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創建誠信企業實施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信用是企業的生命。市場經濟越發展,企業活動范圍越廣泛,信用就越重要。開展誠信企業建設,建設現代市場體系的必要條件,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治本之策,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大舉措,建立健全適應現代市場經濟要求的社會信用體系、加快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促進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性工作和重要內容,誠信建設的核心。近年來,縣通過多種方式推動誠信企業建設活動,誠信企業建設越來越受到社會廣泛重視,企業誠信水平不斷提高,但是信用缺失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當前,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對創建誠信企業的要求越來越高,通過開展企業誠信建設,推動社會信用體系的健全和完善,形成守信激勵與失信懲戒機制,營造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無信為憂的社會氛圍,對于降低企業經濟成本,提高企業經營效率,推動地方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增強投資者信心,對于擴大招商引資、優化發展環境,建設誠信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見。
二、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制度先行,統一規范;資源整合,信息共享;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原則,以建立和完善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社會信用體系為總目標,以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為核心,以企業資信等級評價為突破口,以市場化運作的現代信用服務中介機構為紐帶,以金融帶動、政府推動、企業參與、部門協作的方式,分階段、有重點地推進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提升企業信用水平,改善社會信用環境,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力爭用3-4年左右的時間,初步建立起企業信用信息的征集、整理和披露應用系統和與其相配套的技術支撐體系、企業資信等級評價體系、信用政策體系、信用服務市場體系和企業失信懲戒機制,促使企業依法經營,誠實守信,有效遏制企業失信行為,打造企業誠信品牌,樹立信用企業良好形象,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社會環境,為建設誠信提供良好的信用保障。
三、主要內容和工作任務
一)建立誠信企業建設工作機制
1成立縣誠信企業建設協調領導小組,協調解決誠信企業建設中的重大問題,整體推進企業信用體系建設。
2研究制訂誠信企業建設工作方案,明確誠信企業建設工作的思路、目標、任務。
二)建立企業信用信息的征集、整理、披露應用系統和與其相配套的技術支撐體系
1研究制訂企業信用信息征集辦法和標準,統一信用信息分類及編碼、信用信息征集格式和信用報告規范文本,并用數字化管理系統自動進行管理。
2建立信用信息數據交互平臺,初步實現部門間信用信息的互聯互通、交換和共享。
3建立依法安全使用企業信用信息的機制。
三)建立完善信用政策支撐體系
1研究制定企業信用信息管理辦法,規范企業信用信息的征集、加工、披露和使用行為。
2根據部門管理權限,研究制定相關的企業信用等級評價標準和優惠政策,對達到一定信用等級的企業給予重點扶持。
3研究制定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及管理辦法,按照評定等級對企業實行分類管理。
4研究制定企業成長計劃,對符合標準的信用狀況良好的成長型企業給予各項優惠政策,激勵企業誠信經營。
5研究制定加強信用服務行業監督管理辦法,確定行業準入制度,規范中介組織的信用行為。
四)建立企業資信等級評價體系
1培育現代信用服務市場,大力發展以信用調查、信用評估、信用擔保、信用管理咨詢、商賬催收等為主的信用服務業。
2組建或引進1-2戶有較強實力和公信力的評價中介機構開展企業資信等級評價業務。
3開展企業資信等級評價試點工作。
五)建立企業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
1建立守信激勵機制。對于信用記錄良好的企業,政府有關部門在市場監管、政府采購、稅費繳納等方面給予政策性鼓勵,金融和社會服務機構可在授信額度、付款方式及有關社會服務方面給予優惠。
2建立失信懲戒機制。對于有失信行為的企業,通過行政性懲戒、司法性懲戒、市場性懲戒以及通過信用信息的廣泛傳播形成社會性懲戒,形成失信者“一處失信、處處制約”信用聯防機制,使誠實守信逐步成為市場主流和社會規范。
3建立信用修復機制。對于信用記錄出現瑕疵的企業,允許其在有關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的幫助下,主動采取措施,糾正失信行為,恢復企業信用或個人信用,通過考核和評價后,獲準提前解除失信行為公示和市場禁入等限制。
六)培育信用產品市場需求體系
