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節水型社會創建實施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統籌和協調生活、生產、生態用水需求為出發點,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為核心,強化社會公眾節水意識,突出抓好節水項目建設,不斷提高水資源承載能力,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二、工作目標任務
加大宣傳力度,全區公眾節水意識進一步提高,建成節水社區4個、節水村莊4個,節水校園10個、節水企事業單位1個,建成工業企業污水回用企業1個,完成節水灌溉農業500畝,建成農業節水示范點1個,封閉自備井53眼,全面完成節水型社會建設年度目標任務,為市通過國家驗收作出貢獻。
三、主要工作和任務分工
(一)大力開展節水主題宣傳活動。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創新宣傳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在全區營造濃郁的節水氛圍,增強全區市民的節水意識,使節約用水成為自覺行為。
1、做好三次大型主題宣傳活動。精心籌備,在3月22日“世界水日”組織開展大型宣傳活動,制作宣傳展板,印發宣傳資料,集中宣傳節水工作。在5月“中國節水周”期間開展節水知識宣傳進社區活動,在全區各社區宣傳節水知識和常識,引導市民自覺節水。從3月份開始,選擇時機,在全區組織開展一次節水知識競賽活動。此項工作由區農水局牽頭實施,區市容園林局、區城管執法局和各街道辦事處配合。
2、開展節水宣傳進校園活動。由區教育局負責,在區屬各中小學組織開展“寫一篇節水作文,開展一次節水主題班會”活動。由區團委負責,在轄區大專院校利用校園網、宣傳欄等載體開展,對水資源現狀、節水的緊迫性進行廣泛宣傳。通過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普及節水知識,形成良好的校園節水氛圍。
3、多頻次節水公益信息。積極協調電信部門,在“世界水日”、“中國節水周”和重大節假日期間,利用手機短信平臺、網絡平臺,向社會公眾節水公益信息;每月不少于2條,定期在“農水網”、“農經網”節水信息。此項工作由區農林水務局負責。
(二)突出抓好重點節水項目建設。
1、抓好節水工業園區建設。以魚化工業園為試點,3月底前完成園區現有40多家企業的節水情況摸底調查;和市有關單位協調,促進園區中水管網和主管網接通,推動實豐混凝土公司中水使用;鼓勵園區企業建立污水回用利用系統,打造節水工業園區。此項工作由魚化工業園區辦負責,區農林水務局、魚化寨街道辦事處配合。
2、抓好節水社區建設。選擇節水意愿的社區,通過在社區居民家中安裝節水龍頭、使用節水馬桶等措施,提高生活節水效果。每街辦至少實施1個,全區年內建成節水社區4個。此項工作由各街道辦事處負責實施,區農林水務局配合。
3、抓好節水村莊建設。選擇有條件的村,通過安裝使用水表、計量收費、使用節水設施器具等方式,提高節水效果。每街辦至少實施1個,全區年內建成節水村莊4個。此項工作由各街道辦事處負責實施,區農林水務局配合。
4、抓好農業節水示范點建設。以漢風臺果林農莊為試點,推廣使用滴灌、噴灌等節水措施,完成節水灌溉面積500畝以上,建成高效節水農業示范點1個。此項工作由區農林水務局負責,曲江街道辦事處配合。
5、抓好節水校園建設。由環保分局負責,區農林水務局、魚化街道辦事處協助,指導外事學院、凱華技術學院加大節水科技的投入,加強用水管理,加強中水使用;由區教育局負責,區農林水務局、各街道辦事處協助,在區屬各中小學推廣和使用先進的節水器具和節水技術,有效節約水資源。通過努力,年內建成節水校園10個。
(三)扎實做好封井和水資源管理工作。由區農林水務局負責,各街道辦事處協助,積極配合市封井辦開展封井工作,完成全年53眼的封閉自備井任務。同時,進一步加強水資源管理工作,嚴厲查處非法鑿井行為,有效打擊非法取水行為。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為進一步做好節水型社會建設相關工作,區政府對“區節水型社會建設領導小組”進行調整,強化全區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的組織協調與考核管理。相關部門和各街辦要加強領導,明確工作部門和工作人員。分解落實目標任務,把節水型社會建設納入到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中,建立健全獎懲機制,保障各項節水措施落到實處。
(二)加強協調配合。各相關部門要按照工作要求,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加強溝通,密切配合。要加強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制度研究,注重建立有效的推進機制,增強工作合力。
(三)嚴格督辦考核。區政府把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作為年度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進行嚴格考評。對工作開展扎實、任務完成好的街道辦事處、部門進行表彰獎勵。區節水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定期組織開展督促檢查,對節水型社會建設情況進行考評、考核,并公布考評結果。
(四)積極爭取支持。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點多面廣,工程建設資金需求量大。各部門要主動聯系,調動一切力量,協調上級部門,積極爭取和落實相關補助資金。
(五)注重宣傳引導。大力宣傳先進典型,普及節水知識,鼓勵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用水管理和監督,營造良好的節水工作氛圍。大力宣傳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成果,不斷提升社會各界的知曉率、認同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