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穩定生豬生產實施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進一步提高對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的認識
確保生豬生產持續健康發展對于保障主要農產品市場供給和價格穩定具有重大意義,是“菜籃子”行政首長負責制的重要內容。今年以來,針對豬肉價格漲幅較大,影響群眾生活,帶動物價上漲的情況,國務院研究制定了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的五項政策措施,省政府下發了《關于進一步穩定生豬生產的意見》,從大力促進生豬生產、強化生豬生產的服務保障、加強市場調節和監管以及加強對生豬生產供應工作宏觀指導等方面出臺了具體的政策的意見。各縣區和有關部門要從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大局出發,結合生豬生產實際,充分認識穩定豬肉價格的重要性,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全面落實各項政策措施,促進我市生豬生產健康、穩定、持續發展。
二、積極扶持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發展
把扶持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作為加快生豬產業發展方式轉變,增強應對市場風險,避免生豬養殖大起大落,確保產業穩定發展的主要任務,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進生豬規模養殖發展。市縣農業(畜牧)、發改、財政部門要認真組織實施國家下達的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項目,嚴格項目建設標準,落實項目資金,加快項目進度,強化項目管理,確保項目建設順利進行。加快扶風縣、鳳縣、陳倉區生豬大縣和30個萬頭生豬示范村建設,發展年出欄200頭規模以上的3000名養殖示范戶。加大項目爭取力度,力爭新啟動實施一批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和萬頭生豬示范村建設項目,以場帶戶、以大幫小,推廣圈舍標準化、防疫制度化、管理規范化的綜合技術,促進生豬規模養殖發展。
三、加強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和保險工作
一是認真落實能繁母豬補貼政策。各縣區要按照年全市能繁母豬補貼工作實施方案精神,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認真開展能繁母豬核查統計上報工作,按照見豬、見人、見標、見榜“四見”要求,公布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督,確保能繁母豬數據真實可靠,確保能繁母豬補貼政策落到實處。二是抓好以自繁自育為主的良繁體系建設。大力推廣“120”自繁自育戶養模式和“1+50”萬頭生豬村養殖模式,加快建設良種豬擴繁場、商品仔豬繁育場、二元母豬飼養大戶和種公豬站,力爭到十二五末,建設存欄200頭以上的良種豬擴繁場和商品仔豬繁育場100個,種公豬站5個,自繁自育率達到90%,三元豬飼養率達到90%以上,徹底扭轉我市三元仔豬長期依靠外調的局面。市上對新建存欄200頭以上的良種豬擴繁場和商品仔豬繁育場給予補貼。三是做好能繁母豬保險。市財政部門落實配套保險資金,市、縣(區)農業(畜牧)行政主管部門配合保險公司,全面落實國家能繁母豬保險政策,做到應保盡保。同時,積極做好種公豬保險工作。
四、嚴格動物疫病防控
一是切實做好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認真落實市、縣、鄉、村四級防疫責任,建立動物防疫預警預報和應急反應機制,大力推行防疫雙軌責任制,政府保密度、部門保質量,W病、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病應免盡免,免疫密度達到100%,免疫抗體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二是強化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嚴格生豬調入防檢疫制度,控制疫情傳入,防止“問題豬肉”進入市場。三是嚴格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對發生的重大動物疫情按規定程序及時報告,市縣區農業(畜牧)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無害化處理,市縣區商務部門抓好生豬定點屠宰點的規范管理。市縣區財政部門足額落實國家對疫病撲殺和屠宰環節病害豬處置的資金補貼。
五、強化豬肉市場和飼料等投入品質量安全監管
一是強化生豬及豬肉市場監管。肉品質量安全縣區政府負總責,市縣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綜合協調。工商、商務、農業、公安、食品藥品監管、質檢等部門要建立穩定、常態化的聯合執法機制,形成執法合力。加強屠宰執法隊伍建設,切實落實人員、經費、裝備等保障措施。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建立完善的豬肉質量定期抽檢制度,以瘦肉精、注水肉、病害豬肉為重點,開展專項整治工作,依法嚴厲查處肉品質量安全違法犯罪行為,確保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二是抓好飼料等投入品安全監管。完善飼料安全監管和質量監測體系,全面提升飼料工業體系的安全監測水平。加大對飼料、獸藥生產、經營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打擊非法添加國家明令禁止的違禁添加物及其制品行為,科學指導養殖戶使用安全放心飼料產品,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加強飼料原料及飼料產品市場價格監測,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和哄抬物價行為。
六、加強生豬養殖合作社建設和生產監測預警
大力發展生豬養殖合作社,落實扶持政策,鼓勵合作社拓寬服務領域,增強服務功能,在良種仔豬供應、飼料購銷、技術培訓、疫病防治、生豬銷售等方面開展服務,提高養殖戶抗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加強生豬生產、流通、消費領域的統計、監測和分析,抓好省級新增生豬生產預警監測點建設,強化生豬生產調查,完善生豬屠宰量和市場銷售量的調查統計,做好生豬生產成本調查和價格監測工作,及時掌握生產狀況和市場變化。建立統一、高效、權威、準確的信息報送與機制,及時向社會提供全面、客觀的生豬生產、市場供應和價格信息,加強正面報道,防止不當炒作,指導企業和農戶合理安排生產,引導產業盡快走上穩定健康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