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向市長同志一行匯報提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XXX區委
XXX區人民政府
(2005年X月X日)
尊敬的X市長及各位領導:
首先,我代表區委、區政府對X市長一行來中區視察指導工作表示熱忱的歡迎。
今年以來,區委、區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按照“工業強區、城鄉相融、服務城市、富裕農村”的經濟發展思路,狠抓發展第一要務,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都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初步預測,1-9月份,全區GDP實現29.47億元,同比增長14.1%。財政收入完成6150萬元,同比增長18%。地方一般財政收入完成2750萬元,同比持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29億元,同比增長16.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69億元,同比增長57.86%;招商引資實現到位資金4.09億元,引進各類項目51個。現將我區今年以來各項重點工作及后三個月的主要工作思路和措施匯報如下:
一、今年以來各項重點工作情況
(一)狠抓“項目推進年”活動,把抓發展切實落實到抓項目、抓投入上來。今年以來,全區集中力量推進實施了36個重點項目,目前,云天新材料年產1萬噸鉻鐵合金一期、天宇紙業技改擴能、偉華紡織年產3萬紗錠一期、金鷹集團年產30萬噸軋鋼一期等7個項目已經竣工投產;偉華紡織年產3萬紗錠二期、四川上碳年產1.5萬噸石墨化炭素一期、海天實業與成都海特高新合作年產2.2萬桶腸衣、“寶白”公路等11個項目建設力度大,進度快;年產1萬頭洋二雜母豬繁育場、廣昭商業城、清江逸景小區等4個項目新開工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增勢強勁。
(二)狠抓移民新村和生態小康村建設,農村經濟穩步發展。按照市委高烽書記提出的“防患未然、確保穩定、標本兼治、長治久安”的移民工作要求和“一調整、二提高、三建、四改、五通”的新村建設總體要求,重點抓了寶珠寺電站施工區4個移民新村和龍潭廟坪村等3個生態小康村建設。已投入資金623萬余元,建設竣工沼氣池1153口、入戶路21.82公里,硬化渠堰10.2公里,建蓄水池20口,新、改建房602戶;新建經濟園745.5畝,建標準化圈舍841戶,發展養殖大戶300戶。“寶清”公路已整治竣工5公里。召開了全區農業產業化工作會議和農業產業化推進現場會,成立了蔬菜、生豬、油橄欖巖桂、白龍湖漁業4個產業發展辦公室,明確了全區農業產業化建設的目標和思路,落實了突破性發展的措施辦法。全區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達8萬畝;出欄生豬21.2萬頭,生產仔豬20萬頭;新增網箱養魚320箱,白龍湖水產品產量達到6224噸;1.1萬畝巖桂、3.5萬畝油橄欖長勢良好,部分油橄欖已開始掛果。
(三)穩步推進城鎮化建設,深入實施“三個集中”,實現了城鄉經濟互促互動。我們始終堅持城鎮化是實現“二個率先”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為實現走有特色的城鎮化之路,首先是加強了規劃,著力提高城鎮建設水平,重點對XX和XXX等鎮進行了總規和控制性詳規編制。其次是不斷壯大經濟,強化城鎮產業支撐。爭取到全國重點小城鎮建設資金200萬元用于寶輪鎮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引資近6000萬元進行舊城改造,舊城上街整體開發房屋主體工程已完成2萬平方米,清江東路、四河子引水工程、綠化工程、上街300米道路基礎工程和地下管網已基本完成,寶輪大酒店、龍都花園一期工程等重點項目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強化產業支撐上,我們側重抓了“三個結合”。一是與農村工業化相結合。鄉鎮企業快速發展,1-9月全區鄉鎮企業工業總產值達到3.4億元,同比增長24.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實現3600萬元,同比增長17.3%。二是與農業產業化相結合。加大了對龍頭企業的引進和重點大戶的培育,全區市級龍頭企業達7家,區級8家,培養大戶2134戶,有效地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經營更快更好的發展。三是與發展農村第三產業相結合。以搞活流通為突破口,大力開拓農村市場,發展旅游農家樂、電信、保險等行業,使之成為城鎮新的增長點。與此同時,我們加快了工業向園區集中的步伐。截止9月份,回龍河工業項目區內已擁有混凝土攪拌站、四川上碳等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產值2.02億元;向區內城鎮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2.95萬人,占全區富余勞動力總數的42.8%,145戶農民到城鎮建房、購房,從事二、三產業,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重組土地3800余畝,26家業主經營土地2800余畝。
