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族村新農村建設匯報材料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族村新農村建設匯報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民族村新農村建設匯報材料

一、加強村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兩委”班子戰斗堡壘作用

村黨組織處于農村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最前沿,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肩負著帶領農民群眾深化改革、發展經濟、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使命。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首先要加強村黨組織建設,形成堅強的領導核心,真正肩負起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業生產力,增加農民收入,帶領群眾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任務。我們*村在*鄉黨委和鄉政府的幫助下,配齊配強了“兩委”班子,并在生產實踐中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發揚求真務實、勇于開拓進取的精神,較好地發揮出了村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兩委”班子的戰斗堡壘作用。在“九五”、“十五”規劃制定和實施的這十年間,如果沒有“兩委”班子帶領群眾積極探索發展的思路和途徑;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一起抓;加強制度建設,規范各項工作;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村規民約;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教育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提高農民素質,充分調動農民群眾參與經濟建設和文明村創建活動,要取得現在這樣可喜的成績,是根本不可能的。

二、結合本村實際,落實有效措施,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一是科學種田,向有限的土地要更高的效益。*村人均耕地是8畝,這個數與全國的平均水平相比還是挺多的,但由于農田基礎建設不完善,種植方式落后,粗放經營等原因,經濟效益一直都不大。為了向這有限的土地要更高的效益,我們著實費了一番心思。首先借鑒外地先進經驗,走出去引進來,改進了種植技術。在水稻種植方面,我們邀請東北農業大學的水稻專家、教授到村里來給村民講課,走出去到鐵力市去參觀取經,然后就動手干了起來。*年至20*年,試驗示范成功了水稻條播技術,20*年至20*年試驗示范成功了旱育稀植、寒地水稻“三超”栽培技術。這使水稻畝產從300公斤提高到了500公斤—560公斤。在大豆種植方面,我們借鑒周邊農場的經驗,引進了大壟密、壟三栽培等技術,畝產比以前提高了100公斤。其次是根據市場需求,及時引導農民改變種植結構。從*年開始,水稻價格持續下降,而大豆價格持續走高。我們就引導農民把灌溉條件不好的水田地塊改為旱田,開始大面積種植效益較高的經濟作物。十年前*村水田和旱田的比例是4︰1,現在已經接近1︰1。到目前為止,全村水改旱面積達到176公頃,大豆種植面積比*年增加150公頃,達到198公頃,占旱田面積的81%。另外還鼓勵農民發展庭院經濟。種植項目主要是紅辣椒和粘玉米。*村住戶房前屋后地都比較大,每家至少都有1000平方米。經過村民們的合理利用,效益也十分可觀。種植紅辣椒戶,每戶每年至少可產干辣椒面400--500斤,按每斤10元計算,可多收入4000--5000元;種植粘玉米戶,基本都是將粘玉米煮熟后拿到縣里市場上去賣,因為提前上市,每穗可以賣到1元—1.5元,每平方米按5株,每株2穗計算,可收10000穗,可以賣10000元。現在,*村每年都有幸0戶左右發展庭院經濟,收入在30萬元以上。

二是轉變思路,鼓勵農民發展養殖業。自從我省提出實施“主輔換位”工程,建立畜牧業“半壁江山”的要求以后,我們村就積極響應上級部門的號召,通過召開村民大會、入戶走訪等形式,向村民們宣傳發展養殖業的優勢的優惠條件,使村民們對養殖業有了新的認識,一部分村民也有了要搞養殖業的想法。此外對養殖戶在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了重點扶持。自*年以來,鄉機關干部、村干部共為*村養殖戶擔保貸款近50萬元。鄉養殖業服務中心設立了服務熱線,隨時解答養殖戶遇到的疑難問題,技術員還定期到養殖戶家中宣傳防疫知識,發放消毒藥劑。由于宣傳到位,資金、技術幫扶到位,僅五年時間,*村的養殖業已經從無到有,并建立起了自己的黃牛、奶牛、生豬養殖小區。現在全村已有養豬戶40戶,養殖量達到4000頭;養牛戶18戶,其中:黃牛養殖戶10戶,黃牛存欄260頭;奶牛養殖戶8戶,奶牛存欄71頭(成母牛52頭),全村畜牧業收入達到120萬元,占全村經濟總收入的17%。

