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政公共設施治理活動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總體目標
大力提高我鎮市政設施建設與管理水平,以集中時間專項治理市政設施為切入點,通過對我鎮道路系統、亮化系統、排水系統、綠化系統、管線系統等市政設施進行綜合治理,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按照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四化”標準,著力完善場鎮市政設施功能,提升全鎮市政設施管理水平。
二、工作任務
(一)在蓮花池社區(500米)村莊連接道路整治工作。
(二)新建火焰村175米排污溝。
(三)新建瑞蓮村青山組到新堰組便民道520米。
三、治理范圍
(一)道路系統:車行道、人行道、社區操場、道路防護樁(墩)、人行道梯步和護欄等;
(二)照明系統:路燈照明、道路景觀亮化、公共廣場照明和建筑物亮化照明等;
(三)排水系統:雨水系統、污水系統、排洪系統等;
(四)場鎮管線系統:市政照明、排污、給水、燃氣、通訊、廣電、供電等專項設施及其附屬井、箱設施;
(五)市政園林綠化:行道樹、社區操場、沿江(河)景觀帶、河灘涂地等綠化設施及其附屬樹圍、花臺、池、箱等設施;
(六)場鎮導視系統:路名牌、道路指示牌、停車場(點)指示牌、等公用導視設施。
(七)場鎮公共交通站臺(點):各公共交通站臺(點)設施、標志標設。
(八)市政設施功能完善示范街:按照本次專項治理要求,完善示范街各項場鎮市政功能設施,大力開展“五亂治理”,突出亮點和地域特色整治示范街。
三、治理要求
按照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四化”標準,具體要求為:
(一)清潔化
場鎮主干道、主要道街、操場等重要地段,地面不得有未清理的浮土、污漬、垃圾、積水,地面應現原色;排水系統要保持通暢,人行道上不得堆放磚石等建筑材料及垃圾;附設的路燈、護欄、溝蓋板和路名牌等市政附屬設施要隨時保持完好、干凈、整潔;主、次支道路架空敷設的市政管線上,不得有塑料袋等垃圾雜物,不得有亂懸掛現象,地下管線無明顯跑、冒、滴、漏、堵等現象。地面鋪設的大孔徑管線應保持清潔。主次道路上設置的井蓋、水箆子、路燈桿、變壓器、配線箱等及其附屬設施不得有缺損、積塵、污泥等污垢。場鎮導視系統、市政環衛設施設置干凈、整潔、無污損、污垢和銹蝕破損。
(二)秩序化
1.路燈應選用簡單實用、節能環保、光照合理、功效低、新技術并具有防水、防塵性能的燈具;人行道鋪裝面層應采用外形美觀、平整結實、防滑抗壓、耐磨、耐酸堿、耐腐蝕的材料鋪設,基層材料應具有適當承載小型機動車輛碾壓強度;盲道寬度按0.3—0.6米設置,中途不得有電線桿、拉線、樹木、檢查井等障礙物;路名牌應設置在駕駛人員和行人容易發現的醒目位置,不得占用盲道;市政建設工地應按照文明施工要求設置圍擋,管理規范。
2.新建道路和經過治理改建的道路,各種管線的布置應當全部入地敷設,原有道路的架空管線應做到規范、整齊、有序,并逐步實施入地敷設。各類市政管線水平凈距及交叉時的垂直凈距應滿足相關規范要求。井圈井蓋應根據路面荷載要求,統一選用抗壓強度達標、節能環保、可有效降低噪音的井蓋,新設井蓋應具有防盜功能。
3.縣城道路雨水口及箆子設置間距宜為25—40米,其型式、數量和布置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
4.新設變壓器有條件的應采用室內安裝,現有路燈桿式變壓器應逐步改造為室內安裝。
5.場鎮導視系統規范設置,標識明顯。
(三)優美化
1.場鎮主干道、操場等重要地段,地面完好率應保持在95%以上(示范街道應達到100%),破損、凹陷、變形不得突破《城鎮道路養護技術規范》的規定,道路地面材質均勻,操場地面圖案美觀大方。附屬設施不得有銹蝕、斷裂、破損現象;同一條道路或同一處廣場范圍內,有凹陷、銹蝕或脫漆等現象的設施不得超過3處;路燈燈具(含隧道、地下人行通道等)亮燈率不得低于95%(示范街道應達到100%)。
2.場鎮次干道和支路,附屬設施不得有斷裂、破損現象;同一條道路上有凹陷、銹蝕或脫漆等現象的設施不得超過5處;路燈燈具(含隧道、地下人行通道等)亮燈率不得低于95%。
3.場鎮同一條道路或同一廣場上的路燈(含隧道、地下人行通道照明燈具)、護欄、人行道地面、雨污溝蓋板和道路路名牌等應進行統一設計,確保同一道路或廣場上述設施外形美觀、一致并與所在環境保持協調。
4.同一條道路或同一處操場上布置的井蓋、雨水口、道牙、盲道和無障礙通道等設施規格、外形統一、布局整齊。
5.場鎮道路主次道路、支路、背街小巷地上敷設的各類市政管線應與道路中線平行,支架、塔柱間距均勻整齊,外觀保持完好。
6.場鎮道路主次道路、支路、背街小巷上設置的各類管線附屬設置應無缺失、破損、凹陷、銹蝕或脫漆等現象。
7.場鎮道路同一條道路設置的井蓋、水篦子、路燈桿、變壓器、配線箱等應分類統一,確保同一道路上布置的同類設施規格、型號、材料一致,且外形美觀、布局整齊,并與所在環境保持協調。
