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移動公司團委先進團組織申報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團委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建設一個有凝聚力的共青團”為目標,以活動、建設、服務三位一體推進上海移動團的工作發展,在服務大局、服務青年兩個方面體現特色,圍繞事業凝聚、思想凝聚、服務凝聚和組織凝聚,結合企業中心工作,努力探索新形勢下青年工作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不斷提高團組織在建設卓越、和諧企業中的貢獻率。
一、圍繞事業凝聚,結合企業中心工作,扎實開展各項青年崗位建功活動
1、繼續強化“青年文明號”創建工作。根據集團公司“二二九”工程要求,按照“鞏固、深化、提高、發展”的工作方針,圓滿完成了07年“青年文明號”的創建目標。長壽路旗艦店榮獲全國“青年文明號”稱號,南郊松江營業廳、營銷中心民生路旗艦店、淮海路品牌店、數據業務中心研發部榮獲上海市“共青團號”稱號。在保證創號數量的同時更注重提高質量,進一步擴大青年文明號的影響力,更好地為公司中心工作服務。以“誠信服務,滿意100”活動為契機,抓好青年文明號號長培訓,同時開展自查、迎接巡查,進一步帶動和促進各級“青年文明號”的服務提升工作,創建優秀服務文化。
2、深入開展“青年突擊隊”、“青年工程”活動。以服務公司“跨越年”各項工作為出發點,充分發揮各條線青年員工的生力軍作用,以“青年突擊隊”、“青年工程”活動為平臺,在生產一線組建了若干支高素質、高技能、戰斗力強的青年團隊,為完成公司“跨越年”的各項任務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如網絡優化中心開展了“百分努力換您百分滿意”活動,以青年突擊隊活動為平臺,選出一批vip站點及重要場館做為試點,與團員青年一一結成對子,定期與對口的站點業主聯系,并在此過程中宣傳移動服務理念,盡最大可能讓業主滿意,通過這一活動,使平均故障處理時間縮短84分鐘,縮短故障歷時40%。
3、發揮青年優勢,服務特奧、建功世博。團委積極響應團市委號召,參加了*年“辦特奧、迎世博”上海市“青年文明號”優質服務示范行動,公司7家“青年文明號”以“特奧,我們大家的奧運會”為主題,提供特奧服務卡和紀念充值卡銷售、應急業務受理、英語接待、特奧專柜等特色服務,使特奧運動員及家屬、各國來賓、志愿者享受到了快捷而高效的服務體驗。團委還參與了“青春世博”上海職業青年崗位建功行動,公司世博項目部青年突擊隊成為首批創建的16支世博創新型青年突擊隊。團委將以爭創青年文明號、青年突擊隊、青年工程等活動為載體,為青年崗位建功搭建平臺,為世博會的成功召開貢獻移動青年的一份力量。
二、圍繞思想凝聚,深化理想信念教育,開展富有特色的團員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1、進一步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動,服務和諧社會建設。
9月24日—10月2日,來自公司10各部門的30名團員青年經過特奧組委會嚴格培訓和選拔后成為特奧志愿者,他們在特奧會開幕前,協助完成了各國特奧代表團的接待、翻譯等任務。期間他們盡心盡責,展現了移動青年良好的風貌,為打造“責任移動”貢獻了一份力量。
2、圍繞“五四”運動88周年,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以建團85周年和“五四”運動88周年為契機,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一是召開了先進表彰大會,27家先進集體和62名先進個人受到了表彰,會上還舉行了青年突擊隊授旗和宣誓儀式,表達了公司團員青年為實現“新跨越”工程各項目標奉獻青春、揮灑汗水的堅定決心。二是組織團員青年參觀了金山廊下現代農業園區。親身感受了上海新郊區新農村的風貌,了解農村、了解農民在改革中的生活巨變,提高團員青年對郊區改革發展的深入了解。三是充分運用團的組織優勢和內外部資源,與兄弟單位聯合開展“植樹季”、“真情1+1”、“愛心上?!钡惹嗄杲涣骰顒樱瑵M足了青年日益增長和多樣化的文化需求。
3、大力弘揚革命傳統和民族精神,進一步堅定團員青年永遠跟黨走的信念。
與武裝部聯合開展了“紅色之旅”假期考察活動。于7月19日和26日自愿利用公休時間先后兩批赴江西南昌、東固革命根據地(敖上小學)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考察學習??疾靾F為敖上小學的畬族貧困學生們捐贈了書籍和學習用品,并通過參觀考察,接受了一次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團委還充分利用公司oa、移動報等宣傳手段,加大對優秀青年、青年集體的表彰、宣傳力度。
三、圍繞服務凝聚,創新團內活動方式,進一步增強服務青年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針對青年特點,開展特色服務。針對目前公司團員青年數量大、層次多的特點,團委從三個方面入手關心、服務好青年。一是關心好高素質青年隊伍,定期與他們進行交流和溝通,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了青年人才信息庫,加大青年人才舉薦工作,為青年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拓展個人成才渠道。如數據業務中心周晨艷榮獲市信息化系統十佳青年稱號,數集部王斌榮獲上海市新長征突擊手標兵提名獎,并有3名員工榮獲新長征突擊手稱號。二是充分調動中堅層面的團員青年,鼓勵他們勇于爭先,努力提高綜合素質。團委在積極組織青年服務、奉獻企業中心工作的同時,也不忘服務青年,積極做好重大節日期間的關心和慰問工作,全年累計慰問500多人次。8月份,團委走訪了傳輸動力中心和網絡優化中心基站維護部,慰問了奮戰在高溫下的青年員工,對他們在公司“新跨越工程”中作出的積極貢獻給予了高度肯定和贊揚。三是關心幫助好困難青年群體,盡可能解決他們遇到的實際困難,讓他們感受到上海移動大家庭的溫暖。9月份團委組織了對青年員工中回滬知青子女、外地來滬研究生和大學生的中秋慰問活動,送上組織的關懷和祝福,讓他們切實感受到移動大家庭的溫暖,增強了團的凝聚力。
