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群眾滿意是我的標準——記村黨支部書記同志先進事跡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群眾滿意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也是檢驗我們各項工作的第一標準”,這是白土鄉標洞村黨支部書記韋相能同志在全村黨員隊干會上經常講的一句話。近幾年來,該同志以求真務實、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工作作風,以開拓創新的精神和強烈的責任感,積極帶領群眾戰勝困難,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解決該村的水電路“三難”問題,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為促進全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取得了明顯成績。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解決群眾最迫切需要解決的“三難”問題。
標洞村是山區村,自然條件惡劣,特別是土肯、景洞、方洞等幾個自然屯,山高弄深。2002年以前,這幾個屯都沒有通電通路,存在典型的“三難”問題。1999年9月,韋相能任標洞村黨支書后,下決心四年內一定首先解決土肯、景洞、方洞等山區屯的用電、行路難問題,他積極跑部門,聯系資金,利用晚上時間進村入戶做群眾思想工作。他經常三更半夜一個人走在險峻的山道上,挨家挨戶發動群眾,人也瘦了黑了。2001年初,白打至景洞屯級路終于得到了有關部門的支持開工了,同年年底,土肯、景洞、方洞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也通了電,結束了點煤油燈照明的歷史。
韋相能是個比較實干的人,在實施土肯、景洞、方洞等山區屯的通電工程中,由于山高路險,施工難度相當大,他帶著一個2公斤的水壺連日在工地上工作,高溫酷暑下令他頭暈眼花,渾身泛力,可他仍硬撐在現場指揮群眾安全施工,并與群眾一起抬水泥電桿上山。韋相能的苦干精神深深的鼓舞著村民們,他們干勁更大了,結果只用1個多月的時間,硬是在山高路險和徒峭懸崖上架完了6.5公里的高壓線路,土肯、景洞、方洞等幾個屯通了電。
土肯、景洞、方洞、石崗是標洞村山區村的山區隊,就因為交通不便,生活特別困難,韋相能也特別掛念這幾個屯群眾的生產、生活等困難問題。他經常下到這幾個屯的群眾家問寒問暖,雖然現在通了電,但交通還沒有解決是他最大的一塊心病。他下決心無論如何要想方設法為山里面的群眾解決行路難的問題。在實施白打至景洞屯級路中,由于線路長,地勢復雜險峻,工程量大難度大,村里的勞力缺乏,他還動員在外務工的人員要求全部回鄉參加施工。他白天在工地上與村民并肩作戰,激發了群眾修路的積極性,現在這個工程已完工80%。在他的影響下,群眾修路的積極性非常高漲,他利用這個有利條件,多次向上級反映,要求把這條改建成四級路,經過上級部門經過多次勘察測量,現已批準立項修建。
百石竿頭,更進一步。韋相能是個永不知足的人。為了切實解決標洞村的交通難問題,原到村委3.5公里的村級公路,路況較差,路面凹凸不平,雨天坑坑洼洼,車子無法行走,他多次向黨委政府反映,并得到了支持。于2004年上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于當年底終于改建成四級路并通過了驗收,標洞村交通不便得到很大改善。
二、積極調整產業結構,解決群眾增收難問題。
韋相能擔任黨支書以后,從本村實際出發,積極引導群眾解決思想,更新觀念,相信科學。為了使有限的土地多產糧食,全村160多畝的水田全部種上良種,95%以上采用拋秧技術。為了進一步增加群眾收入,今年全村甘蔗種植面積達到310畝,比去年增加100多畝,全部種上高糖高產品種,有接近100畝左右的面積還采用了地膜覆蓋種植。利用山區優勢,積極發動群眾飼養山羊。目前,全村山羊存欄1200多只,種桑養蠶32畝。為了可持續發展,全村退耕還林250多畝。由于產業結構合理化,經濟發展路子正確,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0年前提高接近1倍。
三、加強班子和廉政建設。
韋相能走馬上任后,非常重視班子建設和廉政建設,經常組織村級“兩委”班子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及有關廉政建設的法律法規,提高班子成員的理論和政策水平,統一了班子成員的廉政勤政意識,村務公開每年公布3次以上。由于村委班子的團結務實、勤政廉政,群眾比較滿意。
韋相能由于全心全意地撲在工作上,難得有時間幫妻子干農活和做自己的事,鄰居的幾家村民都陸續起了樓房,他的家相對較清貧。他說:“我是共產黨員,要舍得吃虧,只要全村老百姓都富起來,我暫時窮點算什么。”他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