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爭創生態區實施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以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堅持生態保護與開發建設并舉、污染防治與環境保護并重的原則,把生態環境建設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采取政府組織實施、環保部門牽頭、相關單位各負其責、全區上下協調聯動的方式,進一步加大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全面加快生態環境建設,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促進全區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為建設綠色、現代、平安、幸福的新奠定良好基礎。
二、創建目標
通過生態區建設,使全區經濟實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最終建成經濟發展、人民富裕、資源節約、環境優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傳承與創新引領區,生態旅游最佳休閑度假區,生態最佳實踐區,最終在2014年建成國家級生態區。
考核指標:
(1)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6000元以上;
(2)單位GDP能耗降至0.9噸/萬元以下;
(3)單位工業增加值新鮮水耗降至20m3/萬元以下,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5m3/萬元以上;
(4)主要農產品中有機、綠色及無公害產品種植面積的比重達到60%以上;
(5)森林覆蓋率達到18%以上;
(6)受保護地區占國土面積比例達到15%以上;
(7)空氣環境質量達到功能區標準;
(8)水環境質量達到功能區標準;
(9)噪聲環境質量達到功能區標準;
(10)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化學需氧量(COD)降至3.5千克/萬元(GDP)以下,二氧化硫(SO2)降至4.5千克/萬元(GDP)以下,且小于國家總量控制指標;
(11)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80%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0%以上;
(12)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達到90%以上,且無危險廢物排放;
(13)城鎮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2m2以上;
(14)農村生活用能中清潔能源所占比例達到50%以上;
(15)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
(16)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便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
(17)化肥施用強度(折純)降至250千克/公頃以下;
(18)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和村鎮飲用水衛生合格率達到100%;
(19)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5%以上;
(20)環境保護投資占GDP的比重達到3.5%以上;
(21)人口自然增長率符合國家或當地政策;
(22)公眾對環境的滿意率達到95%以上。
三、主要任務
(一)扎實做好創建基礎工作,成立創建領導小組;制定生態區建設規劃,通過市環保局組織的專家論證,并經區人大審議批準實施規劃2年以上;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完成上級下達節能減排任務,三年內無較大環境事件;城鎮、村落環境面貌整潔,觀感良好。
(二)發展循環經濟,降低能耗、水耗,提高單位GDP能耗和單位GDP耗水指標。
(三)調整農業結構,落實各項優惠扶持政策,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增加農民收入,做大做強支柱產業;抓好生態農業建設,穩定糧食生產,突出經濟作物與蔬菜特點,發展高產、高值、高效作物品種;實施節水灌溉,控制使用農藥、化肥,回收農用薄膜,加大農林病蟲害綜合防治;推廣秸稈還田、畜禽糞便做農用肥;整修緩坡梯田,建設骨干基本農田,提高受保護基本農田面積。
(四)繼續抓好退耕還林還草、封山禁牧和植樹造林等林業項目,提高森林覆蓋率;加強生態旅游等項目建設。
(五)強化污染控制,保護飲用水源;實施綠化美化工程,控制煙塵、粉塵排放;組織實施噪聲功能區復測,嚴禁超標排放;推廣垃圾分類袋裝,使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標準;推廣清潔能源。
(六)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進一步改善村鎮環境面貌;抓好農村飲用水源保護和生態鎮、生態村建設。
四、工作步驟
(一)準備階段:完成創建申報、方案制定、機構成立、任務分解、宣傳動員、部署安排等工作。
(二)編制規劃階段:編制創建規劃并申請評審;通過評審后由區人大批準實施。
