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委勞保督察工作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產業集聚區管理委員會,市人民政府各部門:
為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確保社會和諧穩定,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的意見》精神,結合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強全市勞動保障監察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深刻認識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的重要意義
勞動保障監察是保證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貫徹實施、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構筑社會穩定重要防線的一項重要的行政執法工作。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力度,及時依法查處各類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加強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宣傳,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但是,隨著我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利益格局分化、利益主體多元、利益訴求多樣的態勢更加明顯,一些用人單位法律意識淡薄,在用工過程中依然存在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要求員工超時加班、拖欠勞動者工資、不參加社會保險等違法行為,勞資關系日益緊張,隱藏著較多的不穩定因素,威脅社會和諧穩定大局。同時,個別縣(市、區)政府和政府工作部門對勞動保障監察工作重視不夠,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執法力量不足、工作經費短缺、辦案裝備落后、執法環境不寬松等問題依然存在,致使一些勞動保障違法行為不能及時有效地查處,勞動保障政策難以得到有效落實,群眾合法權益不能得到有效維護。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站在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的重要意義,強化領導,完善機制,充實力量,保障投入,認真研究解決勞動保障監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維護好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整合資源,推進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網絡化、網格化)建設
各縣(市、區)政府和市政府有關部門要建立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管理體制,形成覆蓋城鄉的勞動用工監控網,建立統一規范、高效便捷的勞動保障監察執法信息聯系和監控管理平臺,有效預防和查處勞動保障違法行為,保證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貫徹實施。要加大對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建設支持力度,為實現“兩網化”管理的現代化、科學化、規范化創造良好條件。
(一)合理劃分網格,按行政區域或用人單位數量將勞動保障監察網格細化為市、縣、鄉、村四個級別,確保每個用人單位都在網格覆蓋之中。
(二)配齊配強人員,在每個網格配備必要的勞動保障專職監察員和勞動保障監察協管員,并利用就業資金開發勞動保障監察協管員公益性崗位。
(三)配備辦公設施,劃撥“兩網化”建設專項資金,配備辦公所需的場所、設備、工具。
(四)建立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信息管理系統,將其納入“金保工程”,及時配備所需的軟硬件設備,推廣使用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管理系統軟件;采集網格內用人單位的用工信息,建成用人單位勞動用工信息數據庫。
(五)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兩網化”管理相關制度,明確工作程序和目標,加強監督考核。
三、提升水平,加強勞動保障監察能力建設
(一)加強勞動保障監察機構隊伍建設。各縣(市、區)政府和市政府有關部門要結合實際,按照“名稱統一、職能統一、標志證件統一”的原則,整合現有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要按照“與形勢發展相適應、與工作任務相適應”的原則,配齊配強勞動保障監察工作人員,切實解決勞動保障監察機構不健全、執法力量不足的問題。要逐步建立勞動保障監察員錄用、培訓、考核、管理和激勵制度,不斷推進勞動保障監察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建設,保持勞動保障監察員工作崗位的相對穩定。要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勞動保障監察員業務素質,建設一支政治可靠、作風過硬、業務精通、紀律嚴明的專職勞動保障監察隊伍。堅持“重質量、控總量”,選聘一定數量的兼職勞動保障監察員和勞動保障監察協管員,壯大勞動保障監察力量,努力做到勞動保障監察工作區域全覆蓋。開發區、產業集聚區管委會要明確相關機構具體承擔勞動保障監察工作。
(二)落實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經費。各縣(市、區)政府和市政府有關部門要按照《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和《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的意見》精神,將勞動保障監察辦公辦案工具費、監察員培訓費、宣傳費、書面資料審查(年審)費、專項檢查費、網絡維護費、工作制服制作費以及辦案補助費等工作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改善辦案條件。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經費要確保按時足額撥付,不得截留、挪用。
(三)完善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監督制約機制。各縣(市、區)政府和市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內部管理,進一步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執法辦案水平。要建立和實行勞動保障監察政務公開、服務承諾制,公開執法依據、程序、期限和職責。要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評議考核制度,嚴格落實執法責任制和錯案追究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要探索建立行政處罰典型案件類比制度、違法案件掛牌督辦制度,正確行使自由裁量權,杜絕以權謀私、越權執法和行政不作為。
四、完善措施,健全勞動保障監察監管長效機制
(一)加強日常監管。加大日常巡查、舉報專查、專項檢查工作力度,認真落實書面材料審查制度,嚴格對用人單位的日常監管。加快建立委托審計制度,強化對用人單位工資支付和社保費繳納等情況的審計監察。
(二)加強源頭治理。進一步推行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制度,切實有效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建立健全企業誠信等級評價制度,對企業實行分類監管,引導企業依法規范用工。
(三)加大打擊力度。對于惡意欠薪、使用童工、拐騙勞動者等嚴重違法行為要從快從嚴打擊,加大違法成本。完善并實行勞動保障監察重大違法案件社會公布制度,警示和震懾勞動違法企業。
(四)營造法制氛圍。要加強法制宣傳,增強勞動者的法制意識和維權意識。完善勞動保障監察舉報獎勵制度,鼓勵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制止和糾正勞動違法行為。
五、高度重視,加強對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的領導
(一)認真落實領導責任。各縣(市、區)政府和市政府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勞動保障監察工作,推動建立主要領導定期會商制度,研究解決勞動保障監察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清理妨礙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的各項規定,為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h級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因勞動違法行為引發的群體性突發事件負總責,鄉級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因勞動違法行為引發的群體性突發事件負主要責任,縣、鄉兩級政府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一線指揮,加強協調,依法處理。因不當干預或推諉扯皮導致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得不到及時制止和查處,造成嚴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有關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二)完善綜合治理機制。要積極推進部門聯動,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作用,加強協調配合,凝聚維權合力,建設高效有力的綜合治理機制。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負責解決建設領域因拖欠工程款引發的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規范農民工工資保障金收支行為,切實發揮農民工工資保障金應急保障作用;發展改革部門負責解決本級政府招商引資項目、重點發展項目、重點保護項目建設及營運過程中發生的拖欠勞動者工資等問題;交通運輸、水利、教育等部門負責解決本系統和其主管單位因拖欠工程款引發的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公安部門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妥善處置由此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對黑惡勢力參與的“惡意討薪”行為堅決依法予以打擊;安全監管、國土資源、工商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嚴厲打擊各類無證照經營活動,防止非法經營單位發生拖欠勞動者工資等損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全力協助各部門做好勞動者工資基數統計核實、監督發放等工作。各方面共同努力,發揮綜合治理作用,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確保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