有關部門要率先在政府采購、土地交易、建設項目招投標、政府投資補助或貼息項目的選擇等事項辦理中使用信用產品(包括個人信用報告、企業信用狀況及信用等級等)登記注冊、行政事務審批、日常監管、資質認定管理及周期性檢驗和評級評優等工作中逐步推廣使用信用產品。
四、實施步驟和任務分工
一)實施步驟。誠信企業建設工作分三個階段組織實施。
1初步建設階段:主要任務是建立誠信企業建設工作機制,建立企業信用信息的征集、披露體制,研究擬定企業信用信息公開的政策性文件和管理辦法,引入或組建信用服務中介機構,開展企業資信評級試點工作,試行電子數據系統自動規范誠信等級管理及。
2擴大發展階段:主要任務是逐步完善各項政策措施;建立信用信息數據交互平臺,初步實現部門間信用信息的互聯互通、交換和共享;擴大企業資信等級評級范圍;經濟生活各領域逐步應用評級報告等信用產品,積極培育信用產品市場需求;大力發展現代信用服務業;初步建立信用信息技術支撐體系。
3鞏固完善階段:主要任務是進一步健全完善各項政策,基本形成較為完備的政策支撐體系;形成較為完善的企業信用信息采集、加工、整理、使用、披露系統和技術支撐體系;全面開展企業資信等級評級工作,建立健全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和信用修復機制,信用產品得到充分應用,形成“守信收益、失信受損”良好氛圍,構建社會信用體系的基本框架。
二)任務分工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誠信企業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各級各部門必須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加強對開展誠信企業建設工作的領導,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規劃先行,分步實施,突出重點,扎實推進。成立縣誠信企業建設協調領導小組,由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經貿局、人行主要負責人為副組長,發改、財政、工商、稅務、質監、勞動、中小局及金融等部門為成員單位,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協調解決誠信企業建設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經貿局和人行共同負責誠信企業建設具體工作。
二)精心組織。由縣經貿局、人行牽頭制定并組織實施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將企業誠信狀況作為是否納入中小成長計劃的首要條件,對進入成長計劃的中小企業優先提供信用授信、貸款、支付結算、評級、財務管理等一攬子優惠服務。要積極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各相關部門要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對納入中小企業成長計劃的企業給予適當的貸款貼息和稅收減免等政策優惠。
三)強化協作。各部門要分工協作,落實責任,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做到管理機構落實,工作方案落實,加快推進全縣誠信企業建設,確保按時保質完成任務。要制定政策措施,推廣使用信用產品。行政管理部門、公共服務機構和行業組織要在登記注冊、行政審批、日常監督、資質管理、評級評優等方面逐步對信用報告的使用做出必要的規定。金融和商業機構在與企業或個人發生信用交易業務時,要按照授權和規范流程查詢當事人的信用報告或要求當事人提供信用報告。開展工程項目招投標、大宗交易、簽訂經濟合同、進行合資合作等商業活動中,提倡企業和個人主動提供信用報告,授權他人查詢自身的信用報告。
四)加大扶持。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對誠信企業建設給予必要的資金支持,特別是要加大政策性資金支持力度。縣“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等產業基金的使用要進一步向誠信中小企業傾斜,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專項支持條件的誠信中小企業可進行專項輔導并優先向上級部門推薦,爭取政策性資金的支持和項目支持。
五)優化環境。一是要加強對企業的信用宣傳教育。要積極采用行之有效的信用教育和宣傳辦法,深入開展誠實守信教育活動,全社會普及現代市場經濟的信用文化和信用意識。金融部門要加大對信用良好企業的扶持力度,強化對失信企業的懲戒制約,鼓勵企業提高誠信意識,提升信用水平。加大對惡意逃廢金融債務行為的打擊力度,完善逃廢債務同業聯合制裁制度,增大其失信成本。二是企業要加強自身誠信建設。企業要樹立誠信經營的理念,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加強與金融部門的溝通,按期如實向金融部門反映企業的發展情況;要強化管理,提高效益,增強發展后勁和償債意識,提高償債能力,提高信用度。三是司法部門要積極配合金融部門開展金融涉訴案件集中執法活動,打擊逃廢金融債務行為。特別是對有償還能力,故意拖欠債務的企業和個人進行重點強制清收,形成威懾力。四是政府主管部門要積極組織銀行、企業及政府之間多種形式的聯系活動,及時通報情況,推介好項目、好產品,建立企業與金融部門的溝通渠道,通過多方的共同努力,建立新型的銀企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實現雙贏和多贏,優化金融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