。李北生接到這起委托執行案件后,感到很棘手,這樣的案件怎么執行?他經過仔細調查,了解到這家企業職工基本“置換”完畢,只有4位留守人員,但還有一些財產和現金。他多次找到負責人做耐心細致的工作,從上午八點一直談到深夜十二點多鐘。最后這位負責人松口了:“我真服了你,單位里僅有的5萬元現金就預付給他吧。”
靈活的辦法,頑強的毅力,讓不少他人認為的“死”案,被他救“活”了,讓申請執行人感動不已,維護了法律的尊嚴,保障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