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發揮余熱老有所為永葆共產黨員政治本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按:市委關于向李景榮同志學習的決定下發后,全市老干部系統認真組織貫徹落實,在離退休老同志中掀起了學景榮同志先進事跡的熱潮。紅崗區委老干部局結合學景榮事跡,在離退休干部中開展了找差距、樹典型活動,他們認真總結了本區離休干部張秉仁同志的事跡,在老干部中引起了較好反響。現將紅崗區委老干部局整理的張秉仁同志的事跡材料印發下去,供離退休老同志學習參考。請各單位在組織向李景榮同志學習活動中,注意發現總結好的典型,并及時上報我局。 發揮余熱老有所為
---記紅崗區離休干部張秉仁同志
2003年8月25日
張秉仁同志今年70歲,是一名有48年黨齡的老黨員。1993年10月,在紅崗區機關黨委副書記的崗位上離休后,他堅持和發揚了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繼續發揮余熱,為紅崗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和離退休干部黨建付出了心血。1999年榮獲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和市優秀離休干部、老有所為稱號。2000年以來,他所在的坦誠黨支部、偉業社區黨支部被區委評為先進黨支部,他也被市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光榮稱號。
身體力行認真實踐"三個代表"
離休后,張秉仁認為:雖然不在工作崗位了,可是做為一名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的理念沒有盡頭,人離休不能離黨,離崗不能離宗旨。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1999年初,黨組織決定任命他為離退休黨支部書記,張秉仁清醒地知道自己是一個共產黨員,“定盤星”已經把黨員定到一生服從黨安排的位置上了,黨的需要就是自己的選擇。他二話沒說就挑起了這個重擔。事隔不久,組織又決定他擔任坦誠黨支部書記,由管7名黨員到23名黨員。兩年多來、他心甘情愿盡義務,只求奉獻不求索取。到了2001年9月,他被聘任為紅崗街道偉業社區黨總支書記,總支下設5個黨支部,還空編一個支部由他兼管著,由管23名黨員到150多名,繼之又增至270多名黨員。總支是典型的“三無”,即一沒辦公經費,二沒辦公室,三沒活動場所,當好總支書記、管好黨員談何容易?這期間他不是沒有想法的,有的人不知是出自關切還是諷刺的口吻說:“老張,你都干了40多年了,官還沒當夠啊”。但他沒有打退堂鼓,而是冷靜地進行思考,他堅信有黨委的領導,有全體黨員的支持,不愁做不好總支的工作。他率先垂范,抓班子,帶隊伍,做了大量打基礎、完善制度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他體諒黨委的難處,自己花錢印制黨員名冊發給各支部。每逢班子開會、學習都借用老干部局會議室,每逢召開黨員大會、組織黨員活動都請求物業公司給予支援,用他們的場地。每次開會或布置黨員活動都在自己家打電話通知,僅電話費照過去就超過了一半。今年初,他在學習了同志考察西柏坡的重要講話和黨的三代領袖、鄧小平、同志關于艱苦奮斗、居安思危、保持同群眾血肉聯系的論述后,在筆記中寫下感語:“兩個務必永不忘,艱苦奮斗要發揚,建設小康路途遠,發揮余熱保本色”。四句話道出了他努力學習理論,不斷改造世界觀的心聲和踐行“三個代表”的堅定信念。近五年來,他獲得過多項榮譽,也常有記者采訪登報,但他從不自我陶醉,從不聲揚,仍繼續默默地奉獻著。他還注意從工作實踐中學習別人的工作經驗,孜孜以求。他從報紙上剪裁下來大量有關黨建、關心下一代、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以及道德規范等材料,結合形勢、任務,針對不同層面,撰寫了《堅持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為振興紅崗貢獻力量》、《實踐三個代表,提高黨員素質》、《怎樣以實際行動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共產黨員的一生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等論文、講稿,學為所用,付諸于行動。
