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區對深松整地補貼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突出農機化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作用,用大型農業機械深松整地促進糧食穩產增產、農民持續增收,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精神,結合實際,現就做好我市秋季深松整地及補貼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打破犁底層為目的,對達到標準要求的深松作業給予補貼,每3年對全市整村(屯)推進村(屯)的旱田可機耕地深松1遍(具體年度計劃另行下達)。
二、質量標準
(一)機具要求。采用全方位深松機、間隔式深松機、淺翻深松機等深松機械。
(二)深度要求。深松深度必須在25厘米以上,超深松深度在35厘米以上。
(三)質量標準。嚴格按照《省農機田間作業質量標準》執行。具體標準是“深、平、細、實、嚴”,達到待播狀態,增強抗旱保墑能力。“深”是指深松深度必須在25至30厘米,超深松必須在35厘米以上;“平”是指起壟必須做到壟形平直,50米內彎曲度不超過5厘米,壟距偏差不超過2厘米,達到壟形均勻,壟向筆直,壟體飽滿;“細”是指土壤細碎,無殘茬,無土塊,無漏耕,松、暄、耙深淺一致;“實”是指起壟鎮壓聯合作業,無漏壓,無拖推;“嚴”是指秋施肥地塊的肥料必須包實包嚴,深淺一致,播施均勻。
三、資金補貼
(一)資金來源。采取各級政府深松補貼資金捆綁使用的方式進行。各區、縣(市)也應按要求自籌資金進行匹配。
(二)補貼對象。深松補貼資金專項用于旱田深松作業。享受補貼的對象為按標準完成深松作業任務的耕地承包人,具體操作時直接補給作業者。為充分發揮大型農業機械作用,促進土地合理流轉和規模經營,補貼地塊必須是連片作業,平原地區必須在300畝以上,山區和半山區必須在100畝以上,且必須是整村(屯)推進“三三”輪耕制的村(屯)。
(三)補貼原則。補貼資金的使用堅持公開、公平、公正,整村(屯)推進和誰深松、誰受益,先驗后補的原則。
(四)計劃下達。由市農機主管部門根據各區、縣(市)旱田耕地面積以及“三三”輪耕規劃完成情況,并參考各地區申報面積、100馬力以上大型拖拉機數量、深松機數量、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和農機大戶示范基地數量等提出計劃,報市政府批準后下達到各區、縣(市)。
(五)補貼程序。由各區、縣(市)農機主管部門對本地區深松計劃完成情況進行匯總,上報市農機主管部門,經市財政部門審核后,將補貼資金逐級撥付到各級財政部門或農機主管部門。由補貼發放部門組織將各村(屯)作業完成情況在本村(屯)公示2日無異議后,根據驗收核定情況和相關規定將補貼資金撥付給作業者。
四、組織實施
(一)推進方式
從起,全市深松整地全部采取以村(屯)為單位、整村(屯)推進的方式進行,深松面積必須達到本村(屯)旱田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
(二)方法步驟
1.制定輪耕規劃和工作方案。由各區、縣(市)農機主管部門制定本地區輪耕規劃和工作方案。規劃要以村(屯)為主體和基本單元,按“三三”輪耕制的要求制定,并要標明作業地塊和作業年份,報市農機主管部門備案。各地區要以村(屯)為單位,建立電子“三三”輪耕圖和補貼檔案,凡坡度在15度以下的旱田均要列入“三三”輪耕規劃。輪耕規劃和補貼檔案將作為制定、核實深松整地計劃的基礎和檢查驗收的依據。
2.落實地塊和責任。各區、縣(市)要由鄉鎮政府牽頭,以村(屯)為單位落實年度深松整地地塊。由鄉鎮政府和村(屯)委會與農機等相關部門共同做好待深松地塊所有者與作業者的銜接,統計農戶擬作業面積和作業順序等,并在對農戶上報的擬作業面積進行核實匯總后,在本村(屯)內公示2日,無異議后上報區、縣(市)農機部門。
3.按作業協議實施深松作業。由鄉鎮政府(或農機主管部門)、村委會(組織者)和作業者簽訂作業協議,明確三方的權利義務,嚴格按協議進行作業,并按要求填報《秋季深松整地作業單》等。
五、檢查驗收
(一)區縣(市)自查。由各區、縣(市)農機主管部門和鄉(鎮)政府組織人員,以村(屯)為單位進行。要逐地塊、逐村(屯)核定作業質量和數量,并以村(屯)為單位詳細填寫《秋季深松整地整村(屯)推進作業驗收單》。各區、縣(市)農機主管部門要建立補貼、驗收檔案,對核定驗收結果負責,并將核定記錄、作業單、驗收單、作業協議與統計報表等材料一并存檔
(二)檢查驗收。由市農機主管部門成立檢查組,在區縣(市)自檢自查的基礎上,對全市深松整地計劃完成情況進行隨機抽查,并根據檢查結果對補貼計劃進行適當調整。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區要高度重視深松整地及補貼工作,精心組織,積極推進。各有關部門要各負其責,協調配合。農機主管部門負責調配機具、綜合協調、統計報表和檢查驗收等工作,鄉(鎮)、村(屯)負責搞好農民的思想動員、落實地塊、簽訂作業協議、組織倒地等工作,確保全面完成深松整地任務。
(二)加強監督管理。各地區要建立監督管理體系,設立區縣(市)、鄉(鎮)、村和農民監督員,對計劃安排、落實地塊、公示補貼等相關環節進行全程監督。市財政、審計等部門要根據實際進行抽查,對謊報虛報作業量、騙取、冒領補貼資金的單位和個人,要扣回補貼資金并取消下年度補貼計劃,確保補貼工作公開、公平、公正,確保農民切實受益。
(三)加強資金管理。補貼資金要專款專用。對擠占挪用補貼資金和徇私舞弊的,一經發現要嚴肅處理,并視情節追究單位和有關責任人的責任,觸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建立獎勵機制。為充分調動各地區開展深松整地工作的積極性,市政府將對完成任務較好的區、縣(市)給予表彰獎勵。各區、縣(市)政府也要根據實際,對在深松整地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鄉、村(屯)、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給予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