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爭創奶畜地區實施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鎮人民政府,關山草原旅游風景區管委會,縣政府各工作部門: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縣黨代會和新一屆政府提出的“爭創全省奶畜第一縣”目標,進一步做大做強奶畜產業,加快特色農業強縣建設,結合我縣實際,特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目的意義
奶畜產業是特色農業強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優化農業結構、建設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的需要。我縣是全國313個奶牛優勢區域縣(市)之一,是省10個奶山羊優勢區域縣。截止年底,全縣奶牛存欄6.4萬頭,奶山羊存欄4.4萬只,奶類總產18.2萬噸,已建成千頭奶牛場和標準化奶牛養殖園區20個,機械化擠奶站38個,乳制品加工能力達10萬噸,奶牛存欄、鮮奶產量和乳制品加工能力均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二,奶畜產業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各鎮、各有關部門要主動順應形勢,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努力爭創全省奶畜第一縣。
二、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
指導思想:以實施特色農業提升工程為載體,以建設全省奶牛標準化養殖示范縣為抓手,堅持“龍頭企業擴張,先進模式示范,標準園區承載,合作組織聯結,特色品牌帶動,產業集群突破”的理念,著力建設一批千頭奶牛場、千只奶山羊場和標準化奶牛、奶山羊養殖園區,著力創新一套長效服務機制,著力推廣一批先進生產模式,著力培育一批現代奶業市場主體,著力發展一批生態循環型主導產業集群,著力打造一批乳品行業領軍型企業,全面提升奶畜產業綜合生產能力,爭創全省奶畜第一縣。
奮斗目標:積極實施“1511”工程,到2015年全縣建成10個千頭奶牛場、50個500頭標準化奶牛養殖園區,奶牛、奶山羊存欄分別達到10萬頭(只),乳制品產量達到10萬噸。爭取位列全省第一,建成全省高產良種奶牛繁育基地、優質奶源生產基地、奶牛標準化養殖示范基地、高端乳制品加工基地和全省奶畜第一縣。
三、工作重點
1.加快奶源基地建設,推進養殖方式轉變。超前規劃,合理布局,建設一批雙列開放式、全自動飼喂、全自動擠奶、全自動糞污清理、擁有大型沼氣工程的千頭奶牛場、千只奶山羊場和標準化奶牛、奶山羊養殖園區,突出生產養殖區、生活管理區、飼草飼料區、糞污處理區“四大功能區”。形成千河川塬每個重點鎮有1個千頭奶牛場(或1個千只奶山羊場)、5個標準化奶牛養殖園區的規模化養殖格局。建設國家級和省級奶牛、奶山羊標準化示范場,達到標準的統一認定授牌。
2.實施龍頭企業帶動戰略,增強企業自身實力。縣內乳品加工企業必須要有自己投資建設的奶源基地。鼓勵乳品加工企業通過訂單收購、建立風險基金、返還利潤、參股入股等多種形式,與奶農結成穩定的產銷關系,實現互利共贏,更好地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積極扶持乳品加工企業加大新特產品研發力度,提升產品質量和檔次,打造中國嬰幼兒、中老年羊奶粉第一品牌。引進蒙牛、伊利、光明等國內著名乳品企業的資金、技術、高管人才,改造提升縣內乳品企業,輻射帶動奶畜產業集群發展。率先扶持和氏乳業上市,引領奶畜產業跨越發展。
3.發展產業化經營,增強發展后勁。建立以合作組織、奶農、乳品企業、飼料企業和政府部門五方代表參與的原料奶定價機構,全縣鮮奶收購實行最低保護價政策。積極扶持奶牛、奶山羊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使其在維護奶農利益、協商原料奶收購價格、為奶農提供服務等方面充分發揮作用。鼓勵奶牛、奶山羊專業合作組織,把農戶分散飼養的奶牛、奶山羊統一吸納集中到千頭奶牛場、奶山羊場和標準化奶牛養殖園區飼喂管理。抓住隴縣被列為六盤山國家板塊扶貧區域的政策機遇,大力開展產業扶貧,推行奶牛、奶山羊托養代管。鼓勵支持奶牛、奶山羊專業合作組織跨區域橫向聯合,建立奶牛、奶山羊專業聯合社,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4.加強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奶畜生產水平。