身先士卒,做維護穩定領頭雁
2000年,他任偉業社區總支書記時,恰逢企業有償解除勞動合同職工、家屬上訪期間,“”邪教組織活動也十分猖獗,他把抓穩定當作重中之重的一項政治任務來完成。2000年3月6日晚飯后,他準備下去走訪調查,可剛出住宅樓不遠,突然冠心病復發,胸悶、心絞痛,虛汗淋漓,此時此刻他不顧自己的安危,用手捂著胸部,一小步一小步艱難地走到居民委,一進屋就扒到了桌面上,委干部驚呆了,“張書記你咋的了”,他指著自己的胸部說:“心絞痛”。委干部勸他回家休息,他不肯,便趕快跑到他家取來速效救心丸服上。病情穩定后,他堅持走訪了兩個樓區4戶。那段時間他披星戴月,廢寢忘食,通過各種方法調查了解,分別黨內外統計造冊、輸入微機,并上報,為領導決策提供了依據。
在社區治安活動中,張秉仁身先士卒,甘當“排頭兵”。全力支持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遵照街道黨委對社區黨建、社區建設雙推進的指示精神,組成一支以總支領導成員為主體,以老黨員為骨干的社區治安義務巡邏隊,每逢節假日由他牽頭有組織地帶上“社區治安員”的紅袖標,沿著社區67棟樓環繞巡邏。2002年2月12日,所謂邪教組織“”慶祝日那天,他和隊員們發現“”分子張貼的反動宣傳單、口號,便不顧天寒,手被凍僵,想法設法取下掛在樹枝上的反動條幅,刮掉張貼的“”宣傳單。對一些用紅鉛油寫的反動口號,他想到用油漆蓋。沒有油漆,支委同志拿來家里灌進雪水的油漆,經處理脫水后,把反動口號涂掉。他帶領巡邏隊節假日巡邏的舉動,既體現了他和巡邏隊員們向邪教組織“”作斗爭的鮮明態度,凈化了社區環境,又保證了社區居民過上了祥和的春節,維護了社區的安全與穩定,在百姓中一時傳為佳話。
身自為之,盡心竭力抓黨建
作為黨支部書記,他始終把黨建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努力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為方便支部黨員管理和黨員活動,他以樓區、塊、片劃分了黨支部。在每年的12月就制定新一年的黨建思路。他還親自培養入黨積極份子,現已有一名同志成為中共預備黨員。在2001、2002兩年的民主評議黨員活動中,他組織黨員學習同志關于“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從嚴治黨的方針。他思想工作到位,反復深入地做重點人的思想轉化工作,啟發他們珍惜“政治生命”,予其醒悟的機會。2001年來,挽救了三名黨性淡化的黨員,除名不合格黨員2名,純潔了黨的隊伍。他兩次到省委老干部局舉辦的離退休黨支部書記理論培訓班學習,每次都認真聽課,作筆記,回來后,向區老干部局和街道黨委匯報后,以原講稿為準,以記錄為輔導,消化內容,查找資料,整理教材。2001年,在老干部局的安排下,在區離退休黨支部書記培訓班上由他輔導講了《同志“七一”講話對黨的建設的重大歷史貢獻》、《全面理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做“三個代表”的實踐者》和《深入學習“七一”講話精神,把思想統一到“七一”講話精神上來》等4課。2002年,在區老干部局舉辦的第二期離退休黨支部書記培訓班上,講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鄧小平同志改革開放理論與取得的巨大成就》、《世貿組織的基本知識》等三課。通過辦班傳達貫徹,培訓了理論骨于,提高了離退休黨支部書記的理論水平。在總支舉辦的學習“十六大”精神黨的知識答題時獲得了第一名。對一些政治需求,他總是有求必應。在紀念“七一”學黨章活動中,為長城大酒店黨員講了《堅持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為振興紅崗貢獻力量》的黨課,在紅崗街道組織的黨員紀念“七一”活動中,講了《共產黨員的一生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的黨課,在區機關黨委舉辦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上講了《怎樣以實際行動,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的黨課,他還和田德芳同志為紅崗街道居委會干部講了《崇尚科學,破除迷信,深入揭批“”》的黨課。他鼎力支持老干部局、活動室的工作,發揮老干部自管委員會的作用。當聽說一些同志要求雙休日照常活動的反映后,兩次向區老干部局、活動中心提出建議,得到了采納,除法定假日外,雙休日均由自管會的老同志在活動室值班。他不僅參與活動室長假日、雙休日值班,而且還充當了各類比賽活動的骨干,先后在慶祝“十一”、紀念“七一”和區紀檢監察局舉行的文藝匯演中,自編自演過朗誦詩《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三句半《深入揭批“”》等,并獲得了創作獎和表演獎。
