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職學校專業建設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工作目標、建設內容、建設程序這幾個方面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統籌規劃和合理布局原則;產業需求和就業導向原則;效益優先和錯位發展原則;校企合作和產教結合原則;調整專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加快課程改革和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相結合;和實訓基地建設相結合,積極推進產教結合;發揮社會服務功能,服務地方經濟建設;重點專業建設以《*省中等職業學校重點專業評估指標體系》為標準;學校管理權限;積極支持申報創建省重點專業;對已建成的重點專業實行動態管理;每年進行考核總結等,具體材料請詳見下文:
各區(市)縣教育局、各中等職業學校: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和*市職教攻堅行動計劃,促進全市職業教育規模、質量、效益的協調、健康發展,培育中等職業學校的核心競爭力,使職業教育更好地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現對我市中等職業學校重點專業建設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市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建設應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產業為依托,積極吸納社會和行業的優勢資源,大力開展校企合作,辦出學校特色,打造品牌專業。將專業建設作為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內容,作為職業學校功能體現、內涵發展、質量提升的著力點和突破口。
二、基本原則
1、統籌規劃和合理布局原則。結合*市產業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集約利用教學資源,形成專業合理布局、有序競爭的格局。各區(市)縣和學校要集中財力、物力、人力,打造特色專業,樹立品牌專業,把重點骨干專業做大做亮。
2、產業需求和就業導向原則。專業建設要為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服務,重點扶持和發展與電子信息產業、機械制造產業、食品產業、冶金建材產業、石油化工產業、旅游業、會展業、商貿流通業、現代物流業、金融業、建筑房地產業、信息服務業等我市主導產業、優勢產業、現代服務業相適應的專業,為我市統籌城鄉發展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服務。
3、效益優先和錯位發展原則。注重提高辦學效益,避免重復建設,推動學校著力建設具有特色的、有一定規模的主干專業。
4、校企合作和產教結合原則。建立校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建立有行業、企業人員參加的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充分發揮行業、合作企業在專業課程設置、專業師資培養、專業實習實訓中的作用。
三、工作目標
1、經過三年努力,建設一批與我市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辦學條件好、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高的30個省級以上重點專業,50個以上市級重點專業。
2、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至少有2個專業成為省級重點專業,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至少有1個專業成為省級重點專業,每一所中等職業學校均有市級重點專業;在重點專業基礎上,建設一批特色專業,形成一批品牌專業;全市中等職業學校的所有專業都符合教育部規定的專業設置標準。通過未來三年的激勵和扶持,引導各職業學校重點專業學生規模達到在校生總數的70%以上。
四、建設內容
全市中等職業學校要以行業標準為引領,以精品專業建設為龍頭,以課程改革為載體,以師資培養為支撐,以實訓基地建設為基礎,以教學質量控制、評價和學校資源合理配置與充分利用為手段,以畢業生對口就業率與穩定率為指標,服務學生終身職業生涯發展,提高專業建設的質量和水平。
1、調整專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各區(市、縣)和學校要制訂專業調整規劃,以優化資源配置和做強做優專業為目標,避免重復設置;使學校的專業設置重點突出、特色明顯。
2、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加快課程改革和建設。學校要根據教育部《關于制訂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合理設置專業課程,處理好社會需求與學生需求,學生就業、職業生涯發展、個性發展多元需求的關系。合理確定文化課、專業課和實踐課的結構和比例,注重實踐課的教學,廣泛吸收生產服務第一線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和新標準,提高專業課程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和教師隊伍建設相結合。重點專業建設要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重要支撐,學校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專業師資培養計劃。各區(市)縣以“雙師型”隊伍建設促進重點專業建設,為中等職業學校面向全社會自主招聘優秀專業教師提供政策支持。要重點培養學校專業負責人,使其成為引領專業建設和發展的帶頭人。
4、和實訓基地建設相結合,積極推進產教結合。學校校內實訓實習基地建設要以重點專業為支撐,校外實訓實習基地建設要與重點專業建設相配套。大膽改革實訓實習基地的管理體制,在有利于提高學生操作技能的前提下,鼓勵和吸引社會資金以設生產車間、租賃、有償使用等方式投資重點專業實訓基地建設,允許重點專業教師對實訓實習場地進行承包經營等。
5、發揮社會服務功能,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加強專業建設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職業學校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能力,學校專業建設的水平,最終通過社會來檢驗。學校要主動聽取企業對人才需求和專業建設的意見。要建立專業預警機制、專業自我調節機制和畢業生跟蹤制度,及時改進專業教學工作。
6、重點專業建設以《*省中等職業學校重點專業評估指標體系》為標準。
五、建設程序
1、按照學校管理權限,學校向所在區(市)縣教育局提出建設重點專業的申請,申請中明確建設重點專業名稱及專業辦學條件。每年2月和8月,區(市)縣教育局匯總本區域建設情況,向市教育局報告,市教育局組織專家集中在3月和10月進行驗收。
2、在市重點專業基礎上,積極支持申報創建省重點專業。
3、對已建成的重點專業實行動態管理。市教育局在招生、實訓基地建設、經費、骨干教師培訓等方面對省、市級重點專業予以重點支持;對在辦學過程中質量下滑、辦學條件不符合要求的重點專業進行淘汰。
4、各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將重點專業建設作為職業教育攻堅和學校內涵提升的重要工作,抓好抓實。
5、市教育局將重點專業建設作為對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和中等職業學校工作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每年進行考核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