認真落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切實加強奶牛、奶山羊疫病防治。加快普及機械化擠奶,提高原料奶質量。加強飼草飼料基地建設,擴大青貯玉米和紫花苜蓿等優質飼草種植,鼓勵高效利用農作物秸桿。加強技術培訓,提高畜牧獸醫技術人員和奶農的職業素質。加強良種繁育,3-5年內引進國外優質高產奶牛5000頭,使全縣高產奶牛核心群達到5萬頭以上。加強奶牛、奶山羊糞污綜合治理,徹底降低面源污染,建設大型沼氣工程和有機肥加工項目,做到達標排放。大力推廣全混合日糧飼喂(TMR)、奶牛生產性能測定(DHI)、數字化管理等核心技術,提高奶業生產競爭力。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應用,全縣產奶牛頭均年單產達7噸以上,能繁奶牛受胎率達到85%以上,乳脂率和乳蛋白分別達到3.5%和3.0%以上,產奶羊頭均年單產達0.5噸以上。
四、扶持政策
1.統籌安排設施用地。依據國土資發[]155號文件精神,千頭奶牛場、千只奶山羊場和標準化奶牛養殖園區設施用地按農用地進行管理。選址應符合全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畜牧業發展規劃,用地單位與鎮村達成土地使用協議后,報縣國土局確認備案。
2.支持建設標準化奶牛、奶山羊養殖園區。年到2012年,我縣爭取并實施全省奶牛標準化養殖示范縣建設項目,凡新建1個千頭奶牛場補貼45萬元,新建1個存欄500頭以上標準化奶牛養殖園區補貼25萬元,改造提升1個500頭以上標準化奶牛園區補助15萬元。凡新建1個千頭奶牛場、1個千只奶山羊場、1個500頭以上的標準化奶牛養殖園區,由縣財政一次性補貼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扶持款20萬元。
3.支持建設機械化擠奶站。凡在縣境內經規劃審批新建并與縣內乳品加工企業簽訂長期鮮奶交售合同的機械化擠奶站,一次性補貼5萬元。
4.加大奶牛、奶山羊良種引進補貼力度。凡從國外引進的優質高產奶牛,在省市補貼的基礎上由縣財政每頭再給予2000元補貼。從奶山羊良種繁育場引進一只種公羊,由縣財政每只補貼1000元。積極推行奶牛性控繁育技術,性控凍精細管在省市補貼的基礎上由縣財政每支再補貼50元。
5.加強對奶牛、奶山羊養殖場戶的信貸支持。縣扶貧辦每年要爭取中省市貼息貸款3000萬元,按年利率5%予以貼息,支持千頭奶牛場、千只奶山羊場和標準化奶牛養殖園區建設和購買奶牛、奶山羊。每購買1頭良種奶牛發放貼息貸款5000元;購買1只良種奶山羊發放貼息貸款1000元。每投資新建或改建1個千頭奶牛場、千只奶山羊場和標準化奶牛養殖園區,協調發放貼息貸款50-100萬元。
6.建立奶牛政策性保險制度。凡積極參加奶牛保險的養殖場(戶),奶牛保險費由中央、省、市財政按比例負擔60%外,剩余部分由縣財政承擔。
7.建立奶畜產業發展風險保障基金。按照乳品加工企業每收購1公斤鮮奶(牛奶、羊奶)0.03元的標準由縣財政提取奶畜產業發展風險保障基金,對因市場因素導致牛奶、羊奶價格低于盈虧平衡點時給奶農予以補貼,并辦理奶牛保險。
五、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縣委、縣政府把爭創全省奶畜第一縣工作納入各鎮及縣級有關部門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縣奶畜產業化協調工作領導小組要統籌規劃、組織實施、督促指導、檢查考核奶畜產業發展工作。各鎮也要成立相應的機構,主要領導負總責,確定專門領導和工作人員抓好落實。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督查室、縣考核辦把此項工作做為每年督查考核的重點,對照建設任務,加強跟蹤督查,確保任務落在實處。
2.密切協作配合。發改、財政、農發、農業、水利、電力、交通、林業、環保、畜產、科技等部門將千頭奶牛場、千只奶山羊場和標準化奶牛養殖園區內的機械補貼、供排水管道、供電線路、道路硬化、園區綠化、糞污處理、消毒防疫、良種繁育等設施設備納入建設規劃,進行免費設計,并優先給予項目支持。生產生活用水、用電執行農業生產用水、用電價格政策;其他涉農部門都要立足職能,盡力扶持奶牛、奶山羊產業發展。
3.嚴格考核獎懲。繼續按照縣內乳品加工企業收購鮮奶(牛奶、羊奶)的數量,由縣財政按每噸15元的標準返還給各鎮,用于扶持奶牛、奶山羊產業發展。對完成千頭奶牛場、千只奶山羊場和標準化奶牛養殖園區建設任務的鎮和部門由縣財政給予獎勵,其中:新建1個千頭奶牛場、1個千只奶山羊場或1個標準化奶牛養殖園區獎勵1萬元;改擴建1個千頭奶牛場、1個標準化奶牛養殖園區獎勵5000元。對未完成任務的鎮和部門,取消參與先進單位的評選資格,扣減鮮奶交售返還款,并進行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