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林業局加強宣傳教育發展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發展目標
2010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努力實現以下目標:
1、全縣有林面積由7.2萬公頃,增加到7.3萬公頃;
2、森林覆蓋率在46.6%的基礎上,提高到47%以上。
3、全縣活立木蓄積量由1*萬立方米,增加到110萬立方米;林業總產值由2.5億元,增加到3.0億元。
4、完成林業固定資產投資3000萬元,招商引資500萬元。
5、推進各項林改配套改革,成立林權流轉服務中心;實施好人工商品林審批采伐;加快林地林木流轉的制度規范建設,規范流轉行為;實施好天然林保護34.75萬畝封山育林任務,公益林建設任務;實施好退耕還林鞏固成果項目,加強退耕還林工程管理;積極向省州爭取并完成好農村能源建設任務;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12以下;涉林案件破案率達90以上;加快以桉樹為重點的速生豐產林產業建設和林下資源開發利用力度,抓好食用竹試驗試種推廣與發展以促進群眾增收。
(二)工作舉措
1、進一步加大林業宣傳工作力度。貫徹落實中央及全省林業工作會議精神,宣傳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調整農村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和建設小康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宣傳黨和國家扶持林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激勵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林業建設,著力營造全社會辦林業的良好氛圍。
2、狠抓林業項目的儲備和申報。積極向上爭取項目,確保全縣林業生態建設的投入。重點抓好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發展、天保工程,以核桃和食用竹為主的特色產業、林區公路建設、飲水工程、基層站所建設、護林防火設施設備建設、病蟲害防治檢測系統建設等項目的申報和爭取工作。
3、穩步推進林業重點工程建設。一是繼續實施好天保工程,完善管理責任制,加強34.75萬畝天然林保護。二是退耕還林工程,按照“鞏固成果,確保質量,完善政策,穩步推進”的總體要求,組織實施好退耕還林鞏固成果項目,加強工程管理,及時、足額將補助資金兌現到退耕農戶手中,切實把退耕還林工程后續產業發展落到實處,解決好退耕還林后群眾的生活、致富和發展問題。三是農村能源建設工程,在維護和使用好現有沼氣池的基礎上,按質按量完成明年的沼氣池、太陽能熱水器、節柴改灶新建任務。四是加強公益林管理,力爭啟動全縣91萬畝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讓農民得到更多實惠。五是積極爭取林業建設項目,組織實施好中央第四批擴大內需投資項目,實現全縣造林綠化工作再上新臺階。
4、切實加快林業產業體系建設。一是加大以核桃為主的特色木本油料基地建設,完成新植核桃6000畝,抓好現有的核桃改造和管理,提高單產,爭取綠色食品認證。二是大力發展以野生食用菌為主的非木質林產品產業,加快推廣封山保育和承包經營,有序開展野生食用菌的開發利用。三是鼓勵以桉樹為重點的速生豐產林建設力度,抓好食用竹試驗試種推廣與發展,進一步規范行業管理,實現資源的持續開發利用,為群眾增收。四是依托林業資源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活動,發展以特色經濟林果種植,林產品加工、森林旅游及服務業等為主的林業產業,發展林業多種經營,搞活林業產業經濟逐步推進林業產業經濟發展。
5、進一步加快村莊綠化步伐。配合新農村建設,以實現“村莊園林化,道路林蔭化,農田林網化,崗坡林果化,庭院花園化”為目標,進一步挖掘村莊綠化潛力,擴大村莊綠化總量,加快村莊綠化步伐。
6、完善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推進各項配套改革,制定林地流轉管理、林權登記、林業專業合作組織、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起生態受保護、農民得實惠、產業得發展、集體經濟得壯大的長效機制。建立林權流轉服務中心,加快林業體制改革,制定責權利緊密相連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著力營造林業發展的寬松環境,保障林業健康快速發展。
7、加大國有林場建設。抓住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的難得機遇,采取得力措施,深入推進國有林場管理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推進國有林場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國有林場棚戶區改造和危房改造項目,逐步改善我縣三個林場基礎設施建設。
8、進一步推進依法行政。深入開展林業專項治理活動,重點打擊各種非法侵占林地、毀林開墾、亂砍濫伐、無證外運木材、森林縱火、亂捕亂獵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行為。切實加強林地管理,嚴格規范審核報批程序,實行征(占)用林地逐級審查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
9、加強森林病蟲防治體系建設。切實搞好病蟲測報,落實好病蟲害防治目標責任制,抓好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和防治工作。重點抓好松材線蟲病、松毛蟲、松材線蟲等防治工作。
10、繼續抓好森林防火工作。貫徹落實好“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森林防火方針,切實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強森林防火專業隊伍、物資、交通、通訊設備等基礎建設,進一步提高我縣森林火災綜合防御快速處置能力。
11、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以建設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班子為要求,狠抓各股、室、站、場班子建設,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紀律教育和作風建設。認真開展機關效能建設,不斷改進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努力打造廉潔、勤政、務實、高效、和諧、有序機關,努力提高林業自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