(四)狠抓招商引資,奮力推進“三個轉變”,對外開放的速度加快。今年以來,我們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發展的主要抓手,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到多次赴西安、上海、杭州和成都等地招商,就偉華紡織第三期工程(即20萬錠紡紗基地)、上海碳素廠整體搬遷、核石墨高科技項目、2×5KW坑口電廠、年產20萬m3中密度纖維板等項目進行了廣泛地前期洽談,達成意向性項目合作協議6個,協議資金11億元。充分發揮市場化配量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成功拍買土地4宗,實現土地收益1673萬元,拍賣采砂權2處,拍賣收益137萬元;全區引進專業技術人員51名;積極引導民間資金進入生產經營領域,激活民間資金近8.6億元,吸納民間資金4.9億元,外貿出口168萬美元。全面減免農業稅352萬元,發放糧食直補資金148.3萬元。農村信用社改革方案已報至中國銀監會審批。
(五)集中整治礦業秩序和發展環境,促進了經濟社會協調持續發展。按照省委學忠書記“關鍵是干部,要害是利益”的指示,全區全面整頓礦產資源181處,責令限期整改非煤礦山企業42家,依法關閉無證煤礦、井口18個和不具備辦礦條件的非煤礦山18家,責令證照不齊的30只采金船全部停產,并依法依紀對9名責任人給予了處理。集中清理整頓公鐵路沿線亂堆亂建煤坪影響環境和黑石坡濫采松脂等突出問題,依法取締非法經營煤坪119個,清除原煤3.1萬噸,并關停石灰窯4個,停業整頓洗煤廠3家。加快了南河、嘉陵江沿岸環境整治,制定了《加強生態建設取締南河沿岸違規養殖牲畜實施方案》。對著力打造廣元精品街道區進行了論證和評價,即將進入規劃設計階段。投入資金近200萬元,按照特色社區、精品社區和平安社區的要求,重點打造了11個社區,創省級優質社區進入驗收評審階段。同時,對全區影響發展環境的強買強賣、強攬工程、強行運輸、非法阻工等行為進行了整治,對城市背街小巷、“牛皮癬”進行了治理,效果比較明顯。全面落實了“兩免一補”和獨生子女獎勵補助政策,全區計劃生育創省優迎復檢工作取得成效,寶輪中學創省重已全面啟動,各項社會事業快速發展。順利完成了開發區的移交工作。
(六)狠抓信訪工作,切實處理和解決關系群眾的熱、難點問題。我們認真貫徹《信訪條例》,實行信訪群眾區長接待日制度,按照“堅持政策、理順情緒、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原則,加強了對重點工程移民和城市建設拆遷征占地遺留問題、企業改制破產遺留問題等不穩定因素的調處,切實履行維護穩定職責。加大“三金”清收和資產變現處置力度,按承諾兌付股金(基金)583萬元,保證了股民穩定。嚴格執行“一崗雙責”制和行政“一把手”抓安全生產的責任制,開展了“安全生產警示月”、“全國第四個安全月”、全區第三個“百日安全無事故活動”,安全生產形勢穩定,無重特大事故發生。
二、后三個月的主要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狠抓落實,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項目標任務
1.繼續加大投資力度。加快偉華紡織二期、石墨化炭素一期、云天新材料二期、天正紡織、海天實業擴能、“寶白”公路、銳昌生態農業科技園等14個重點項目的建設進度,力爭2×5KW劣質煤電廠、XX鎮11萬千伏安變電站、新利州購物廣場、眾森商廈年內全面開工建設,全面完成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億元的目標。全力做好招商引資“三篇文章”。一是以偉華紡織印染公司的發展壯大為龍頭,抓好偉華、天正擴能上規模,建設30-50萬紗錠紡織基地;二是以上海碳素廠整體遷移我區為基礎,建設國內第一家高溫氣冷堆核燃料原料供應基地;三是依托2×5KW合力電廠建設,建設年產5萬噸工業硅項目。同時,跟蹤國棟年產20萬m3中、高密度纖維板項目,加快林紙產業一體化項目的論證和招商,為“十一五”首批項目的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2.加快工業經濟的提速增效。利用后三個月時間,確保現有規模以上企業正常運轉。在偉華紡織、云天新材料2家企業已培育至規模企業的基礎上,年內再將瑞奇模具、天正紡織等5家企業培育為規模企業,力爭使全區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9家。同時,集中人力和財力,抓好回龍河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引導瑞奇模具、飛亞抗靜電納米梭子料項目2家工業企業進入園區。抓好上海碳素廠整體搬遷和核石墨高科技項目建設的規劃、征地和拆遷安置工作,力爭盡早開工。
