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學教學評估檢查匯報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教育思想
(一)辦學思想
幾年來,我校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和教育教學發展的規律,不斷提升學校的辦學思想,結合學校實際確定了如下辦學理念:
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開放創新的辦學模式;激發潛能的教育策略,高效精細的學校管理;突出內涵發展的辦學特色,“五育”并舉的教育教學質量。
(二)辦學目標
“以和諧求穩定,以創新求發展,以特色求生存,以管理求質量,以科研求提升。構建品牌學科、品牌教師、品牌學生三位一體的品牌學校。”
(三)學生培養目標
“文明的Xx人、高尚的中國人、創新的現代人、發展的未來人”。
有了先進的辦學理念和明確的目標就有了奮斗的方向,實現目標靠的是認認真真地思考,腳踏實地的工作,我們對領導班子成員的要求是:教育要有新理念,管理要有新思路,工作要有新舉措,教研要有新方法。的工作要求。
二、工作目標
學生的入學率為100%,輟學率控制在0.1%以下,完成率達到98%以上。
三、工作措施
學校常規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建設,是學校管理現代化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協調關系,減少內耗形成整體力量的有力措施,是建立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的有力保證,是科學合理的需要,是管理科學化的重要標志。加強學校常規管理,是調動教職工和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形成良好校風、教風和學風,提高教育質量,豐富辦學內涵,提升辦學品位的有效手段。
1、不斷完善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形成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的管理機制。
2、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確定以學校成員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為最終目標,以提高人的素質為中心不斷建章立制,建立了以校長負責制為核心,分部管理,逐級負責,以塊為主,條塊結合的行政管理網絡、德育管理網絡、教學管理網絡、后勤管理網絡,逐步完善了管理的三個機制。即以導向為主的目標機制,競爭激勵并存的動力機制,以逆向控制為主的制約機制。
3、確立明確的目標,引導師生自我控制,自我超載。把做好工作,完成各項任務和尊重人、關心人,提高完善人的素質統一起來,在充分考慮學校、教師、學生發展需要的基礎上制訂學校的近期、遠期發展規劃,讓他們充分認同這一目標,并主動把它作為共同奮斗的行為綱領,去努力工作,達成目標。
4、充分發揮有效的激勵作用,對教師采取多種有效的激勵方式對其進行激勵,以達到最好的激勵效果。在管理中,我們靈活運用各種激勵因素和模式,為廣大教師提供了努力工作的動力源泉,使他們能為學校的發展獻計獻策,能自覺地從學校利益出發考慮問題,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與管理者一起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為發展目標的實踐或任務的完成做出自己的貢獻。
四、教師隊伍建設
1、全校教師基本情況
專任教師81人,其中本科78人,???人,本科學歷占專任教師總數97%。
2、教師培訓
對教師進行師德教育,制定學校師德建設考評方案,簽責任狀,建立教師個人師德考核檔案,進行跟蹤考核,開展文明辦公室、文明教師評比,把師德教育同職稱評定、工資晉級、評優等工作掛鉤,并實行一票否決。
學校嚴格按區“十五”繼續教育方案要求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培訓并為教師建檔,每人一檔。
學校制定統一的教師活動計劃,要求各教研組統一備課,根據“新課標”編寫教案,教研活動時間對“新課標”進行探討研究學習。
業務學習:分骨干教師、新教師、全體教師三個方面培訓,主要用“新課改”進行培訓考核,對骨干教師進行新課程新理念方面培訓,對青年教師進行新課程、新理念培訓,對全體教師進行全面培訓,提高對“新課標”的認識,并分別進行考核。
學校重視對骨干教師培養。通過校本培訓和對他們考核,走出去參加各種培訓,使他們在教育教學中帶頭做公開課、示范課,積極參加科研立項工作,在各自的學科領域內發揮了典型示范作用。
學校注重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如: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新秀課、創新課、探索課,新老結對子拜師活動。青年教師在教教學中已成為中堅力量。
3、加強對教師信息技術的培訓
隨著教學信息化的發展,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水平已經迫在眉睫,幾年來,我校不斷加強了教師信息技術的培訓力度,成立了由常海擔任主任,薛東、、李純潔、楊宇、吳麗麗等級為信息技術骨干組成的信息技術教研部,以提高教師操作計算機的能力和水平為重點,以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為目的。要求45歲以下教師均能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并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
五、課程改革
1、按照課程改革的要求開全學科、開足課時。
2、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上好綜合實踐活動課。
初三政治、歷史、勞技,初一初二勞技實行大課小課穿插上,理論課和實踐課相結合上,小課主要從理論上學,大課主要結合實際觀看錄象片,購買各種教學光盤,組織學習觀看,如:勞技課觀看“裝潢與布置”、“家用電器使用和保養”、“中國植物王國”,歷史政治課組織學習觀看愛國主義教育片《英雄兒女》、《校園軍魂》、《百年叱咤》(叢網上下載)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理想前途、熱愛勞動教育,不僅豐富學生文化知識,而且使學生們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掌握知識,增長動手動腦能力,增強興趣,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驗,為校本課程的開設提供了依據。
