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政健全工業管理體制的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進一步加強對全縣工業經濟發展的組織領導,全面實施“工業強縣”戰略,規劃并建設國家級千億工業園區,加速推進工業經濟跨越發展,實現“沖刺全市發展第一方陣”的奮斗目標,結合我縣實際,就進一步提升完善“大工業”組織管理體制,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貫徹實施“工業強縣”發展戰略,以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工作目標,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攻方向,以工業項目建設和工業經濟運行為重要途徑,整合優化全縣行政、管理、服務等各方面的資源,提高服務水平,優化經濟環境,推行節能減排,鼓勵自主創新,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大園區建設步伐,加速實現新型工業化,為建立國家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打造魯西南經濟強縣、奮力沖刺全市發展第一方陣奠定堅實基礎。
二、總體構架
圍繞建設國家級千億工業園區,進一步整合幾大工業板塊及相關職能部門力量,提升完善大工業管理體制。總體構架是:“工業項目會戰和經濟運行指揮部”更名為“大工業經濟運行指揮部”,負責全縣工業經濟的統籌、規劃、協調、督導。將縣經濟開發區、市化學工業經濟技術開發區、市食品工業園區、縣商貿物流區、羊山古鎮國際軍事旅游度假區、鄉鎮(街道)專業園區、創業示范基地納入大工業經濟運行指揮部范疇,在指揮部統一指導下開展各自工作,聚集優勢,整合資源,形成全縣上下大抓工業、抓大工業的整體格局。進一步加強工業經濟主管部門的職能,設立縣經信局大黨委,相關職能部門為成員單位,充分發揮對工業經濟的統領作用和各相關成員單位的管理、服務職能。
三、運行機制
根據具體工作職能,大工業經濟運行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規劃建設部、項目推進部、企業發展部、創新及融資部、全民創業領導小組辦公室共“四部兩室”,從全縣范圍內抽調工作人員,尤其是與工業經濟有關的職能部門抽調業務骨干,調整充實到大工業經濟運行指揮部各部室。所有抽調人員與原單位脫鉤,帶組織關系到指揮部工作。各部室常駐人員負責對相關職能部門的日常調度和督導,確保每項工作落實到位。(原縣屬企業改制指揮部所有職能納入企業發展部)
(一)各部室分工:
1、辦公室:(1)對全縣工業項目建設進度進行督導、督查;(2)組織實施為企業排憂解難活動;(3)負責指揮部會議、現場辦公、專題調研活動的籌備;(4)負責指揮部文書起草、信息編發、督辦單下達、檔案管理等;(5)完成縣委縣政府、指揮部領導交辦的事項。
(從相關部門抽調業務骨干,負責具體工作督查及指揮部辦公室日常事務)
2、規劃建設部:(1)負責“國家級千億工業園區”規劃的制定、申報和創建;(2)負責專業園區規劃的修訂和完善;(3)督導推進園區道路、電網、供水、燃氣、熱力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園區服務中心、社區、污水處理廠等公益配套設施建設;(4)負責完成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事項。
(牽頭單位:縣住建局、縣商務局、縣規劃局、各園區;配合單位:縣經信局、縣國土資源局、縣科技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水務局、縣環保局、縣供電公司、縣聯通公司、縣電信公司、縣移動公司等部門)
3、項目推進部:(1)開展招商項目對接洽談;(2)組織項目預、評審;(3)對各園區提供的項目合同進行審查把關;(4)簽約項目落地建設推進及調度;(5)項目手續辦理;(6)協調項目落地建設中的有關事宜;(7)負責完成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事項。
(牽頭單位:縣發改局、縣招商局、各園區;配合單位:縣經信局、縣國土資源局、縣科技局、縣環保局、縣質監局、縣安監局、縣工商局、縣中小企業局、縣國稅局、縣地稅局、縣行政服務中心等部門)
4、企業發展部:(1)負責產業發展計劃、政策的研究制定;(2)協調工業發展要素配置;(3)對現有項目實施分類管理并有針對性進行扶持壯大;(4)負責全縣工業經濟運行的調研、調度、分析;(5)實施優勢產業的聚集整合;(6)推進企業改制、兼并、重組;(7)對符合清退條件的項目(企業)實施退出機制;(8)全面落實并實施節能減排工作;(9)組織企業家協會開展工作;(10)完成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事項。
(牽頭單位:縣經信局;配合單位:縣發改局、縣人社局、縣國土資源局、縣中小企業局、縣工商局、縣統計局、縣供電公司等部門)
5、創新及融資部:(1)研究制定企業科技創新政策、規劃;(2)指導企業創建名牌和優質產品生產基地;(3)搞好科技研發和新產品開發等服務平臺建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4)推動企業加強企業管理;(5)對工業類向上爭取及申報工作進行把關、審定;(6)培育企業上市;(7)組織銀企對接,創新融資產品,指導園區融資平臺開展工作;(8)完成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事項。
(牽頭單位:縣金融辦、縣科技局、縣中小企業局;配合單位:縣經信局、縣財政局、縣工商局、縣質監局、縣人行及各金融機構等部門)
6、全民創業領導小組辦公室:(1)負責全縣全民創業及民營經濟發展規劃、政策制定;(2)督導、調度全縣全民創業推進工作及目標責任落實情況;(3)優化創業發展環境,落實優惠扶持機制;(4)完成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事項。
(牽頭單位:縣中小企業局;配合單位:各鄉鎮(街道)、各園區、縣直各有關部門)
