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地理信息平臺建構運用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縣政府各部門、科級以上事業單位,市以上直屬單位::
根據國家、省、市關于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建設的部署和要求,經縣政府研究決定,就開展數字地理信息公共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建設及應用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目標
平臺建設總體目標是:緊密結合縣實際,以地理信息數據為基礎,以地理信息服務為目標,以地理信息基礎數據庫建設和開發利用為核心,針對政府和專業部門等對地理信息資源綜合利用和高效服務的需求,依托現有的地理信息數據與服務架構,部署建設“數字地理信息公共平臺”,打造全縣地理信息資源數據中心,實現地理信息資源的開放與不間斷的“一站式”服務,全面提升信息化條件下地理信息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
(一)近期目標:,完成縣城區部分的建設,并實現與市級平臺的互聯互通,通過市國土資源局組織的驗收。
(二)遠期目標:“十二五”期間,對平臺的數據內容進行豐富和完善,力爭覆蓋全縣范圍,依托縣黨政辦公專網推廣應用。
二、基本原則
(一)政府主導,統一規劃;基礎先行,穩步推進;資源共享,促進應用;加大投入,創造效益。
(二)統一的標準規范和安全體系,保證數據的精確性、完備性、現勢性、標準性、權威性、安全性,指導各類信息資源數據的集成整合。
(三)以需求為主導,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四)以人為本,惠及全民,營造廣大群眾用的上、用的起、用的好的數字化與智能化發展環境。
三、主要任務
(一)基礎數據組織整理。平臺建設采用最新、最精確的基礎地理信息,確保平臺數據真實、可靠、權威、有效。按照平臺數據集建設的要求,對現有的縣城區80平方公里1:500、1:1000比例尺及鄉鎮駐地24平方公里1:500比例尺地形圖數據進行轉換、重組、地理編碼、公共信息的提取等整合處理,建立平臺數據集,直接為平臺網絡使用。
(二)網絡運行環境。平臺運行環境為縣黨政辦公專網,目前該專網與縣國土資源局已經實現專網鏈接,同時國土資源專網也已經實現與市國土資源局的鏈接。為保證上述兩個專網均可實現縣級平臺與市級平臺的互聯互通,配備相應的高端服務器、存儲等設備及提供地理信息網絡服務的平臺軟件。
(三)平臺的建設。平臺的建設要注重內容,完善功能。采用國內先進的地理信息平臺軟件,部署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建設數字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實現基礎數據的分布式存儲和,并實現與市級公共平臺的互聯互通。
(四)數據保密技術處理。根據《公開地圖內容表示若干規定》及其補充規定和《導航電子地圖安全處理技術基本要求》、《基礎地理信息及相關要素細化分層和使用方案》等規定,按照市保密局批復的《數字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地理信息數據保密處理和利用方案》要求,對地形圖基礎數據中涉及軍事和公共安全等區域進行保密處理,杜絕失泄密事件的發生。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確保項目順利實施。為切實加強對平臺建設的組織領導,確保平臺建設順利進行,縣政府成立平臺建設領導小組(名單附后),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國土資源局,負責平臺建設和應用的具體實施工作。
(二)加強協調配合,實現資源共享。本次平臺的建設及應用在我縣首次組織實施,是政府唯一投資建設的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各單位各部門要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在建立專題應用系統時,應當采用本次統一的、標準的地理信息成果,避免重復投入和建設。
(三)加大資金投入,提高平臺的現勢性。要把平臺建設資金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在資金上給予保障。要建立公共財政對平臺建設的穩定投入機制,加大投入力度。同時,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實際需求,做好近期及遠期平臺建設的總體資金規劃。為實現平臺的持續和長期服務,縣國土資源局應充分發揮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優勢,按照“權威數據來自權威部門”的原則,充分整合利用各種資源和信息,建立數據獲取、更新機制,加強基礎測繪工作,確保平臺基礎數據每三年全面更新一次,提高平臺的現勢性。
(四)加強信息安全以及人才培養力度。逐步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開展信息安全教育,提高系統使用人員的信息安全意識。在管理和技術兩方面,建立網絡安全體系,保證網絡平臺基礎設施的正常運行。平臺建設人才培養經?;⒅贫然?,以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為重點,對現有平臺建設的骨干人才,進行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的信息技術培訓,不斷強化教育,提高平臺建設人員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五)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開展多種形式的平臺建設宣傳活動,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學習借鑒國內優秀、成功的平臺建設及應用案例,加強技術理論學習和經驗交流,促進平臺的建設和應用。
五、推廣應用
平臺是支撐縣各類管理信息系統的公共基礎平臺,在推進全縣信息化建設與應用上作用巨大。平臺建成后,涉及國土資源、住建、公安、城管、交通、旅游、環保等多個部門的應用,應盡快建立地理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通過縣級各部門的共建共享,推動平臺內容的豐富、完善和應用,以在線方式為縣政府及縣直部門在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防災救災、交通旅游、公安消防等方面提供網絡地理信息服務,滿足政府應急決策和部門專題信息系統建設的需要。
地理信息公共平臺作為一種新的服務模式,體現了我國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對測繪事業發展和地理信息服務的新要求。隨著平臺建設的推進,地理信息內容和服務功能的不斷完善,該平臺將融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必將為全縣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保障和服務,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協調、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