2、及時掌握青年思想動態,關注青年成長。團委在基層團組織建立了信息上報制度,并積極再基層開展調研,了解青年群體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向黨組織反映。同時掌握團員青年對團內活動的期望和要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青年喜聞樂見的活動。關注、關心生活中有困難、工作中有困惑的團員青年。協調解決團員青年職業發展、婚戀、繼續教育、權益維護等方面的現實利益問題。
3、擴大與其他兄弟單位團委的合作,為雙方青年間的交流提供舞臺。團委積極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擴大與其他兄弟單位團委的交流合作。一方面學習彼此在團建過程中的方法,提高團的工作水平;一方面通過開展各種青年喜聞樂見的活動,切實為雙方青年開闊眼界、開展交流提供服務。
四、圍繞組織凝聚,加強和改進團組織自身建設,推動團工作水平的提高。
1、進一步強化團干部隊伍建設。隨著公司快速發展,各直屬單位的體制架構在不斷調整,團干部和團員青年的流動性不斷增大,團委針對這一情況,定期組織團干部進行業務培訓,按照“四個扎根”的要求,培養和錘煉團干部工作作風,提高團干部隊伍綜合素質。組織并指導各直屬團組織做好工作規劃和階段交流工作;同時鼓勵團干部增強終身學習的理念,增強組織意識。
2、推進基層團建創新,開展了團組織生活創意設計大賽。為了進一步健全團的組織生活,切實提高組織生活的質量和效果,使組織生活在內容和形式上適應時代要求,富有活力、豐富多彩,團委開展了“青春創意活力100”團組織生活創意設計大賽。大賽經過創意征集、實地互評、評選匯編三個階段,有效地激發了青年參與組織生活的熱情,提高了團員的組織意識和模范意識。
3、進一步優化團工作機制建設。今年公司在原oa“移動青年”專欄的基礎上,開辟了“青年之家”。一方面以團內信息化建設為突破,創新現有共青團工作的聯絡方式、動員方式、教育方式和宣傳方式,拓展了共青團的工作平臺,從而構建起一個網上團組織管理社區,確保團的工作及時、有效地開展。另一方面通過“青年之家”投票、問卷調查等互動欄目的設置,團組織能及時地了解青年群體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掌握團員青年對團內活動的期望和要求,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青年喜聞樂見的活動。
4、加強與綜合系統團工委及團市委的配合。團委以綜合團工委的成立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聯系、接受指導,完成其布置的各項工作。同時作為團市委的重點聯系單位,在完成其直接布置的各項工作的同時,支持團市委各項重點工作的開展,如it十大新銳評選等活動。
2008年工作打算
1、深化“號、手、隊”等共青團品牌項目建設,形成示范效應。將重點開展創建“青年文明號”、青年突擊隊、青年工程立功競賽活動,以品牌項目建設來增強團工作的影響力。
2、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加強和改進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認真組織廣大團員青年深入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堅定信念,投身公司的各項發展任務中去。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形勢任務教育活動,引導青年把個人的成長、成才與企業發展、社會進步緊密地結合起來。
3、培養、集聚、舉薦適應公司改革發展需要的優秀青年人才。充分發揮團的組織優勢和活動優勢,著力培養、集聚、舉薦優秀青年企業經營管理者,具有創新精神的青年科技人員,有知識、有技能的復合型青年勞動者。疏通舉薦渠道,構建培養和集聚青年人才的工作體系和機制。通過崗位實踐活動,為青年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舞臺,使青年人才在實踐中脫穎而出。舉行二年一度的“優秀青年知識分子”評選活動,營造有利于青年成長成才的環境。
4、參與企業文化建設,激發青年員工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開展各類寓教于樂、雅俗共賞的文化活動,以先進、健康的文化活動教育和引導青年,讓青年員工了解和接受企業文化,認同公司核心價值觀。充分利用網絡平臺,打破縱向、橫向組織界限,建立全新的團內信息分享機制。
5、加強團干部和團組織建設。按照“四個扎根”(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真抓實干的作風、創新開拓的精神在團干部身上扎根)的要求,培養和錘煉團干部工作作風,推動共青團工作實現“三個貼近”(貼近青年、貼近實際、貼近基層)。開展團干部培訓,幫助團干部掌握團工作崗位知識和現代企業管理、經濟工作等方面知識。依靠黨建帶團建,推進團建工作。進一步研究和明確企業團組織的職能,實施“一團一品”工程,鞏固團支部在團建工作中的基礎地位,樹立團支部工作的典型,推廣團支部工作的先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