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糧食局糧改教育匯報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抓好糧改試點,深化企業改制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國發[20*]17號)和省、市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工作會議精神,根據國資委于今年3月初召開的全市國有企業改革的部署,我局在吃透文件,掌握政策,深入調研,科學論證的基礎上,會同市發改委、財政局、國稅局和農發行聯合制定了《關于深度推進我市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的實施意見》。經過我們進一步的探索,制定了《*市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深化改革實施方案》。為積極穩妥地抓好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經局黨委反復調研論證,我們選擇了*市第五糧庫為國有控股改制的試點企業。在市國資委、勞動再就業局、國稅局、社保局、國土資源局、農發行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市第五糧庫現已完成了國有控股的改制工作,正式注冊為“*市銀珠米業有限公司”,企業前景看好。
現在把我們的做法具體匯報如下:
一、把握糧改大局,認清改制趨勢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糧食是我們國家現有的三大安全體系之一(國防安全,金融安全,糧食安全)。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是真正結束建國以來糧食“四統一”計劃經濟的劃時代文件,首次明確提出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糧食購銷市場化的改革的戰略方針。做為糧食工作重要載體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自*年城市經濟體制改革22年后,由國務院明確提出體制改革的指導方向,并把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的改革確定為三條路,即:國有獨資、國有控股、國有資本退出。
我們通過吃透文件,把握政策和學習考察后,認為:國有獨資、國有控股的改制,就大多數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而言,不是最終目標,而是一種過渡。當國家與地方儲備糧體系羽翼豐滿,足可以宏觀調控國內糧食市場時,多數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最終要走國有資本有序退出這條路,這是必然的發展趨勢。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實施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制,要把握大局,認清方向,能走兩步的,不走一步,能一步到位的不搞過渡。但從市本級和海、臺、岫的實際情況看,改制后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還將承擔起不可替代的社會責任。一是,做為政府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載體,主要承擔國家和地方糧食儲備,軍糧供應等政策性業務。二是,繼續發揮糧食流通主渠道作用,解決農民賣糧難的問題。但要從過去的計劃主渠道變為市場主渠道。三是,認真落實市政府《糧食安全供應緊急供應預案》。在特定情況下要承擔起平抑糧價,保證供應,穩定民心的特殊使命。四是,立足生存,加速發展,服從于服務于*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大局。五是,在農業產業化進程中,要起到聯結農戶、商戶、消費者的龍頭企業作用,為解決“三農”問題盡職盡責。從以上這幾點考慮,我市還必須保留一部分國有控股或國有獨資的糧食購銷企業。那么就國有獨資,國有控股改制的兩種過渡模式而言,國有獨資的改制沒有什么實質上意義,而國有控股的改制更接近最終目標。
這兩種模式具體表現為“八個不一樣”。①適應的范圍不一樣。如果一個糧庫歷史包袱重,政策性掛帳認定的少,無力支付職工身份置換等改革成本,只能走國有獨資這條路。相反,如果一個糧庫歷史包袱輕,政策性掛帳認定充分,有能力支付改革成本,就要毫不猶豫地走國有控股這條路。②改制的深度不一樣。國有獨資是一小步,而國有控股是革命性的一大步。③性質不一樣。國有獨資的國有性質沒有變,國有控股的性質已變為股份制企業。④職工身份不一樣。國有獨資企業的職工仍然是國有職工,國有控股企業的職工身份已經置換,既是新企業的股東,又是新的員工。⑤分配方式不一樣。國有獨資企業只能是在按勞分配上加點花點。而國有控股企業在繼承和創新按勞分配制度的同時,又實施按股分紅制度。⑥法人治理結構不一樣。國有獨資企業沒有股東會,只能實施“兩會一層”的法人治理結構,是不健全的。而國有控股企業才能建立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三會一層的健全的現代企業制度。⑦對資產和效益的關切度和責任心不一樣。國有企業的產權是虛置的,勞動者對其關切度和責任心不強。做為出資人的股東兼勞動者對企業資產保全、開源節流的責任心遠遠高于國有獨資企業。⑧爭取優惠政策可靠程度不一樣。國有獨資改制目前最大優勢就是可以繼續享受免增值稅政策。而國有控股改制能否繼續享受免增值稅政策尚無定論。
通過認真學習和調研,使我們對糧改的大局和改制的最終趨勢有了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為我們的科學決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制定改革方案,確定改制目標
今年2月18日,我局會同市發改委、財政局、國稅局、農發行聯合下發了《關于深度推進我市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的實施意見》。然后依據《*市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實施方案
》,結合糧食部門實際,經局領導班子反復論證,制定了《*市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深化改革實施方案》,主要闡明了以下幾個問題:
1、總體目標:按照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通過產權制度改革和戰略重組,實現國有糧食企業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的創新,建立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使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市場主體。
我們制定的總體目標,可以濃縮為“321”工程。即:三項原則,兩條底限,一個提高。三項原則是:增強活力、壯大實力、提高市場競爭能力。這是我們研究國有糧食企業所有改制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衡量改制成功與否的尺子。二條底限是:儲備糧指標不能丟,免增值稅政策不能丟。因為國家及地方糧食儲備是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擔負宏觀調控責任的主業,同時也是唯一的補貼來源。而免增值稅政策是國家給予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的特殊優惠政策。目前我們玉米經營的毛利率僅為1.8%。如果免增值稅政策丟了,企業將無法生存。一個提高是提高效益。即包括社會效益,又包括經濟效益。
