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村開展雙爭雙創活動典型匯報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___市___鎮___村位于___市郊區,距城區3公里,全村分設7個村民小組,204戶,現有人口867人,耕地面積546畝,林地面積12000畝,果園440畝,桉樹速生豐產林基地2500畝;全村現有黨員31名,其中:女黨員4名,預備黨員2名,平均年齡為39.6歲,村兩委干部6名,其中:支委3名,村委3名。全村主導產業以蔬菜種植和水果栽培為主。一年多來,該村緊緊圍繞農村黨支部建設“五個好”的目標要求,全面、深入開展“雙爭雙創”活動,不斷加強支部班子建設、黨員隊伍建設,實現了富民強村的工作目標。在推進“爭創”目標的實現過程中,該村主要采取“四個抓”的措施,進而促使村黨建、經濟與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一、抓學習,強素質,夯實“爭創”基礎
為了提高作為“雙爭雙創”活動主體的村黨支部班子及黨員群眾的綜合素質和致富能力,該村狠抓學習培訓,加強教育引導,夯實了活動的“爭創”基礎。
1、加強班子自身建設,提高黨支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村黨支部班子充分意識到,作為村級組織建設的領路人,不加強學習,就難以做好當前的各項工作,難以提高“爭創”水平。平時,黨支部充分利用支委會、支委擴大會等有效形式,采取座談會、培訓會等活動方式,不斷加強黨支部班子的自身建設。堅持組織班子成員學習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務知識、農村政策法規、實用技術等,從而全面提高了支部班子的綜合素質,增強了駕馭全局的能力,提高了解決具體問題、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使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的創造力、戰斗力和凝聚力得到明顯增強。
2、抓學習教育,提高黨員隊伍的戰斗力。該村加強黨員教育力度,增強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一方面利用黨員大會、上黨課、黨員活動日、觀看電教片等有效形式,組織黨員加強學習,努力提高黨員的政治理論素養。在學習中,每位黨員都能結合本村的實際,暢談自己對發展農村經濟、加強黨支部建設、搞好本村的社會治安等方面的看法和見解。對于重要的會議精神、文件,如“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大精神,黨員結合實際寫心得體會,進行相互交流學習。在平時,黨支部要求黨員在家中觀看中央一套新聞、焦點訪談、中央七套的“致富經”等。通過學習教育,黨員的視野得到開闊,開拓意識、創新意識得到增強。此外,還加強黨員的管理,要求村民做到的,黨員必須先做到,從而發揮黨員在農村改革和經濟建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黨員威信得到顯著提高。
3、抓實用技術培訓,提高黨員群眾發展農村經濟的能力。該村黨支部把加強技術培訓,提高黨員群眾的致富能力作為黨員開展“爭創”活動的基礎性工作切實抓好。一是加大基礎性建設投入力度。在資金相對緊張的狀況下,村兩委多方籌措資金,對村黨員活動室進行了重新裝修、添置了必要的電化設備、vcd、電視機等,購買了一定數量的vcd光盤,擠出一間辦公室,設立了___村科技服務中心,購買了一部分蔬菜種植、水果栽培、淡水養殖、養豬等方面的科技圖書,做到定期和不定期向村黨員、村民開放,通過科技知識學習,黨員群眾“科技致富”本領增強了,發展經濟的積極性提高了。二是加強實用技術培訓。每逢農忙季節,該村黨支部都會針對全村蔬菜、水果生產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聘請省、地、市的專家、教授到村舉辦實用技術培訓班,每年平均組織培訓班3期,以此全面提高農戶的種養殖技術。三是注重示范帶動。一批蔬菜種植大戶如黃振銘、陳永生、陳國梁等,帶動了一批貧困戶實現了共同致富。在黨員致富能手的帶領下,全村僅西紅柿為主的蔬菜種植面積比去年增加了100多畝,種植技術也得到了提高,僅此項,全村可增加產值50多萬元。。
二、抓制度,促規范,力求“爭創”出實效
該村黨支部在引導黨員群眾開展“雙爭雙創”活動過程中,積極健全完善各項機制、制度,用機制、制度推進活動的有效開展。一方面,以規范的組織活動制度促進“爭創”目標落實。堅持并完善了“”、民主評議黨員、黨員目標管理、創先爭優、黨員干部培訓、流動黨員管理、黨員活動日等六項基本制度,通過抓好六項制度的落實,促使“雙爭雙創”活動朝規范化、有序化方向開展。另一方面,以新型的黨員管理機制營造濃厚的“爭創”氛圍。對無職黨員實行“一聯五崗”管理。開展黨群幫帶活動,將村無職黨員分設在民主理事崗、參政議政崗、勤勞致富崗、宣傳教育崗、治保調解崗等五個具體崗位上進行管理,解決農村黨員作用發揮難的問題,激發了黨員的“爭創”意識。
三、抓載體,求創新,增強“爭創”活力
在“爭創”活動中,該村黨支部針對農民群眾所反映的村干部作風不深入、黨員素質不平衡、技術指導不到位、扶貧資金難保障、服務手段不健全等突出問題,在全市率先開展了“黨群聯心、信譽聯保、科技聯動、產銷聯戶”的黨建主題活動。具體做法是:
1、黨群聯心:一方面,建立黨員與農戶“一幫一”幫扶掛鉤聯動制度,全村31名黨員中,有25名黨員具有種養技術專長的黨員與村里的貧困戶結成對子,進行信息、技術、資金等方面的幫扶活動;另一方面,制定黨群聯心卡下發到各農戶,把村兩委干部的電話、駐村領導、干部的電話印制在上面。群眾有急事、有難題可直接撥打電話與鎮村兩級干部聯系,通過采取以上兩種措施,增強了干部的服務意識,改善了干部的工作作風,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2、信譽聯保:一方面,村黨支部聘請鎮文明辦、文化站、綜治辦、司法所等工作人員,不定期到我村進行授課,增強黨員的誠信意識,教育全村每位黨員做一個合格的公民;另一方面,黨支部積極與信用社黨支部聯系,為信用戶黨員爭取小額信用貸款資金,目前,全村31名黨員中,已有23名黨員從信用社取得了2000-3000元的信用貸款,有力地支持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3、科技聯動:一方面,村黨支部積極與上級有關部門聯系,聘請省、地、市的農業專家、教授到村舉辦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提高我村農戶的種養技術;另一方面,結合村情,引進一些適合本村種植的新品種在村里試種,如三月桃、青梅名特優蔬菜品種等,推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順利進行;同時黨支部還結合實際,組織部分種養植戶到產業結構調整比較成功的區域如永福、西園、漳州等地進行參觀學習,以此改變農戶的種養觀念,樹立大種大養的意識。
4、產銷聯戶:一方面,黨支部適時召開全村蔬菜、水果營銷大戶座談會,了解他們營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鼓勵他們積極與外地市場聯系,了解三明、永安、浙江等地市場供求狀況,為農業生產提供借鑒;同時,要求黨員營銷戶必須與蔬菜、水果生產農戶直接掛鉤,推廣“公司+農戶”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從而全面解決農產品的銷售問題。
通過開展“四聯”主題活動,該村的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突出表現在:1、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通過發放黨群聯心卡、黨員干部掛鉤農戶等活動,群眾所反映的干部作風不深入,黨員素質不平衡,技術指導不到位,脫貧資金難保障,服務手段不健全等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