三是發揮“族緣”優勢,轉移富余勞動力。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開始,*村富余勞動力不斷增多,盡快幫助富余勞動力重新就業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當地黨委和政府做出了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進行勞務輸出的決策。*村因為是朝鮮族村,具有民族優勢,到韓國打工的機會比較多。為了鼓勵村民外出勞務,市、縣、鄉各級領導部門和民委部門利用與省民委、省國際旅游貿易公司及其它有關部門之間的關系,采取積極爭取指標、為出國勞務、經商人員代辦各類手續、積極為勞務輸出人員解決缺少資金問題、為勞務輸出人員家屬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各種困難等手段,解除了勞務輸出人員的后顧之憂。而且,針對富余勞動力文化水平低的實際情況,抽出一部分資金對外出打工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技能水平,拓寬外出后的擇業機會,同時與縣社會勞動保障和就業局保持經常聯系,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信息,增加到國內沿海地區和大城市就業的機會。通過采取有力的措施,到目前為止,*村勞務輸出人數達到262人,占全村人口總數的31%。其中國內勞務126人,國外勞務136人,每年勞務輸出收入都能達到400萬元,占全村經濟總收入的近50%。

三、積極爭取外界的支持和幫助,合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

*村的巨大變化和取得的突出成績,是全村百姓辛勤勞動的結果,也是省、市、縣、鄉各級領導部門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共同努力創建的成果。*年,*村安裝有線電視、電話,縣廣播電視局、縣電信局在費用上給予了優惠;20*年--20*年,在全鄉第一個安裝了自來水,在此過程中,省水利廳于20*年出資打了一眼深水井,20*年,村民自籌資金安裝了自來水入戶管道,家家戶戶喝上了自來水;20*年開始籌建村小型廣場,廣場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廣場內有標志性建筑,網球場,20*年安裝了十套健身器材,新建了兩個六角涼亭,栽植了綠化樹,在小廣場建設中,*委、縣政府、縣開發辦、縣建設局、縣文體局等很多單位都竭盡所能地在資金、人力、物力方面給*村以最大幫助;20*年修建了通村公路,更是得益于國家的好政策,得益于從國家到省、市、縣各級領導部門對*村的重點投資;縣財政局、縣地稅局、縣衛生局、縣養路段、縣水利局等部門在包*村時都為*村文明村建設出資出力,并幫扶了了不少貧困戶,使其脫貧。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無私的幫助對*村的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推波助瀾作用。

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圍繞這一目標,我們*村制定了本村下一步發展規劃:一是要建設標準的水稻育秧基地,種植優質品種水稻,為國家生產更多、更優質的大米;二是建設一個民俗風情園,為*再添一處旅游景點。目前,在*委、縣政府、縣開發辦的幫助下,*村水稻育秧基地已經開始建設了,資金已基本到位。育秧基地面積為25500平方米,20*年秋天,對地塊進行翻旋,挖通了引水渠、排水溝,鋪設了涵管。育秧基地內可扣300多平方米的中棚30個,可為120公頃水稻提供充足的優質秧苗。育秧基地建設給我們下一步增收帶來了新的希望。風情園規劃在*規劃局的幫助下于20*年已經設計完成了,接下來的幾年內,我們將按照規劃逐一去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乡县| 定日县| 乌鲁木齐市| 玛纳斯县| 金沙县| 遂平县| 江山市| 石泉县| 曲周县| 体育| 宜兴市| 沂水县| 界首市| 闽侯县| 长垣县| 公安县| 江油市| 石阡县| 永城市| 武义县| 乐山市| 虞城县| 长泰县| 牡丹江市| 郓城县| 赤壁市| 沂水县| 龙江县| 景谷| 乌苏市| 凤山县| 金溪县| 四子王旗| 克什克腾旗| 遂昌县| 高尔夫| 同德县| 郧西县| 金平| 分宜县| 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