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機化事業發展實施工作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全市農機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發展大局和全市農機化發展規劃的要求,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水平,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目標,不斷續寫農機化跨越趕超、快速崛起的新篇章。
一是農機裝備水平提升較快領跑全省。在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的拉動下,全市共銷售財政補貼農機具16652臺,享受各級補貼資金1.29億元,其中市、縣區近2000萬元,補貼總額排名全省前列。農機總動力保有量達到568.88多萬千瓦,同比新增23.363萬千瓦。擁有各類拖拉機保有量36.5萬臺,同比新增0.6萬臺,其中大中型拖拉機25370多臺,小型拖拉機31.5萬臺;聯合收割機12000多臺,同比新增5000多臺;水稻插秧機保有量10075臺,同比新增4462臺,增幅位居全省地級市第一,被省農機局評為“農機化科技創新與推廣先進單位”;精少量播種機、農作物秸稈還田機械29896臺(套)同比新增8960臺(套),各類,漁業、蔬菜、畜禽等機械保有量增速較快。
二是農機化作業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全市農機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5%以上,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主要農作物生產機械化水平達80.6%,機收水平達到98.3%。全市機插率達到49%,縣機插率達到80%以上,被省農機局授予“率先基本實現水稻生產機械化縣(區)”、同時也是在全市率先現實水稻種植機械化縣,縣被省農機局通報表揚。
三是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再創歷史新高。全市新發展農機合作社100個,凈增數在全省排名第一,服務規模超過5000畝的農機合作社達到40多個,縣農機局被省農機局表彰為“全省推進農機合作社發展先進單位”。當年全市農業機械化服務經營收入達到15.27億元,其中農機作業收入達13.89億元,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收入3.7億元,同比新增1.03億元和0.2億元。全市完成秸稈機械化還田面積280.5萬畝,還田率達到42%,同比新7個百分點,超額完成省農機局下達目標任務。
四是探索農機安全管理模式取得新突破。與市移動公司合作開發了“市農機安全管理服務平臺”,得到了省局和市有關領導的充分肯定,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科技創新成果”獎。全年發展“平安農機通”用戶8萬多戶,凈增數量位居全省第一,榮獲全省“一等獎”;全年發放“優先優惠”加油卡3000余張,實現了管理者與農機手之間的信息互通,被省農機局評為“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