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老干部事跡離休不離志 愛心灑人間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朱光勛老人是雙柏縣的一名離休干部,1987年3月在雙柏縣光榮離休,易地安置回原籍江蘇省昆山市,現居住在江蘇省昆山市花橋鎮花溪路花溪村,今年已有88歲高齡。
在花溪村群眾的記憶中,朱光勛永遠是一位面帶微笑,忙碌奔波的老人。他離休后,仍然保持著部隊“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工作作風,離休不離志,不計個人得失,繼續發揮余熱,為黨和人民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被稱為昆山市的一名“活雷鋒”。他首先致力于下基層調查、走訪、查核資料,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完成內容包括“社會篇”、“城鎮建設篇”、“人口普查篇”共7萬余字的昆山市地方志編纂任務,受到了昆山市人民政府嘉獎。1994年1月,他受花橋鎮文化站黨支部書記的聘請,與其他兩位退休干部一起,共同編寫鄉土季刊《花溪之聲》,同時負責出版發行工作。
多年來,他不顧年老體弱,在關心關注地方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的同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關心教育青少年工作上,積極參與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的傳授,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言傳身教。他被聘為“花橋鎮家長學校顧問”,并擔任昆山市“關心下一代”輔導員職務,為關心教育下一代做了許多好事、實事。在擔任花橋鎮家長學校顧問期間,他經常奔波忙碌于學校與家長之間,處理家長和學校之間的矛盾,溝通雙方的思想,搜集整理家長對學校的意見和建議,為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改進教學方法提供決策參考。他不辭辛勞,經常為學生家長進行《家庭教育講座》,幫助和指導學生家長正確引導和培養教育子女。他還義務為花溪鎮的職高及中小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深得當地群眾好評。
不用揚鞭自奮蹄,88歲高齡的朱老就像一頭不知疲倦的老黃牛,躬耕不息。他除了擔任好家長學校的顧問等職務外,還把心思花在為構建和諧社會多做好事上。他幾次走訪一位因多次搶劫財物被判勞教二年釋放的失足青年,鼓勵他徹底改造思想,樹立信心,重新做人,最終使這位失足青年在朱老的幫助下,找到了自食其力的工作。他不計其數地幫助外來務工人員介紹工作,還自己拿出錢來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人員添置日常生活急需用品,甚至還資助上班路程遠的打工者購買自行車。對外來務工人員,除了生活上關心他們外,還經常了解他們的工作情況,引導他們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一對外來打工夫婦,離職后資方不肯退還2000元押金,他知道具體情況后,代他們聘請了律師,上訴法院,最終青年夫婦領到了資方如數退還的押金。
朱光勛老人就是這樣,幾十年如一日,關心黨和國家的大事,關注地方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和諧,他憑著火一般的熱情,懷著一顆對黨、對人民忠誠熾熱的心,做了一樁樁、一件件有意義的事,真所謂“把平凡的事做好了就不平凡,把簡單的事做好了就不簡單”。2006年8月,他被昆山市表彰為“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的榮譽稱號。面對榮譽,他說:“塑造好青少年的靈魂,就是塑造好祖國的未來”。他始終堅信,讓理想之光在青少年一代身上得到延續與升華,才是他最有意義的晚年,最有價值的晚年。如今,他還感慨地說:“我今年雖然88歲,但身體很健康,今后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還會繼續發揮余熱,以報答黨和政府對我晚年生活的關懷和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