(二)各部室職責定位:
指揮部各部室主要負責人由縣級領導或部門主要領導擔任,明確工作職責、工作目標,并簽訂責任書。同時,明確部室其他負責人、成員及常駐人員。各部室常駐人員每日靠駐指揮部,負責本部室日常事務及各項工作的統籌調度、上傳下達。各部室牽頭單位負責本部室各項工作的落實,相關業務工作由各配合職能單位負責落實。
(三)指揮部內部管理:
制定嚴格的工作紀律和內部考核辦法,做到各司其職、各盡其責。辦公室負責每日出勤考核、各部室工作完成情況統計、內部通報、獎懲落實等,確保指揮部高效運行,切實發揮統籌協調、督導調度的強勢推進作用。
四、工作職能
(一)統籌、規劃、協調、督導,確保大工業管理體制落到實處
1、統一指揮調度,落實督辦、問責制。全面梳理具體項目,細化分解任務,明確部門及專人包保。通過例會、專題會、現場辦公會等形式,加強對各園區、各鄉鎮(街道)、縣直有關部門單位及其責任人工作落實情況的調度。啟動督辦制、限時辦結制、問責制度,對因工作不到位造成失誤或明顯被動的,予以問責。
2、嚴格監督、檢查工作落實情況。一是監督、檢查項目推進中措施落實情況;二是監督、檢查項目進度、資金到位、投資強度、財政貢獻等指標落實情況;三是監督、檢查項目爭取及政策扶持工作落實情況;四是監督、檢查項目投資質量和效益,對所有擬入園項目進行評審把關;五是監督、檢查企業改制情況,對改制方案及操作過程進行嚴格把關。
3、加大考核力度,兌現獎懲。對納入扶持范圍的三類企業年度任務目標完成情況進行單獨考核并落實優惠政策及調整機制(納入、退出);對項目包保單位及個人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單獨考核并落實獎懲措施;協同縣考核辦對各園區、各鄉鎮(街道)年度工業經濟指標完成情況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工作情況的考核。
(二)科學規劃,優化布局,推進產業和資源整合
1、科學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制定全縣工業發展戰略、發展目標和發展政策,研究解決工業經濟發展、企業改革、重大項目落地建設等問題,統籌安排發展工業經濟年度財政預算資金,審核各園區發展規劃及重點產業的調整振興規劃,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
2、優化產業布局。圍繞“產城一體、縣域園區”的總體構想,堅持走園區建設與城市化互動、綜合性與專業化互補的縣域經濟發展思路,在縣域大空間格局上,通過設施貫通對接,板塊協調連串,資源整合集聚,產業配套布局,建立以“一個高端化工、五個區域性專業產銷基地”為骨干框架的園區,加速推進園區產業的提檔、升級、轉型和融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清潔經濟,建設現代化生態型園區。
3、推進優勢產業和資源整合。推進主導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機電、大蒜等產業的整合,加快現有企業改制步伐,促使工業企業規模快速膨脹,全面提升工業經濟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力爭“十二五”期間形成一批產業優勢明顯、結構布局合理、市場競爭力較強的產業集群。
(三)著眼提升,推進創新,扶持現有企業做大做強
1、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困難問題。按照分類指導、重點扶持的原則,嚴格落實為企業排憂解難服務活動實施方案。建立長效機制,定期排查企業生產經營和項目落地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領導包保、現場辦公、限時辦結等方式,幫助企業解決項目建設、生產經營、品牌創建、市場拓展以及人力資源、發展環境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
2、推進企業創新和管理提升。研究制定企業科技創新政策、規劃,協助企業創建科技研發和新產品開發服務平臺,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指導企業創建品牌,抓好企業上市培育。
3、幫助企業打通融資瓶頸。發揮好縣內各金融機構的主力軍作用,經常性開展銀企對接活動。吸引境外金融單位開展信貸業務,組建小額貸款公司和村鎮銀行,引導企業完善融資擔保條件,充分發揮政府控股擔保公司的作用。
4、保證項目建設用地。認真研究土地政策,重點在爭取土地單獨選址、土地增減掛鉤、新農村建設、已批未用土地指標挖潛上下功夫,確保重點項目建設用地。
(四)加強項目建設管理,提高工業經濟質量和水平
按照合同項目抓落地、開工項目抓建設、建設項目促投產的要求,嚴格落實促進工業發展“四項機制”,強化對包保部門、責任人的督導,組織相關部門、園區搞好服務,加快項目落地建設進度。一是對已經簽訂合同或基本成熟的項目,搞好與招商引資指揮部銜接,積極做好項目預審和開工建設前期工作,盡快啟動建設;二是對重點在建項目,細化、量化推進任務,實行掛牌督導,并加大服務協調力度,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力爭早投產早見效;三是對長時間圈而不建、擅自轉讓、遲遲不能投產的項目,查明原因,嚴格按照項目退出機制,履行項目退出程序。
(五)梯次培育,滾動發展,加快推進全民創業
組織實施“鎮域經濟倍增計劃”和“百村競賽”活動,鼓勵企業二次創業,一手抓規模企業壯大,一手抓小微企業發展,形成梯次培育、依次遞增、滾動發展的格局。一是落實好培訓工作,組織有關部門及各鄉鎮(街道)開展創業培訓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活動;二是優化創業發展環境,落實優惠扶持機制,督導有關部門簡化登記手續,放寬注冊登記條件,跟蹤解決創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推行全民創業服務,對創業主體享受的優惠扶持政策進行“一攬子”申報;三是督促各鄉鎮(街道)、各園區整合資源,利用閑置廠房和場地,規劃建設小微型企業創業孵化基地,創建國家和省市級創業示范基地(園)。