3、研究性學習
結合學科教學實際,開展研究性學習,學校在學期末開展一次研究性學習評獎活動,對于研究性學習成果顯著的學生給與表揚。
4、校本課程的開發
我們學校的校本課程主要以藝體為載體,先后開發了體育方面的“籃球和健美操”,美術方面的“雕塑與裝潢”音樂方面有“通俗音樂”每學期開課6課時。
六、教學工作
(一)認真抓好教學常規工作。
1、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
開學前,制定學校教學、教研計劃,各學科、各年級組再依據校級各類計劃制定年級、科組計劃。教師再根據學科組、年級組計劃制定個人教學計劃。各級各類計劃制定時均做到有內容、有時間、有專人負責,有措施要求等,實現了計劃的精細化,提高了計劃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保證了學校各級教學、教科研活動的有序進行。
2、堅持集體備課。各教研組堅持雙周備課,單周教研活動制度。備課做到三定(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四統一(統一教學目的、統一重點、統一作業內容、統一教學進度)。
3、講求實效作好作業布置和批改。各教研組教師在組內精心確定全批全改的作業類型,兼顧鞏固和發展性作業,并按時按量進行批改。
4、課堂教學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模式。教學中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思維。
5、建立健全了教學管理制度和教學質量的綜合評價體系。加強學校內部各項教學工作的科學管理。對學校的授課計劃、備課、教學、批改、輔導、復習、考試、成績評定等項教學規章制度,做到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同時提出具體的改革設想,以達到教學管理系統的整體優化。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使大部分學生在克服一定困難的前提下學到更多知識,增長能力。
(二)積極開展校本培訓
1、開展各種講座,加強教師理論修養、陶煉師德
學校積極組織教師參加、觀看各種講座,既豐富了老師的理論修養,又凈化了老師的心靈。
2、開展“教師讀書”、“教育開放月”“教學基本功大賽”“黨員示范課”等系列活動。每次活動都有計劃,有總結。
3、開展集體備課。以“問題——設計——行動——反思為主要模式,在諸多教研教學問題中選中一切入點,形成同一課題,促使不同教師對同一研究載體進行不同研究,提出各自看法,進行教育教學思想的交流及碰撞,不但強化了教師的反思意識與能力,而且使教師不斷汲取他人長處,讓教師不斷在做中提高、做中完善。
4、開展聽課評課系列活動
我校認真落實聽課評課制度。教師不僅在校內互相聽課外,還外出聽課聽講座等。聽課活動的經?;?、隨堂化使課堂更開放、更有效,同時還給教研活動提供無盡的資源,加上聽課后教師之間正式或非正式的評議活動,促使了群體間的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形成科研型的教師群體。
七、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學校生存的關鍵所在。
1、強化教學過程的全程管理
一是細化教學管理,強化過程管理,向管理要質量,向常規要質量,把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落到實處。二是強化監督檢查,要把常規管理工作作為考評教師的主要指標。加強質量監控,進行分析評估,對好的進行表彰,對差的進行整改,以促我校教育質量的整體提高。
2、為了取得質量檢測真實的、可信的效果,并為進行質量分析提供客觀、全面、原始的理論數據,無論是平時還是期中、期末的質量檢測,都能嚴肅、認真的操作,做到公平、公正。做到學校、學生、家長三滿意。
3、幾年來,我校初一、初二期末教學質量監測成績一直居于全區上游,初三完成率和升學率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八、辦學特色
我校辦學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人性化與制度化的管理模式;2、堅持德育創新,3、科研促發展;4、藝體創品牌
⑴人性化管理的核心以人為本,調動人的最大潛力,充分了解人性,一切從人發展和需求出發,學校大事廣泛征求教職工的意見,集思廣益,達成共識,在此基礎之上形成制度,這樣群眾就會自覺地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在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學校下發了教育教學征求意見表,全校教職工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意見和建議,學校領導班子進行了認真的梳理,在工作中逐漸修正。
⑵我們學校的德育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黨員先鋒崗、養成教育系列活動,感恩教育系列活動等都是德育創新的具體事例。
⑶我們學校2006——2009年,教育科研立項,國家級4項,省級3項,市級25項,區級72項,參加人數達96%。特別是教師個人立項,逐年增加,比如:李雪老師的《培養學生古文閱讀能力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試驗效果。學生古文閱讀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⑷多年來,我校一直將美術、音樂、體育作為學校特色教育的品牌。以開展群眾性的藝體活動為依托,豐富學校藝體內容,把校本教材的內容,融入到大課間、藝術節、運動會等各項文藝和體育活動中去。創建美好和諧的校園文化。
幾年來的“德藝雙馨”匯演,每年的校園體育文化藝術節,不僅提升校園文化的品位,同時也吸引了社會與家長的關注。現在我們學校的大課間和間操在全區也是最有特色的。
我校幾年來曾多次派代表隊代表去參加市里各項比賽,委屈和學校爭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