3.加快城郊一體化建設步伐。一是立足把XX鎮建設成為全市最有活力的衛星城鎮,堅持“經營城市規劃優先”的理念,以城鎮規劃為龍頭,以產業發展為支撐,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經營城鎮資源為手段,對寶輪城鎮建設實現多渠道投入。加快移民市場、廣昭商業城、眾森商廈、寶輪大酒店、清江逸景、龍都花園等項目的建設進度,盡快完成上街舊城改造和舟壩路北段道路、城鎮排水排污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動工寶輪城網改造。二是把寶輪鎮的垃圾處理場、污水處理廠、天燃氣公司和51宗閑置土地以及公益性廣告、三輪車列為年內加大市場化經營城市的重點,不斷探索投融資新模式,并以點帶面,全面推開以中心城區為依托建設城周結合點,切實把市建設工作會議精神落到實處。三是繼續堅持“商貿創品牌、服務創星級、市場上規模、環境創優質、社區創和諧”的第三產業發展路子。四是圍繞“一線一道”和“三點一城市”的總體思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規劃,打造精品街區,年內完成總體規劃。同時加快11個社區建設,確保創省級優質文明社區一舉達標。
4.加快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建設和引進。進一步貫徹落實全市農業產業化暨縣域經濟發展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用抓工業的理念抓農業,繼續加快推進特色農業和農業產業化進程。一是充分利用境內3萬畝白龍湖水面,重點抓四川涌泉珍稀魚類養殖有限公司、三臺佳琪公司等養殖企業的發展壯大,使白龍湖水產養殖產量年內達到8000噸,三年達到1萬噸,收入達到2億元,建立無公害珍稀魚類水產養殖基地。二是加速促進銳昌生態農業開發科技園的種豬基地建設,力爭建成年育肥豬1萬頭,年產洋二雜母豬1萬頭的養殖規模,確保明年5月1日前全面建成,成為川北農業產業化的亮點。繼續按照“六個一”的目標建設龍潭川北仔豬之鄉,年內達到15萬頭,三年達到30萬頭。為全區實現年出欄肥豬60萬頭,仔豬40萬頭打下基礎。實現肥豬、仔豬100萬頭。三是利用已栽植的3.5萬畝油橄欖和1.1萬畝巖桂基地,進一步培育產業上臺階。四是立足服務城市,規劃培育建設1000個大棚的蔬菜標準化示范區和10萬畝無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年內再取得新的成效。同時,以發展產業為核心,繼續加快移民新村和生態小康村建設,確保18個市級示范新村和4個移民新村全部驗收達標,確保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150元以上。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搞好城周秋季植樹和綠色通道建設。
(二)著眼謀劃明年,認真編制好“十一五”規劃。一是根據市第五次黨代會提出的“又快又好地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越,推進區域性經濟中心的加速形成,建設生態廣元”三大奮斗目標,按照發展要更快的要求謀劃明年。明年工作總的思路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區域資源整合,圍繞一切工作以發展為中心,發展以項目、投入為中心,各項指標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努力建設四大農業產業化基地,連抓五年,使20%的農戶即1萬戶農戶實現種養大戶標準,培育龍頭企業20個。規劃在“十一五”期間,發展年產值過5億元的企業4家(偉華紡織、四川上碳、合力電廠及工業硅、國棟20萬m3的中高密度纖維板項目)、5個過億元的企業(海天腸衣、云天新材料、金鷹集團、天宇紙業、中方制藥)、6個產值過5000萬元的企業(瑞奇模具、南橋實業、天正紡織、新糧商貿、飛亞紡織器材、混凝土攪拌站),使全區規模以上企業產值達到30億元,增加值10億元以上,50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15個。培育3個銷售過億元流通企業(通大道、新天地、川北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按城市規劃,打造一條精品步行街。