8.場鎮道路同一條道路設置的城市導視系統統一,且外形美觀、布局整齊。
9.步行街各項功能設施按照行業管理標準要求規范設置,在滿足需要的同時,充分體現地域特色,展現城市文化,打造精品和亮點。
(四)制度化
1.建立專職保潔隊伍,落實相關經費與人員。
2.制定地方道路操場及附屬設施清掃保潔工作規程,或制定地方道路廣場清掃保潔管理辦法。
3.加強道路操場及附屬設施的管護,建立分段(分片)的責任追究制度。
4.制定市政管線及附屬設施維護保潔制度,由專業隊伍負責維護、專職清掃隊伍負責保潔,落實日常維護保潔機制。
5.制定并實施市政管線及附屬設施日常巡查、維護工作規程,建立分片(分類)的責任追究制度。
四、時間安排
專項治理工作,從本實施意見下發之日起啟動,2013年11月底前完成各項治理任務接受市、縣的檢查和考核。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鎮級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對市政設施治理專項行動的力度,細化工作方案,明確工作任務和工作目標,將市政設施專項治理工作的各項責任落實到具體單位和人員。
(二)集中治理、打造示范街。相關部門要針對市政設施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集中治理,著力改變市政設施臟、亂、差、破的現象,進一步強化市政設施的保潔工作。維護好轄區內的道路、路燈、排水、管線等市政設施,創造干凈、整潔的生活居住環境。因地制宜推進城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抓好示范街打造。
(三)加大投入,強化管理。鎮財政要建立經費保障機制,加大對市政設施工作的投入,規范市政設施與城鎮管理工作,并逐步健全和完善長效機制。
(四)督促檢查和考核。鎮紀委將會同相關部門對治理進展和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督查和考核。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要限時整改并跟蹤整改結果。對行動遲緩、效率低下、整治不力,未完成目標任務的相關單位和人員要依據《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行政過錯責任追究辦法(試行)》進行問責。
(五)廣泛宣傳、營造氣氛。要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和方式,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協調宣傳部門跟蹤報道治理進展情況,對個別影響、阻礙治理活動的人和事要公開曝光,以正確的輿論導向為治理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
六、工作職責
(一)城管辦。牽頭開展市政設施專項治理工作,協調鎮級相關部門,制定市政設施專項治理工作意見,會同相關部門對場鎮治理進展和治理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督查和考核。
(二)派出所。負責機動車占用道路等違章現象進行查處,規范停車秩序。負責管轄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及其附屬設施、標志標牌的管理維護,保證設施完好、整潔。加強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凈化交通環境;負責管轄范圍內的道路隔離欄的維修、維護、保潔工作;加強城鄉治安管理,依法打擊偷盜、破壞市政設施等違法行為。
(三)交通管理站。負責場鎮公共汽車站臺(牌)的整治及保潔工作,維護好站臺內地面及附屬設施,確保路面平整、設施完好。
(四)住建所。負責場鎮管轄的市政設施治理工作,打造示范街,治理大街小街,督促相關部門對已建成未移交管護的市政設施管理區域的整治工作。
(五)林業站。負責場鎮綠化治理工作,對樹圈、樹圍、花臺、花架及附屬設施的整治工作。
(六)經濟發展辦公室。負責督促、指導天然氣公司、有線電視廣站、安邊供電所、中國移動安邊分公司、中國電信安邊分公司、中國聯通安邊分公司等單位的市政設施建設、維修維護及整治工作。
(七)水管站。負責對場鎮道路上的雨污檢查井(蓋)、雨水箆子等設施進行全面治理,做到設施平整完好,排水通暢;配合街道、社區共同解決排水設施存在的問題。
(八)民政辦公室。負責場鎮路名牌、場鎮應急系統指示牌的整治、規范,做到設施完好。
(九)各相關單位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參照縣城治理標準負責轄區內市政設施專項治理工作,制定市政基礎設施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落實維護經費,建立長效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