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根據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為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現就《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的重點工作提出部門分工意見如下:
一、全力推動主導產業升級,加快工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一)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建材產業,確保烏蘭水泥二期日產2500噸熟料項目、高德卡普年產1萬噸短切氈項目建成投產,宏基水泥日產4000噸熟料項目開工建設,推動昱祥年產30萬噸水泥項目和仁創沙產業10萬噸覆膜砂、孚盛砂項目達產達效。化學工業,確保年產2萬噸活性染料、1000噸甲基苯胺、1萬噸分散染料、1萬噸工業殺菌劑、300噸西瓜酮5個項目建成投產,推動年產2000噸硫代硫胺、3000噸無水氯化鈣、2000噸高檔著色劑等項目達產達效,完成氯堿綜合化工項目前期工作并力爭開工建設。能源工業,推動遼河油田奈曼項目區原油產能達到15萬噸,年產15萬噸頁巖油項目一期建成投產。力促烏蘭水泥9兆瓦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投產運行,林木質電廠并網發電,國電內蒙古電力、東興風盈和華電秦天各5萬千瓦風電項目建成投產,爭取2×35萬千瓦熱電聯產項目立項核準并開工建設。金屬礦采選加工業,全力推動年產60萬噸新型鎳材料項目一期開工建設并部分投產,加快霸王扣金礦、大房身和土城子多金屬礦探轉采,確保蒙豪公司、煊大公司、永和嘉泰公司滿負荷生產。輕工食品加工業,推動羊絨加工企業年梳絨達到1000噸以上,并力爭引進精深加工企業。確保年產2000噸萬壽菊葉黃素浸膏、50萬噸絨毛棉、50萬套(件)服裝、1000噸面包糕點、2萬立方米熱力保溫管項目建成投產。機械設備制造業,力促亞太天能智能鎖、東興風盈風機制造、沈陽海克年產1.2萬套數控機床功能部件及年產1萬噸鑄件加工項目建成投產。(經信局牽頭,發改局、環保局、國土資源局、水務局等配合)
(二)強化工業經濟運行調度。抓住自治區“促進中小企業政策落實年”的有利契機,全面加強涉企服務,通過現場辦公、定期調度等形式,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一步完善扶持獎勵政策,重點向自主創新能力強、產品競爭能力強、產業帶動能力強的企業傾斜。搶抓發達地區大企業擴張的有力機遇,大力引進知名企業,通過兼并或重組等方式促進落后企業轉型升級。全力推進技術改造,引導企業實施一批產業升級型、延伸型、配套型技改項目,推進工藝創新和產品創新,增強企業競爭能力。力爭年內產值過億元企業達到10戶。(經信局牽頭,財政局、招商局、金融辦等配合)
(三)提升園區建設水平。進一步完善工業園區規劃,強化園區功能,堅持同行業、同類型企業相對集中,注重企業產品間的上下游配套,提升產業集中度,力爭進入自治區級工業園區行列。加快奈曼工業區、化工區征地工作,滿足項目入駐需求。啟動建設信息識別技術產業園和裝備制造產業園,推動化工區日處理1.5萬噸污水二期工程開工建設,工業東區日處理1.5萬噸污水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進一步加快八仙筒環保紙業創新園區、白音他拉工業區和黃花塔拉羊絨皮草加工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承載能力和項目入駐吸引力。(經信局牽頭,園區辦、國土資源局、發改局、住建局、環保局、科技局等配合)
二、大力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步伐
(四)培育壯大富民產業。開展好“農村經濟效益提升年”活動,在鞏固歷年建設成果,發揮現有設施功能,確保達到預期目標的基礎上,加快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堅持不懈地擴大高效作物種植面積,新發展沙地西瓜、谷子等高效作物10萬畝以上,總數突破100萬畝。鞏固發展設施農業,適當擴大建設規模,力爭新增2萬畝。堅定不移地推進模式化養殖業,完善養殖小區運營機制,提高規范化管理水平,新建規模化養殖小區20處以上。切實加強舍飼養殖技術指導,搞好窖池、棚舍等基礎建設,著力破解養殖技術難題。牧業年度家畜存欄達到210萬頭(只口),禽類飼養量突破1000萬只。積極有效地引導農村勞動力就地創業和轉移就業,全年轉移農村勞動力10萬人次以上,確保農民工資性收入持續增長。(農牧業局牽頭,科技局、金融辦等配合)
(五)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繼續按照“鞏固擴大成型的,規劃發展有基礎的,拓展提升有影響力”的思路,努力構建“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發展格局,突出抓好蔬菜、西瓜、谷子、葵花、紅干椒、養雞、蒙古野果、萬壽菊、薯類、花生十個優勢產業基地建設,努力提升產業層次,力爭實現有商標、有龍頭、有市場。圍繞優勢產業,引進、扶強、做大一批龍頭企業,促進農產品的轉化增值。加強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監督管理體系建設,規范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壯大農村營銷專業戶和經紀人隊伍,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切實抓好農產品產銷對接,廣泛開展農產品推介活動,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農牧業局牽頭,工商局、供銷社等配合)
(六)提高涉農服務水平。加強基層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爭創“全區農業服務體系示范縣”,建設單產達到噸糧標準的玉米高產示范帶100萬畝,糧食總產達到25億斤以上。搞好農作物新技術、新品種試驗示范,引進工廠化育苗技術,推行標準化生產,建設標準化示范鎮、村、戶和示范小區(場),實施測土配方施肥150萬畝,玉米螟綜合防治面積力爭達到100%。扎實做好畜禽品種改良工作,加大動植物疫病防治力度,確保不發生重大疫情。積極預防重大氣象災害,適時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增強氣象保障能力。加快農業機械化進程,突出抓好玉米、谷子全程機械化作業。依法推進土地流轉,適當發展規模經營,為農業產業化、現代化創造條件。(農牧業局牽頭,科技局、氣象局等配合)