(三)實施階段:各鎮街、各有關部門按照創建規劃和建設指標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全力組織實施,全面完成創建國家生態區的各項指標。
(四)模擬檢查驗收階段:對照國家生態區建設考核驗收指標和分解下達的目標任務,組織自查,及時整改存在的問題,做好創建驗收準備工作,并申請國家環保部對創建工作進行調研、驗收。
五、部門職責
(一)區政府辦:負責有關創建文件的審核把關工作,并協調各鎮街和有關部門工作。
(二)各鎮街: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生態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實施林業、農業、水利項目,建成生態鎮(街),80%的村建成生態村,抓好環境保護,負責公眾對環境滿意率的統計;配合職能部門抓好創建指標的完成。
(三)環保分局:加強環保執法工作,督促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和大氣、水、噪聲環境質量改善以及固體廢物的規范處置。
(四)住建局:負責城鎮規劃及綠化達標,城鎮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2平方米。
(五)環衛處:生活垃圾處理規范。
(六)農業局:實施節水農業,保護基本農田,控制使用農藥、化肥,化肥施用強度(折純)降至250千克/公頃以下;加大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協助做好農膜回收;主要農產品中有機、綠色及無公害產品種植面積的比重達到60%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95%,禽糞糞便綜合利用率≥95%,農村生活用能中清潔能源所占比例達到50%以上。
(七)林業局:加大綠化面積,森林覆蓋率達到18%以上;實施水利工程,提高村鎮飲用水質量,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力度。
(八)國土資源局:保護植被,受保護地區占國土面積比例達到15%以上。
(九)計生局:實施計劃生育政策,確保人口自然增長率符合國家或地方政策要求。
(十)工信局:抓好工業企業環境保護工作,監督排污企業安裝污染治理設施,達標排放;推廣清潔生產、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
(十一)衛生局:加強村鎮飲用水衛生監測監管工作,村鎮飲用水衛生合格率達到100%;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督促醫療機構按規范處置醫療廢水和固體廢棄物。
(十二)文物旅游局:抓好旅游項目開發和旅游區環境保護。
(十三)愛衛辦:合理設置農村垃圾臺、點,衛生廁所普及率≥95%。
(十四)商務局:推廣使用低毒、高效、無污染農藥,采購銷售可降解農用薄膜,農用薄膜回收利用。
(十五)公安局:負責城鎮文化、生活娛樂噪聲的監督管理工作。
(十六)統計局:負責農民人均純收入、受保護地區面積等指標的統計工作。
(十七)財政局:加大環境保護資金投入,將環保投資納入財政預算,環保投資占GDP比例≥3.5%,并負責環保投資占GDP比例的統計。
(十八)發展改革局:負責城鎮單位GDP能耗、單位工業增加值新鮮水耗統計。
(十九)監察局:負責創建生態區工作的督促檢查和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的考核獎懲工作。
(二十)宣傳部:負責創建生態區工作的宣傳報道、音像現場資料的收集、專題片制作工作。
(二十一)目責辦:將生態區創建工作納入各部門目標任務之中,年底進行考核。
各鎮街、相關部門要注意收集、統計相關數據和資料,于年3月底前將、年資料報區環保分局。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區上成立由區委書記為顧問,區長為組長,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相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區創建國家生態區領導小組。各鎮街、各部門要切實將生態區創建工作擺上主要議事日程,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并確定1名分管領導和1名工作人員(年3月底前將名單及聯系電話、電子郵箱報區環保分局),負責資料收集與聯絡工作,切實做到領導、措施、人員、責任四到位,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單位成員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確保生態區創建工作任務全面落實。
(二)廣泛宣傳,營造氛圍。各單位要利用科技之春宣傳月、6.5世界環境日、3.15等重大節日,在廣播、報刊、網絡等各種媒體,多形式、多角度、多層次開展創建工作的宣傳,增強全民參與生態區創建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公眾參與率,在全區迅速掀起創建生態區工作的熱潮。
(三)加強督查,嚴格獎懲。督查組將定期不定期對創建工作進行檢查,對工作任務完成好、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對行動遲緩,措施不力,工作滯后的予以通報批評;對工作不力未完成指標任務或影響全區工作進度的,將追究有關單位的領導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