2、工作目標:原定方案是20*年基本完成全市70戶國有糧食企業改制任務。但由于新增糧食財務掛帳工作全省推遲到9月末,*該項工作進度又比較落后,完成難度很大。其中:市本級6個糧庫全部改為國有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第五糧庫已經完成,其他5個糧庫已制定了改制方案。*、*、*糧油工業公司力爭年底進入破產法律程序。海城、*、*、*區糧食局也要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力爭盡快完成省、市考核的國有糧食企業的改制任務。
3、工作原則:
一是,堅持以人為本,依法維護職工利益的原則。二是,堅持依法規范操作和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原則。三是,堅持從實際出發,因企實策的原則。四是,堅持產權交易“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五是,堅持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的原則。
在我局制定的方案中,還就如何解決國有糧食企業職工身份置換問題,如何抓好糧食財務掛帳,減輕企業負擔問題,如何用好用足優惠政策問題,國有糧食企業改制的主導途徑問題都做了詳細安排,使我局制定的改革方案具有了方向性、目標性、時限性和可操作性,有力地指導了全市榜上有名的70戶國有糧食企業的改制工作,這是群策群力的集體智慧結晶。
三、加強組織領導,建立責任體系
由于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尚屬首次,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情況異常復雜,任務繁重艱巨。起碼在全省范圍內還沒有進行實質性操作的。為保證我市國有糧食企業加速、規范、有序地完成改革任務,經局黨委研究決定,成立國有糧食企業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同時建立上下聯動,責任分工明確的目標管理體系。
我局黨委書記、局長王吉盈同志任組長。
局黨委班子6名成員任副組長。
成員有:*、*縣、*縣、*區糧食局局長、市本級6戶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法人代表和局機關三名處長,辦公室設在我局財務處。同時建立了7個改制推進組。
四、抓好改革試點,深度推進改制
為了積極穩妥地抓好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我們采取了先搞試點,以點帶面,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經局黨委反復研究論證,我們選擇了*市第五糧庫做為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國有控股的改制試點。我們的理由是:*市第五糧庫為我局直屬中型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現有職工674人,其中:在職職工387人。離退休職工287人。由于企業堅持了管收儲糧,吃市場飯,走改革路的發展戰略,連續13年盈利。截止到今年3月末,企業資產總額23023萬元,負債總額17322萬元,企業凈資產5701萬元,資產負債率75%。而且企業領導班子為官廉、從政勤、決策準、辦事公;職工隊伍素質高。該庫生產的銀珠大米出口到14個國家和地區,產品知名度高。這其中的最關鍵問題是企業自身有資金,完全可以支付改革成本,操作起來容易。
在選定第五糧庫做為試點單位后,經過近3個月的準備工作,于今年2月23日,我局制定了《*市第五糧庫改制預案》和《職工安置預案》兩個草案。在國資委和勞動再就業局等部門的具體指導和支持下,完全依法規范操作,具體程序是:
1、兩個預案自2月23日完成后,正式報到市國資委。
2、我局組織專家并邀請國資委、勞動再就業局等對第五糧庫改制的可行性進行分析論證。
3、3月2日,第五糧庫召開領導班子會議,全部表決通過兩個預案并形成了決議。
4、3月18日我局正式向市國資委上報了《關于*市第五糧庫的改制申請》。
5、3月21日,國資委對*市第五糧庫改制預案提出了初審意見,同意按國有企業改制操作程序的規定,開展財務審計和資產評估工作。
6、3月28日,國資委分別委托鑫鑫會計師事務所和千惠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對*市第五糧庫進行審計評估。4月8日出具了審計報告,5月8日出具了評估報告。經核實驗證,市國資委出具了《關于對*市第五糧庫擬改制為有限公司整體資產評估項目予以核準的函》。
7、6月8日由我
局正式制定《*市第五糧庫改制方案》和《*市第五糧庫職工安置方案》。
8、6月14日,*市第五糧庫召開第十三屆五次職工代表大會。*市總工會三位領導同志,市勞動再就業局主管部門領導,*弘揚律師事務年的律師、我局王吉盈局長和局班子三名成員參加了會議。五庫這次職代會的48名職工代表,聽取并審議了改制方案,通過了募股方案和持股會章程。最后以無記名投票方式表決了《*市第五糧庫職工安置方案》。結果是:46票贊成,2票反對。0票棄權,高票通過。
9、6月16日,我局按程序召開改制論證會,請中介機構和全市各有關單位的改制專家、審計評估機構共20人專家進行論證,與會專家對兩個方案當場提出了16條改進意見。修改完善后,一致認為“*市第五糧庫的改制工作在市糧食局的領導和市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督指導下,自始自終依法規范操作,程序合理,要件齊備。兩個方案不僅符合國家及省、市的相關法律法規,同時兼顧了國家、企業和職工三者利益,改制后將有利于進一步調動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與創新精神,更好地承擔起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應承擔的國家義務,促進法人治理結構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實現,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利稅水平,更好地服從于服務于*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大局”。
10、6月28日,*市企業改制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了《關于對*市第五糧庫改制的批復》。7月11日,李偉家副市長批示同意。
11、目前新改制的*銀珠米業有限公司已注冊完畢,正在進入產權交易操作程序。
我局8月初成立了“*市第五糧庫改制監管小組”。對第五糧庫改制中兩個方案中的規定是否完全履約進行為期3個月至一年監督,待其完全履約后,上報國資委審請驗收。
總之,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有關部門的直接指導和支持下,在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制方面,在全省率先走出了第一步。但我們深深感到抓好全地區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的改革還任重道遠。有些政策我們掌握的還不透,破解難題的能力和水平與改制的要求相差太遠。我們有決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吃透精神,把握政策,精心組織,規范操作,力爭全面高質量地完成我市國有糧食企業的改制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