科學編制“十一五”規劃,按照新型工業化,能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農業和農村經濟,商貿流通和社會事業發展6個板塊,進一步搞好聽證、專家咨詢、市民參與、社會各界評價的規劃編制工作,力爭在10月底提交區人大常委會審議。“十一五”規劃編制總的思路是:堅持科學發展觀和創新的原則,堅持市場化配置資源的原則,堅持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原則,堅持抓項目抓投入的原則,堅持統籌發展的原則,堅持建設生態市中區的原則,按照“強化總體發展目標,突破重點、體現特色,依托項目抓發展,增加空間規劃”的要求,以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方向以及自身資源優勢為出發點,以關系全局、帶動性強、政府組織實施的重大建設項目為支撐,把規劃全面落實到公共產品、基礎設施,循環經濟等重大項目和投資大,效益好、延伸產業鏈條的重點項目上,使編制的規劃更具有實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加大稅收征管力度,穩步推進區鄉財政體制改革。一是確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務。全面清理全區稅源和納稅人及欠稅情況,加大稽查力度,堵塞稅收流失漏洞;進一步改進和強化稅收征管手段、嚴格依法治稅,做到應收盡收;抓好重點企業的發展,做到滿負荷生產;激活城鄉消費市場,擴大消費需求,努力培植稅源。二是穩步推進區鄉財政體制改革。主要是以區鄉預算管理一體化,實施預算區鄉共編;以區級部門集中收付一體化,提高財政性資金使用效率和調控性能;以鄉鎮會計集中核算一體化,推進鄉級財政會計集中核算中心建設;以政府集中采購一體化,完善管理和監督區級部門和鄉級政府的資金運用制度;以區鄉國有資產管理一體化,盤活存量資產,積極化解鄉鎮債務。
(四)繼續加大礦業秩序整頓,徹底整治城鎮環境衛生,堅決整治影響投資環境的各類行為。一是繼續鞏固礦業秩序整治工作成果。根據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設生態廣元,打造天臺山國家級風景旅游精品區的要求,當前重點是抓好回龍河街道天臺山旅游線路上3家煤礦的整治工作,制定具體的整治措施辦法。二是抓好煤坪清理整頓“回頭看”。加大經常性巡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嚴格辦理煤炭經營許可證,建立起南河上游及公路沿線環境治理的長效監管機制。三是按照市政府《關于加強南河環境保護的通告》的要求,切實抓好南河、嘉陵江沿岸養殖戶的搬遷工作,爭取在10月31日前拆除搬遷到位。四是加強對工業污染源的治理和監管,督促企業嚴格按標準排放污染物,嚴肅查處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污染物且拒不整改的企業和責任人。五是切實加強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組織領導,加大城市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制定長效監管機制,確保城鎮環境衛生進一步好轉。六是繼續嚴厲打擊影響投資環境的行為,在教育、查處上決不手軟。七是全力抓好市教育園區建設的拆遷安置和新區建設工作,確保教育園區建設進展順利。
(五)切實關心群眾生活,認真抓好安全和穩定工作。認真做好廠礦子弟校、開發區移交我區人員的社會保險銜接工作。積極爭取把符合低保政策的失地農民、移民,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全部納入低保范圍。加快寶輪、大石、榮山119戶城鎮拆遷戶和山體滑坡地質災害受災戶的房屋新建工作,抓好農村貧困戶、特困戶的救災救濟,確保有御寒的衣物,有越冬的糧食,有居住的房屋。加大“三金”清欠力度,大力籌措資金,確保按承諾兌付,年內全部兌付農村合作基金會個人股金余額。認真做好征地拆遷補償安置工作并妥善處理遺留問題,加大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清欠力度。繼續深入開展好“百日安全無事故活動”和鄉鎮船舶安全專項整治,道路交通安全標示、標牌、標線安全專項整治,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煤礦安全專項整治,礦山資源專項整治等十項專項整治工作,重點抓好煤礦安全整治,嚴防死灰復燃,確保不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繼續落實好信訪群眾區長接待日制度,及時認真處理群眾反映的熱、難點問題,積極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