身入其境,全心全意為群眾排憂解難
多年來、張秉仁同志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努力為群眾辦了一些好事,實事。去年入冬取暖期到來之前,小區1--8樓由于換暖氣管線施工有滲漏水,管道積滿了水,送暖時會冒氣污染環境。他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經過與物業公司協調,在領導的幫助下,終于從外單位借來抽水設備,抽掉了管道里的水,保證了按時送暖。多年來,他把關心老干部和老干部遺屬看作大事,從一件件小事做起,為他(她)們排憂解難。2002年2月2日,他走訪退休黨員宋玉坤同志時,了解到她患腎病已好幾年了,每周透析2次,兩個月需輸血一次,她本人提出可否批點救命錢。張秉仁于2月5日就去區醫院談了宋玉坤的特困情況,原單位終于答應每月為她解決50元透析乘車費。去年末,由身體原因,他辭去了支部書記的職務,但心里始終掛念著宋玉坤等同志生活困難問題,在向新班子交接工作時,一再請新同志想著他們的實際困難,在2003年春節前,經總支上報,又為宋玉坤批了200元的特困補助。
身遠心近,一心一意關心下一代
張秉仁同志始終把關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作為自己晚年的追求。在關心下一代工作實踐中,發揮了一個老黨員、老干部、老黨務工作者的優勢。學習離休干部李景榮,他與田德芳同志協手并肩,承擔起紅崗區關工委對青少年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為了培養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他把自己的一顆愛心奉獻給青少年。他以“三個代表”思想為指導,以理想信念教育為導線,以愛國主義、傳統教育為前提,以法制教育為重點,以英雄人物和大慶會戰傳統為動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關心下一代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去。十年來,他撰寫了《堅持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為振興紅崗貢獻力量》,《淺談新形勢下青少年教育的方法、途徑》,《還我香港、愛我中華》,《澳門回歸,壯我國威》,《崇尚科學、破除迷信》,《在紀念“五四”八十周年座談會上的發言提綱》和《預防未成年犯罪》等教育材料達10多萬字。特別近幾年來,他通過學習“三個代表”思想,與時俱進,樹立了開拓創新的思想觀念。他把報刊上登載的有關“三廳一室”、網吧等有些不健康的文化滲透到青少年中,污染中小學生的心身健康,甚至是危害家庭、社會,影響自己進步的違法犯罪案例剪下來,從2000年就著手寫完了《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教育材料,在教育局的配合下,先后到杏樹崗鎮中學、采油八廠中小學、杏樹崗鎮青年干部培訓班、區機關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進行了理想信念教盲、愛國主義教育、法制教育和區史教育,場場都收到了明顯的成效,使廣大青少年、師生受到很大震動。有的場次被市電視臺當日新聞報道。他是區關工委委員,為救助特困學生,在區關工委統一安排下,他兩次去肇源縣新肇鎮一、二中調查資助吉萬芹等7名特困生。2002年2月初,在區關工委倡議下,動員離退休老同志開展為特困學生提供救助活動,當時張秉仁的二兒子因腎病在北京住院,急需要錢,但他還是帶頭救助了100元,并在區關工委的安排下,前往新肇鎮,再次給每個特困生送去了三百元。特困生和家人被感動得熱淚盈眶,紛紛表示完成學業,長大報效祖國。
歲月如梭,花發滿頭。帶著一腔熱忱的張秉仁還在默默地奉獻著他的余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