三、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第三產業擴量升級
(七)穩步推進商貿流通業。推進標準化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和電子商務市場建設,加快東明西瓜交易市場、沙日浩來蒙東果菜批發市場、新鎮成品雜糧交易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年內投入運營。合理規劃建設城鄉商業網點,推進大型超市建設,繼續實施“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工程”,抓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增農家店20家以上,逐步構建覆蓋城鄉的商貿流通網絡。認真落實建材、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政策,拉動消費增長。(商務局、財政局分工負責)
(八)培育壯大現代物流業。編制物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啟動建設農產品物流信息平臺,加快煤炭物流園區建設,強化天平超市物流配送中心功能,完善華明物流園區配套功能區設施,整合提升城鎮物流企業,鼓勵骨干物流企業向集鎮和農村延伸,拓展服務功能。(商務局負責)
(九)積極發展特色旅游業。加快旅游景區景點規劃編制,推進重點旅游景區設施建設。深度開發沙漠旅游資源,拓展沙漠競技項目,搞好“祭敖包”、“登山節”等活動。加強旅游宣傳推介,積極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旅游局負責)
(十)著力提升餐飲服務業。以改善消費環境為重點,適度發展高端餐飲服務。繼續開展餐飲服務業星級店評比活動,加強行業管理,提高餐飲服務質量。(商務局負責)
(十一)加快發展現代金融業。完善金融組織體系,積極引進股份制商業銀行,力爭促成包商銀行奈曼分支機構掛牌運營。鼓勵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不斷提高金融服務水平。規范發展保險業務,增強保險保障能力。(金融辦負責)
四、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城鄉發展環境
(十二)加快城鎮擴容提質。修訂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完善域城鎮體系規劃、重點街路及重要節點景觀風貌規劃、城鎮道路交通及雨水排放等專項規劃,搞好重點地塊修建性詳規和新農村典型示范村建設規劃,充分發揮規劃的引領作用。深入實施城關鎮“北延東擴”戰略,落實好中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融資合作項目,加快完成新城區、工業區道路鋪裝及附屬設施建設。實施集中供熱改擴建二期工程,改造鋪設管網8000延長米,進一步提高供熱質量。加快污水再生利用、供水、燃氣、垃圾中轉站、公廁等市政設施建設。加大主街路兩側平房區改造開發力度,新增房地產開發面積20萬平方米以上。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不斷提升城鎮品位。深入實施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重點治理亂停亂放、亂潑亂倒、亂搭亂建、亂涂亂畫及損壞公共設施行為,確保城鎮面貌明顯改觀。(住建局負責)
(十三)穩步實施“收縮轉移”戰略,加快效益型生態建設,完成人工造林18萬畝,封山(沙)育林20萬畝,小流域綜合治理25萬畝,綠化村屯26個。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嚴格保護耕地,統籌安排各類用地。認真搞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理順集體林地承包關系,加快定權發證工作進度,保障農民營林積極性。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制定怪柳保護辦法,劃定兩河沿岸和通赤高速公路兩側常年禁牧區,建設科爾沁沙地封禁保護區150萬畝。積極穩妥地搞好沙區零散戶搬遷轉移,減少生態脆弱區農業生產活動。積極適應氣候變化,努力探索科爾沁沙地治理新模式,大力發展沙產業。(林業局、生態辦分工負責)
(十四)繼續推進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和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強化環境監測、監察、應急和信息基礎能力建設,進一步提高環境保護水平。(環保局負責)
(十五)抓住國家全面加強水利工程建設的有利機遇,大力開展以水利為中心的農田草牧場基本建設,啟動博等溝、希勃圖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搞好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設施農業以及玉米、西瓜膜下滴灌等節水工程建設,鼓勵有條件地區修建小水庫、小塘壩,新增有效灌溉面積4.5萬畝、節水灌溉面積6萬畝。開展水資源普查,繼續做好牤牛河截浮流工程前期工作并力爭盡早開工建設。(水務局、發改局分工負責)
(十六)新建固日班花、工業區變電所,完成白音他拉、治安和白音昌變電所增容工程,新增供電負荷3.6萬千瓦。(農電局負責)
(十七)協助做好巴新鐵路(奈曼段)建設,爭取通村油路項目,實施好農村路網改造升級項目。(交通局負責)
五、積極擴大籌融資渠道,切實增強經濟發展動力
(十八)大力招商引資。強化招商力量,堅持領導帶隊招商,突出以商招商,鼓勵招商,積極開展專業招商,形成招商引資強大合力。注重產業招商,緊緊圍繞六個主導產業,主動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積極融入東北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重點在京津唐、東三省、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區進行專題性招商,積極引入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項目,促進產業集聚。注重完善招商激勵機制,加強對招商引資工作的指導和督促,推動招商引資工作取得新成效。(招商局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